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一切都在一八九零年夾然而止,這些宰相黯然落幕。年輕的德皇威廉二世全面執掌帝國,作為年少有為血氣方剛的帝王又統帥了實際上的歐陸強國,威廉二世難免有些飄了。他放言道俾斯曼的政策是十分愚蠢的。如今德國作為一個強國,應該追求陽光下的土地,世界各地都應該體現德國的政策。
同時一本大洋對岸的著作也流傳到了德國宮廷中,這本書就是美國的海權論。威廉二世看到這本書心花怒放,如獲至寶,恨不得把馬漢綁到德國來,天天舔一舔。隨即,威廉二世放棄了對英國海上退讓的策略,開始籌建德國公海艦隊,與英國進行海軍軍備競賽。這種行為無疑嚴重刺激了把海權看得比天大的大英帝國。大英帝國迅速把矛頭對準了德國,開始拉攏法國,組建協約。此時的大英可不是如今這個靠六個球和沒有艦載機的航母來撐場面,將軍比坦克多的魚腩五常。
此時的大英帝國堪稱實力巔峰。帝國艦隊巡遊四海護衛日不落帝國的武威,遭到德國挑戰後,更是強硬的表示只要德國造一艘戰列艦,英國就會造兩艘作為回敬!英德關係迅速惡化的同時俄國方面也遭到了德國的冷遇。鐵血宰相在位時期的俄德再保險條約被 威廉二世取。因為威廉二世和德國外交官們都認為法國和俄國矛盾深厚。因此絕對不會組成同盟,因此沒有必要再用什麼再保險條約來束手束腳的了。
而俄國沙皇卻被德國人的裝模作樣激怒了。當初是你要簽約簽約就簽約,現在需要我走開,把我踢出來,怒不可遏的俄國沙皇隨後就在一八九一年的一次公開活動中。對正在演奏的法國大革命歌曲脫帽肅立,這是在之前根本無法想象的。王權的俄國沙皇向顛覆了王權的共和派歌曲致敬。但這種行為也讓當時的法蘭西心領神會,他們已經在俾斯麥的鐵臂封鎖下苦苦堅持了很久了。如今歐洲憲兵、蒸汽壓路機,俄羅斯向法蘭西伸出了橄欖枝。法國迅速向俄國靠攏,組成法俄同盟前後威脅德國東西兩線。英國也因為軍備競賽,以法國組成互助協約,協約國的雛形。也已經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