首頁>歷史>

漢初功臣中,陳平是最有意思的一個。他是典型的三無人員:1、無地位:家裡窮的要死,費勁巴力才娶了個寡婦。2、無關係:沒圈子,不是劉邦或呂后的老鄉也不是親戚。3、無資歷:加入劉邦集團晚,周勃灌嬰樊噲等老革命跟著劉邦造反殺縣令時根本沒他份。不屬於原始股東,就是個打工仔的命。

順勢而為的高手陳平

就這樣的開局,陳平搞著搞著,居然一路上升,在劉邦、惠帝、呂后、漢文帝幾個性格各異的領導中左右逢源,不斷進步,當上並牢牢坐穩丞相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子。他是憑啥一步步混成“劉邦離不開的近臣”,“丞相釘子戶”,“呂氏集團終結者”等等這麼多複雜但都很牛的角色?我總結下來,就四個字:順勢而為。這四個字很簡單但陳平不簡單,他是歷史上少有的把這四個字玩得出神入化的人。後世絕少有人能企及他的高度。

一、三無青年陳平

很難想象,陳平的出身比李斯還要低,李斯好歹還是體制內基層,陳平就是被幫扶物件啊。

無地位:

陳平,出身於農家,自小讀書,到處遊學但就是不肯種田,靠著給人家操辦婚喪嫁娶掙倆零花錢。放現在哪個村沒有幾個這種人。沒錢沒地位不肯吃苦,沒人願意把女兒嫁給他。大齡青年陳平還好有一副好皮囊,最後還是辦喪事時認識的一位富豪張負看上了他。張負有一位剋死五位老公的寡婦孫女。就這條件,張負還不放心把孫女兒許配給她,特意去觀察他。

陳平家示意圖

這裡特別點名表揚張負:富豪果然和其他人眼光不一樣,現在相親都看有沒有房、車、存款啊,高階一點的也就問問:你家小區停車費貴不貴?他老人家不一樣。他親自跟蹤陳平到他窮家,發現真的啥也沒有,連門都沒有,是用破席子做的門。但門口有很多車轍,張負繼續蹲在街角觀察,發現都是鄉里的長者駕車來來往往,車子壓出來的車轍。這下心裡有數了。回來跟兒子說:放心吧,他窮成這樣,還能讓長者主動登門,肯定是有本事的人,將來必發達。你們一定別嫌棄人家。就這樣,陳平娶上了富婆,算擺脫了貧困。

無關係:

不可否認,人是群居性動物,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人就要混圈子,漢朝最牛的圈子就是豐沛老鄉圈子。豐沛老鄉,是劉邦起家的原始股東。劉邦稱帝后封侯的多達幾十家。而豐沛老鄉們細分一下,又分成二個圈子:劉邦朋友圈,以蕭何、夏侯嬰、周勃、曹參等等為核心。呂后孃家圈,以呂澤、呂釋之、樊噲等等為核心。這兩個圈子在劉邦稱帝后,是最頂級的兩個圈子。全是原始股東。即使謀深如張良、功高如韓信等漢初三傑級別的,都擠不進這個圈圈。

圈子文化由來已久

圈子有啥用呢?看到這的成年人都默然一笑。舉這麼個例子吧:圈子裡混的最差的是雍齒,在劉邦出去打仗時背叛劉邦,帶著豐縣老鄉對抗劉邦,劉邦恨他恨得牙根癢癢的,就這樣一個人,照樣封侯,關鍵就是封侯時有圈子裡的人替他說話啊。

而陳平,不好意思,用苛刻的話來說,算“三姓家奴”吧,先投魏王,再投項羽,最後投劉邦。他投靠劉邦時,劉邦都是漢王了。人家上面兩個圈內人都不帶正眼看他的。

無資歷

劉邦人生幾個階段:1、蟄伏期,出生直到豐沛殺縣令起家之前;2、沛公期,起家後直到封漢王止;3、漢王期,分封后直到稱帝止;4、稱帝期,稱帝到死亡。上面圈子裡的大佬之所以是大佬,都是在蟄伏期就跟劉邦廝混相熟,共同舉義,拿的是大漢江山原始股,以蕭何為代表。張良是第二期的風投,資歷就稍微差了點,但也是核心層。韓信是三期投靠,但人家一開始就找上了豐沛老鄉圈,夏侯嬰推薦,蕭何保薦,路子走得順,自身也有才華。

