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我們都是有著強烈歷史癖的人,倆人間的學術文化合作長達半個多世紀。當年大學讀的都是歷史,畢業後工作的崗位儘管不同,但仍堅守在史學這一範圍內。同時,興趣相似,這麼多年來,最鍾情、最放不下的還是中國史學,閱讀和寫得最多的也是這一老本行。

成語是語言的精華、歷史的縮影

成語是民間的歷史記憶。儘管三言兩語,可內容豐富,是濃縮的歷史精華片斷。“三請諸葛亮”“三顧茅廬”記述的是三國時代劉備邀請諸葛亮出山的歷史故事,這些歷史故事通過民眾閱讀《三國演義》等小說漸次世俗化,經過民眾“添油加醋”式的加工清理,點化成了不一定與歷史真實完全相符的歷史記憶。又比如“說到曹操,曹操就到”,你去查正史《三國志》,沒有這種說法。你去查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沒有這種說法。它的出典何在?這就是民眾憑藉歷史記憶進行的再創作,它最初一定是流行於民眾口耳的口頭文學,後來才被小說家寫進《孽海花·第二十九回》中的。“無巧不成書”“說到曹操,曹操就到”等大量的成語都出自這樣的民間歷史記憶。

成語中寄寓著民眾的憎愛情感。現在我們常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成語,表達對那些愛做小動作,自作聰明、實則蠢笨的傢伙的蔑視和憤恨情結。這句成語中的“路人”就是指百姓。有些人好耍小花招,可是,這些小花招連“路人”都騙不了,瞞不過,你還想怎樣?不要看“路人”地位低微,但他們有智慧,能識破自以為聰明的人的“司馬昭之心”。

成語是福斯的借鑑標尺。“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很多成語,就是一面鏡子,足以引以為鏡。“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說的就是殷要以夏的覆亡為鏡,周要以殷亡為鏡。成語讓更多的人拿起歷史這面鏡子,照一照“古往”,也照一照“今來”;照一照自我,也照一照他人和社會。

成語中既然有歷史記憶、憎愛情感、借鑑標尺,那麼,如果我們把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成語編排和串連起來,那豈不就是一部鮮活而富於民眾氣息的“中國通史”嗎?我們讀著、寫著、想著,產生了一種感悟:民眾口口相傳的中國成語中,竟然蘊含著一部中國通史。於是,多年前,我們就開始醞釀撰寫《成語裡的中國通史》。

在《成語裡的中國通史》一書的具體編寫過程中,我們並沒有打破王朝體系。王朝體系是一種客觀存在,可以說,它是歷史的一種時空框架,把王朝體系打破了,歷史的時空概念就模糊了,整部歷史就會亂成一鍋粥。我們是用王朝體系去框成語,從而使成語更富有時空感。在寫作過程中我們注重成語的語源發掘及該成語所處的歷史時代背景的介紹。比如,“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這一成語,那是武王克殷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來的,打了那麼多年的仗,當時的確需要和平。注重成語的歷史真實性。每引述一句成語,或考之於典籍,或引之於神話,或徵之於考古材料,決不隨意虛構,這是歷史的嚴肅性要求我們的。我們還將同一歷史階段的同類成語加以歸併,從而告訴讀者這個王朝的特色或特質。比如周代有這樣一些成語:“鬱郁乎文哉,吾從周”“禮尚往來”“禮賢下士”“禮讓為國”“禮不下庶人”等。把這些成語編排在同一章節中,目的是還原周代這樣一種歷史現場:周代是中國曆史上最注重“以禮治國”的時期。我們希望每個歷史時期都用成語繪畫出有特色的歷史拼圖來。

口口相傳的成語是傳承中華文明的紐帶

在具體的編寫過程中,我們說這是一部“別樣的中國通史”。“別樣”二字漸漸地在我們的腦際清晰起來,體現有四:

這部“別樣的”中國通史,昭示著我們民族和平發展的脈絡。我們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這已是世所公認的不爭事實。一部成語發展史,生動地記述了我們民族和平發展的脈絡。當我們的遠古祖先創造“武”字時,明確地表述為“止”“戈”兩義的複合,也就是說,“武”是為了不武,“戈”是為了止戈。最初的“國”字是沒有外框的,在甲骨文中被寫成“或”,表述為成語就是“以戈守土”,我們民族一開始就把武力看成是防衛的手段,與有些國家的侵略性發展武裝完全不同。到五帝時代的帝嚳時,形成了“允執厥中”的重要觀念,這是以“中庸”規定了民族性格,並要求中國必須走和平發展之路。到了商代,商湯見有人“網布四面”明確提出“網開三面”。“網開三面”(也稱“網開一面”)體現了人際關係中的和平精神,對後世影響巨大,唐太宗曾用此作為建設大唐盛世的思想武器。武王滅商後的“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更是具體生動地表述了中國民眾對和平的熱愛和嚮往。《論語》中的“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就把和平精神與禮讓觀念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之後“言歸於好”“退避三舍”“同舟共濟”“不戰而屈人之兵”等,這樣一些成語都清晰地體現了我們民族和平發展的脈絡。

這部“別樣的”中國通史,表述著中華民族愛國愛民的崇高情懷。中國人的秉性是樸實敦厚的,同時,中國人在愛國愛民的情懷上又是熱烈而富於激情的。開天闢地的盤古在完成了他的偉業後,將自己的血、肉、皮、毛全都獻出,“化生萬物”,作為對生養自己的這片土地的一種終極回報。“女媧補天”“厚德載物”“夸父逐日”這些成語表達的都是原始人對養育自己的皇天后地的感懷情感。進入文明社會以後,愛國愛民成了社會的主流文化。大禹的“三過家門而不入”“克勤克儉”“一沐三捉髮”,商湯的“自我犧牲”,商王朝發展過程中有五代商王在王業衰微後成功實現了“復興偉業”,孔子的“任重道遠”,墨子的“兼愛天下”,孟子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樂以天下,憂以天下”,都是愛國愛民情懷的集中體現。至於蘇武的“完節歸漢”,高穎的“以天下為己任”,岳飛的“精忠報國”,東林黨人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是激情滿懷,擲地有聲。

這部“別樣的”中國通史,反映了我們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精神面貌。《易》是五經之首,是中國最具哲學意味的一部傳世經典。這部經典有六十四卦,其第一卦稱“乾卦”,亦稱“龍卦”,在第一卦的《象》傳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易經》的“自強不息”這則成語,成了支撐中華民族奮勇前行的主心骨,中國人的事情靠中國人自己來辦,只要“自強”了,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成語中的“精衛填海”“愚公移山”“臥薪嚐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鐵杵磨成針”,表述的都是“自強不息”精神。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一文中寫過一段激揚文字:“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在這裡,司馬遷以七大文化名人和《詩經》作者的一大文化群體為例證,用以說明:聖賢之所以為聖賢,中國之所以為中國,可貴之處在於發憤,在於奮鬥。有學者以為,司馬遷的這段激情文字,就是一部濃縮了的中華髮憤圖強史。

這部“別樣的中國通史”,充溢著鮮活的中國故事,因此特別的生動有趣。成語的初始是流行於民間的口耳相傳的口頭文學,每一句成語的背後往往是一則或多則源自生活的、鮮活的中國故事。講成語與講中國故事是不可能分割的。將成語組合成中國通史的優勢在於生動具體,故事性強。比如“實事求是”一語,如果從一般詞義上理解,你可以理解為共產黨人的思想路線,理解為人的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如果把它看成歷史成語,那它就會告訴你這樣的中國故事:漢景帝的第二子河間王劉德,是個很有學問的人,他特別重視中華古文獻的研究。他是個大藏書家,只要有好書,就“加金帛以招之”,就是出多少錢也要買來。那些有道術之人,“不遠千里”而來投奔他。他一半時間在書房中讀書,一半時間到各地去考察。人們感到奇怪,為何要這樣做?他的回答是:“這叫實事求是,書上得來的不能全算數,只有得到事實印證的,才算真是!”從這一成語中我們讀到了劉德其人其事,也讀到了有漢一代文風以至政風的變化。還有“自毀長城”一語,不明就裡的人還會以為這是一句現代用語,其實,這是一句很有價值的歷史成語。此句出自南北朝時期宋國大將檀道濟之口“乃壞汝萬里長城”。後人將此語簡約為“自毀長城”,事實上不久之後宋王朝就滅亡了。由此,“自毀長城”成了一句警世的成語。

看,由成語綴整合的一部別樣的中國通史,有多生動。我們心中久久迴盪著的是這樣一句言辭:讓歷史迴歸民眾,民眾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主人。民眾口口相傳下來的中國成語,精準地描繪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通史。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不留活口!為何丘吉爾親自下令暗殺英國皇家空軍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