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夏朝”曾經有過許多的都城,其中偃師二里頭遺址夏墟,就是“夏朝”中晚期時期的都城—斟鄩(zhēn xún),其中《竹書紀年》就記載:“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這說明斟鄩至少是太康、夏羿和夏桀三位帝王的都城所在地。並且它早在1959年的時候就被發現了,是繼1928年被證實殷商存在的安陽殷墟發現之後我國最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入選了2004年的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那這個時候就有人問了,既然“夏朝”的都城都發現了,為啥現在還有人不承認“夏朝”的存在呢?
其實這就是很多人對考古判定認知的不足了,非常顯然我們已經證實了商朝的存在,那商朝之前中國肯定有人啊,黃河流域也肯定會有人生活啊?但是有人生活的痕跡就可以證明“夏朝”存在麼?在考古學上這並不成立。
商朝被證實的最大功臣,其實並不是殷墟的發現,而是甲骨文的發現。甲骨文至今為止依舊是我國最古老的文字,也正是因為甲骨文上有關於商朝的記載,才最終讓人們相信了商朝的存在。
換句話說,即使再笨也知道商朝之前肯定還有人類,夏朝之前都還有人類,但問題是這些人類能不能稱得上“文明”?我們對於文明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有文字。
更直白的講,我們把商朝之前的這段歷史稱為“夏朝”,既然是一個朝代,朝代的基礎就是有文字和政府構成,這是文明的基礎。如果沒有,那麼他只能稱為“夏原始部落”,而不能冠以“朝”的稱呼。
所以現在的爭論並不是夏朝存在與否,而是我們無法去證明“夏部落”可以叫做“夏朝”。也就是說,一天挖不出關於夏朝的文字,那麼夏朝就永遠不存在,他只能是“夏原始部落”。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