打工仔陳平

而本文主人公陳平,也是第三期——劉邦稱漢王后才投靠的。這個資歷著實不高。沒有大本事基本就是打工仔的命。

這三無,決定了陳平沒有啥可依靠的。幹什麼都要靠自己才華,但是才華不是萬能的,才華需要依靠大環境或大時代或大領導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所以,陳平逐漸學會了借力打力,學會了借勢,更學會了順勢而為。我認為陳平是在船上領悟這四個字的。然後隨著年長後一樁樁或案例或計謀可以看出,他已經用的得心應手:順勢而為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被他豐富化,分為了仗勢、順勢、觀勢、借勢、分勢等等謀略,而到了晚年,他主宰一個王朝事務時,則到把這一絕招玩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二、仗勢:船上悟道,船伕仗勢也要怕

說來你可能不信,我覺得陳平是在逃亡路上一條船上悟出“順勢而為”這個他踐行一生的道理的。

陳平地盤被人奪走了,怕項羽歸罪他,自己跑了,他跑之前,將項羽賜給他的金銀和印璽全部打包派人送給項羽再走。這個小動作其實很智慧。之前看到一個現代程式設計師辭職然後登入老東家資料庫,全部刪除資料。造成上億損失。你這樣業界還有敢用你的嗎?屬於自斷後路啊。而陳平封金還印,給人感覺就是我很愧疚,自覺配不上您的賞賜和官位,自己離職了。這是做事留一線,事後好相見啊。萬一項羽奪了天下。陳平還是可以憑著這個情分,最起碼撿條命吧?

項王怒,將誅定殷者將吏。陳平懼誅,乃封其金與印,使使歸項王,而平身間行杖劍亡。渡河,船人見其美丈夫獨行,疑其亡將,要中當有金玉寶器,目之,欲殺平。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無有,乃止。

逃亡路上要渡河,上了船離了岸,陳平才發現船伕看他的眼神炯炯放光,這是盯肥羊的眼神啊。

船家的眼神不善

如果是在陸地上,我相信陳平是不怕船伕的。但在船上,你就弄不過深諳水性的船伕了,是船伕比陳平厲害嗎?是船伕比陳平有才華嗎?都不是,是船伕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環境,在水這一“勢”的幫助下能夠壓制陳平!陳平選擇有二:1是開打,贏面不大,即使贏了,也沒人把他送到對岸。2是屈服,但要有技巧。陳平選擇了順勢而為,他馬上脫掉上衣,說天怪熱的,大哥你划船辛苦我幫你劃兩下,船伕一看這小子除了衣服啥也沒有,是個窮鬼,算了算了,不值得出手一回,這小子蠻識相的,掙點路費算了。陳平巧妙的用脫衣化解了船伕的殺意。

小小案例,卻使他悟出順勢而為的道理。這也是他初步開始了對勢的理解。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他對時機的把握。要是再晚一點,船伕亮出刀子來,那就無法挽回了。

陳平發動金錢戰

楚急攻,絕漢甬道,圍漢王於滎陽城。久之,漢王患之,請割滎陽以西以和。項王不聽。漢王謂陳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陳平曰:“........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鍾離眛、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大王誠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漢王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恣所為,不問其出入。

這是陳平對順勢而為的昇華:敵人勢力大了,不能硬抗,需要一邊順勢防守,一邊想著分化這種勢頭。果然,沒怎麼見過錢的楚軍將領,被陳平金錢砸暈乎。各種謠言滿天飛,什麼鍾離昧嫌功高賞薄,欲與漢為一,以滅項氏而分其地。軍中軍心一亂,攻勢就自然緩和下來了。

這時,陳平出了個大招,項羽派使者去見漢王,漢王大排宴宴安排著,正吃得開心,陳平出面了,一看楚使,大驚,跟劉邦說:這不是亞父的使者,是項羽的使者。劉邦馬上說,居然是項羽的人?撤掉宴席,給倆饅頭完事。受盡委屈的使者回頭一五一十跟項羽說了這事。項羽居然開始疑心范增。

項羽和亞父范增

這個計謀幼稚吧?但為啥管用?因為給項羽製造了焦慮,項羽會遐想:亞父的使者看來和劉邦很熟啊,他們在一起暗中交流多久了?因為什麼交流?是不是因為我幾次不聽亞父的話他對我失望了想跟劉邦聯絡?還是說他也像軍中流傳的那樣嫌我沒給他封地?不過我好像確實沒給他封地。。。。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就會發芽長大。范增是什麼人?心高氣傲,你項羽不好好用我還防著我?我不幹了!直接辭職回家,關鍵項羽還就真沒挽留。范增越想越生氣,氣的背上生了瘡,死了。。。

佔據優勢的項羽,就被這種計謀一點點的擾亂軍心,丟失謀臣。

四、借勢:借勢而為,一代戰神也飲恨

漢朝建立了,有人告楚王韓信謀反。劉邦問將領們咋辦,大家說發兵和他幹,大夥一起上。劉邦心裡呵呵,咱們所有人一起上也搞不贏韓信啊。不能和這幫瓜娃子聊了。只能單獨問陳平。陳平又獻一計:

陳平曰:“人之上書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陳平曰:“陛下精兵孰與楚?”上曰:“不能過。”平曰:“陛下將用兵有能過韓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將不能及,而舉兵攻之,是趣之戰也,竊為陛下危之。”上曰:“為之柰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會諸侯。南方有云夢,陛下弟出偽遊雲夢,會諸侯於陳。陳,楚之西界,信聞天子以好出遊,其勢必無事而郊迎謁。謁,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

看到陳平的回答了嗎?他還是借勢,這次借的什麼勢?帝王之勢劉邦剛當上皇帝沒多久,還沒意識到帝王之勢很重要。他完全可以借大勢陰掉韓信。

陳平點醒了他:皇帝要出巡,你韓信不來接說不過去吧?這裡的關鍵,還有個資訊差,所以他先問韓信知不知道。如果不知道,這才管用,要是知道了,那沒辦法,直接開打吧。劉邦用了這招,輕輕鬆鬆搞定了戰無不勝的戰神。

韓信

陳平為什麼這麼舉重若輕?因為他摸到了韓信的弱點,只要韓信和兵馬在一起,他就是無法戰勝的,而離開了兵馬,單人一人的楚王就是盤菜,可以被輕鬆搞定。如何讓韓信和兵馬分開?就是借用了帝王之勢。

劉邦與樊噲

陳平順勢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在王翦那篇文章中提過,陳平和周勃計擒樊噲的故事,這裡不多說,免得有人認為騙字數。陳平為啥不肯聽劉邦的話殺掉樊噲?因為劉邦老了,快死了。劉邦的勢頭已衰。而劉邦死了聽誰的?呂后和漢惠帝啊。既然呂后得勢不可避免,樊噲是呂后的妹夫,陳平怎麼可能因為執行將死的老領導劉邦命令而得罪新領導呂后呢?陳平選擇順勢而為,拋開舊大腿,擁抱新大腿,就顯得理所當然了。

五、順勢:出神入化,收放軍權盡在掌控

1、陳平讓軍權

時間又過去幾年,陳平成了丞相,漢惠帝死了,葬禮上呂后乾哭不下淚。

留侯子張闢彊為侍中,年十五,謂丞相曰:“太后獨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闢彊曰:“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請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脫禍矣。”丞相乃如闢彊計。太后說,其哭乃哀。呂氏權由此起。

所謂南北軍就是駐守在長安城的部隊,他們以未央宮為分界線,在未央宮以南的稱為南軍,未央宮以北的稱為北軍。南軍總兵力為兩萬人,是主要負責宮門外的警衛,由衛尉主管。北軍的總兵力是四到七萬,是真正的野戰部隊,平日由中尉主管,負責長安城內的治安。南北軍都交了出去,就是把自身安全都交給了呂后。

呂后

為啥陳平主動提出將兵權交給呂氏?這不是對劉家赤裸裸的背叛嗎?因為惠帝死了,立的小皇帝年紀小,誰當家做主?呂后啊。惠帝成年人都搞不贏呂后,指望小皇帝可能嗎?所以新帝登基,呂后權勢只會漲不會跌。而呂后勢大,肯定要出手對付敵人啊。你主動提議,就是示好,表明我不是您太后的敵人。反正反抗不過,還是主動點配合吧。果然呂后很滿意這次政治表態,證明陳平還是識相的。但呂后並不滿足,新皇帝登基後,朝政穩定,立刻開始下一步計劃——諸呂封王

2、王陵不上道

太后稱制,議欲立諸呂為王,問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太后不說。問左丞相陳平、絳侯周勃。勃等對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稱制,王昆弟諸呂,無所不可。”太后喜,罷朝。

看這個問題之前,要先知道,是呂后讓王陵當的右丞相啊。呂后為啥用王陵,還不是因為他和劉邦關係不咋樣但資格老。可以透過他爭取一部分功勳集團的勢力啊。

陵卒從漢王定天下。以善雍齒,雍齒,高帝之仇,而陵本無意從高帝,以故晚封,為安國侯。

結果王陵這麼不上道,呂后很失望,看來在劉氏集團和呂氏集團這道選擇題面前,王陵選的前者。這是一次明顯的政治試探,陳平、周勃都通過了。很快,呂后讓王陵靠邊站了。

3、諸呂掌朝堂

通過幾次排除異己,呂后除掉了朝堂的阻力,呂家,呂祿為趙王。呂產為梁王,呂通為燕王,封呂嬃為臨光侯,呂他為俞侯,呂更始為贅其侯,呂忿為呂城侯,及諸侯丞相五人。滿朝關鍵崗位都是呂家人。呂家勢力達到極盛。

呂氏大興,霸佔朝堂高位

然後呢?呂后死了。呂家沒有足夠的軍功,卻霸佔了朝堂上最好的位子,這些位子,本來是屬於劉氏宗親和功勳集團的。這一切的前提是,大漢王朝的掌舵人是呂后。呂后在,鎮壓一切不服。然而呂后也是人,是人就會生老病死。在幾次夢到被她害死的趙王如意後,呂后終於扛不住,到地下找老伴劉邦去了。

4、呂后死,天下大勢變

而呂后一死,老陰謀家陳平立刻敏銳的發現,天下大勢又變化了。首先,朝堂上,沒有了絕對掌舵人,呂祿負責北軍,呂產當相國,兩人各管一攤。其次,忍受了幾十年欺壓的劉氏宗族終於敢於站起來挑事,試探一下呂家新一代的能力。齊王首先在封地起兵討伐諸呂。

面對挑戰,呂家陷入了爭議:呂祿呂產都不願意去領兵鎮壓,擔心關中長安不穩。派其他人去,都不放心。後來實在沒辦法,還是聽呂后生前安排,別輕易出長安。派灌嬰去。灌嬰作為功勳集團的老牌代表,怎麼可能為呂氏火中取栗。他出了關就停下,和齊王開始默契配合。靜待長安訊息。

打響反呂第一槍的齊王

5、陳平助劉滅呂

長安內部,陳平掂量出了兩位呂家掌舵人的水平,膽略、能力,兩人之間的關係都不過如此。他心裡有數,知道自己再一次站到了歷史的抉擇點上。這次是呂家勢頭已衰,而功勳集團和劉氏宗族卻積累多年怨氣和力量。他果斷的選擇了順勢而為。和周勃聯合,對付諸呂。聯合了在京的硃虛侯劉章和曲周侯酈寄父子,成功的忽悠到呂祿交出北軍印信。周勃立刻赴北軍,上演了著名的“為呂氏右襢,為劉氏左襢。”軍中皆左襢為劉氏。兩個丞相終於在時隔多年以後,再次拿回了北軍的控制權。也實現了他倆對王陵的承諾:

周勃奪軍權

王陵讓陳平、絳侯曰:“始與高帝喋血盟,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呂氏,諸君從欲阿意背約,何面目見高帝地下?”陳平、絳侯曰:“於今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劉氏之後,君亦不如臣。”王陵無以應之。

六、觀勢:看不清大勢時怎麼辦?靜以待變

1、坐山觀虎鬥

在漢文帝登基後,功勳集團和劉氏宗親聯合的局面自然瓦解。漢文帝天然代言了劉氏宗親,而周勃則是功勳集團的代言人。這兩大集團的關係立刻微妙了起來。對漢文帝和功勳集團的對峙摸不清套路,看不清大勢時,陳平果斷的選擇不當出頭鳥。他把功勞全部推給周勃。讓出了右丞相(第一丞相),坐觀周勃和漢文帝鬥法。

孝文帝立,以為太尉勃親以兵誅呂氏,功多;陳平欲讓勃尊位,乃謝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問之。平曰:“高祖時,勃功不如臣平。及誅諸呂,臣功亦不如勃。原以右丞相讓勃。”於是孝文帝乃以絳侯勃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為左丞相,位次第二。賜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戶。

漢文帝很難搞

陳平敏銳發現漢文帝和之前的小皇帝們不一樣。他上來就給了周勃一個下馬威。

劉恆(漢文帝)進京當晚,住進了自己舊邸,而不是皇宮。周勃求見,他又以“皇帝無私事,公事朝堂說”為由,拒絕私談。周勃等人奉上玉璽,劉恆又拒絕接受。劉恆其實是告訴周勃:你們擁立我做皇帝那是公事,我個人不感謝你,別想以此邀功,獲得我私下的承諾。我現在還不是皇帝,玉璽還在你們手中,皇宮我也沒進,你們現在可以改變主意,我回代地繼續當王爺,否則,就老老實實交權。

漢文帝登基

周勃們還有退路嗎?推翻既定方案另擇人選?自己戴皇冠?都不可能了,他們沒有回頭箭。劉恆就吃準了功臣勢力的弱點,把他們逼到牆角。周勃等人只能恭敬地請求劉恆登基。拿到玉璽的劉恆,發出了第一道人事任免:代國中尉宋昌,授衛將軍,接管南北二軍;張武接任郎中令。基本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2、陳平的選擇

經過幾件事的觀察,陳平敏銳的發現以漢文帝為代表的劉氏宗族勢頭蓋過了功勳集團。所以才會在後面漢文帝對周勃問話時作出如下解答:

孝文皇帝既益明習國家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曰:“不知。”問:“天下一歲錢穀出入幾何?”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於是上亦問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謂誰?”平曰:“陛下即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內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謝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孝文帝乃稱善。

陳平問對

否則你以為陳平是那麼不開眼的人嗎?搶周勃的風頭?他連扶助新皇登基的大功都能讓出去,怎麼可能貪這個小便宜,無他,只是在漢文帝面前站隊而已。果然,漢文帝讀懂了陳平的投靠。周勃也清楚的知道了自己不是漢文帝和陳平聯手的對手。回頭就找藉口下野了。

右丞相(周勃)大慚,出而讓陳平曰:“君獨不素教我對!”陳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問長安中盜賊數,君欲彊對邪?”於是絳侯自知其能不如平遠矣。居頃之,絳侯謝病請免相,陳平專為一丞相。

七、陳平給我們的啟發

縱觀陳平這一生,功業無數,但都是和勢有關,有仗勢而興、借勢而起,順勢而為等等,但他從不逆勢。這也是他能坐穩丞相,左右逢源的原因所在。後人中能做到像陳平這種造詣的,很少很少。

13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武則天年輕時有多美?一尊大佛揭開謎底,武則天48歲時長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