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她是皇帝后宮妃子,也是女皇,

而且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真正登基稱帝過的女子,

她就是武則天。

1.出身尊貴,並非逆襲

現代人喜歡說“逆襲”,所以有人說武媚娘也是逆襲,成了武則天。

但是,逆襲包含從一個階層向另一個階層的飛躍,而武則天,她不是,她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從底層到了最高一層。

她本來就是唐朝顯貴重臣的女兒,只不過不是那麼顯赫的氏族世家,所以,武家二姑娘入宮不是做宮女,甚至也不是做最低等的嬪妃,她是被唐太宗點名召入宮中的,而且一進宮就受封五品“才人”。

2.武士彠豪賭李家得天下

武則天的故事,要從她的父親武士彠講起。

武士彠又名武信,祖上為官,曾官至尚書,封為晉陽公,世居幷州,但是到了武士彠這一代,他僅僅是個幼年喪母、成年喪父的平民。

好在武士彠人品不錯,有個好名聲,所以被隋文帝楊堅最寵愛的第五個兒子、也就是幼子漢王楊諒推薦為官。

隋文帝次子楊廣設計令太子兄長楊勇被廢,又設計讓四弟蜀王楊秀也被廢,自己當上了太子,進而當上了皇帝——隋煬帝。

隋文帝幼子漢王楊諒想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起兵討伐,結果楊諒完全不是宰相楊素的對手,只有捱打的份兒,被打得投了降,被降為庶人。楊諒率領的幷州官民則遭了殃,或被處死,或被流放。

武士彠作為楊諒的人,差點也被咔嚓了,但是他命好,居然逃出來了,躲進了深山老林裡,逃避朝廷的追殺。

進了山林就得靠山吃飯養活自己,武士彠做起了木材買賣,沒想到生意越做越大,成了鉅富。

但是,武士彠是一個有追求的人,自然不會滿足於就做一個成功的木材商人,所以他一邊賣木材,一邊研讀兵書,等待機會。

武士彠讀兵書可不是讀來玩玩,是真正在鑽研,他將上至黃帝下至當時的戰事謀略及成敗緣由輯錄成書,寫出了共計三十卷的《古今兵要》。

機會始終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話不假。

錢財豐厚,兵法也有了,財才兼備的武士彠決定重出江湖了,他放眼四顧,覺得時任幷州留守的隋王朝外戚重臣唐國公李淵不錯,應該是個能成事的,就下注在他身上。

就這樣,武士彠帶著他的錢財,帶著他的兵法,跟著李淵混了,這樣的支援自然很受李淵的待見,武士彠很快成了李淵離不開的左膀右臂,也是最早勸李淵起兵的那一小撮人裡面很起勁的一個。

起兵之後,武士彠表現優異,被封為壽陽縣開國公;後又加封光祿大夫。

李淵登基建立唐王朝後,武士彠連連加封,官至工部尚書,成為從一品的應國公,連同他的兩個哥哥:武士梭和武士逸也同時被封,一個是司農少卿、宣城縣公,一個是行臺左丞相、六安縣公。

3.武家二姑娘入宮做才人

這時,很應景的“升官發財死老婆”,武士彠的原配相里氏病逝,因為當時的風氣是很看重門第和出身,尤其海內第一等高門、“清流五大姓”(清河崔氏、范陽盧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牛得不要不要的。

再娶的武士彠自然希望通過娶妻來抬高自己家的門第,於是李淵親自為他選擇了出身大貴族的楊氏為妻,並親為主婚。

這一年,武士彠45歲,而楊氏已經43歲了,據說是隋王朝宗室楊達的女兒,如果不是為了她的出身和門第,武士彠吃錯了藥會找一個這麼大年紀的續絃。

高齡的楊氏還是很厲害的,先後為武士彠生下了三個女兒,其中二姑娘就是未來的女皇武則天。

但是當時,沒有人能想得到這個女孩子將來會有那麼大的造化,老夫妻倆甚至還為沒有能夠生下一個兒子,生的都是女兒而很有些遺憾,雖然相里氏之前已經為武士彠生了兩個兒子武元慶和武元爽,但是武士彠總覺得這哥倆血統不夠高貴。

因為李淵的信任,武士彠被李淵派去接管剛剛被李靖平定了叛亂的江南,好讓他多出些政績。沒成想,武士彠這一走,從此就告別了唐王朝的權力中樞,因為秦王李世民“玄武門事變”,皇太子變了人選,李淵提前養老去了。

武士彠是李淵黨,不是太子黨,也不是秦王黨,從此成了地方官員,不被重用。

武士彠的風光到這裡基本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武家二姑娘唱主角了。

武則天不同於常人,所以那些產房神光照耀、生母夢中月亮入懷之類的,她壓根不稀罕玩,她玩的是相面,成都道士袁天綱見到還是幼兒的、男孩打扮的武家二姑娘時大驚失色:龍瞳鳳頸,極貴驗也;若為女,當作天子。

武士彠有沒有將這件事情當真,不得而知,唐高祖李淵病逝後,武士彠悲痛萬分,重病不起,且拒絕看病吃藥,很快就病逝了。

開國功臣戀主棄世,唐太宗李世民大為感動,下令追贈禮部尚書,諡“忠孝公”。

這時武家二姑娘剛滿十一歲,和母親兄姐一起送葬返鄉。

這之後的日子並不算好過,繼承了武士彠財產的武元慶、武元爽兄弟倆對繼母楊氏和三個妹妹一點都不好,母女四人過得很是憋屈。

武家三年守孝期滿,這一年,遙遠的長安城裡,唐太宗李世民的結髮妻子長孫皇后病逝了。

十四歲的武二姑娘被人(應該是楊氏一族,或者與武才人母女關係要好的表姐燕德妃)推薦給唐太宗李世民,從而以“美容止”應召入宮,成了武才人。

武才人很快就被李世民召幸,而且李世民也贊她確實美貌並賜名“媚”,武才人從此有了一個新名字——武媚娘。

4.武媚娘與李治的姐弟戀

中年男人或許會喜歡年輕女孩的美貌,但僅僅是喜歡和寵愛而已,並不會真正放在心上,能走進他們心裡的,還是有才有閱歷,與自己有共同語言,能夠和自己性情相投有話說的女子。

所以當時最受李世民寵愛的不是武媚娘這樣鮮妍嫵媚的美女,而是才女徐蕙,傳言說就是她教會武媚娘:以色侍君短,以才侍君長。

武媚娘很受啟發,因為李世民喜歡書法,武媚娘就苦練書法,而且把自己練成了書法大家;此外,她還博覽群書,在詩文方面獨樹一幟,頗有造詣。

能有這麼多的時間看書和練書法,可以想見,在李世民的後宮,武媚娘並不得寵,是失落和失望的,甚至還有些絕望。

在這樣的心境下,武媚娘與比她小四歲的、李世民第九子、太子李治有了接觸。

太子李治一邊和武媚娘姐弟戀,另一邊東宮裡已經有了太子妃“太原王家”出身的王氏(李世民親口讚譽“佳婦”),最得寵的良娣蕭氏,以及一大群姬妾。

在李治做太子的時間裡,就已經有了四子二女(其中一子二女為蕭氏所出),王氏無所出。

這些都說明了太子李治好忙:要忙政事,忙著做一個好太子;要忙家事,忙著東宮裡多生孩子;還要忙著跟武媚娘偷情。

李世民是在行宮翠微宮突然發病去世的,這地兒遠離長安城的皇宮,二十一歲的太子李治有點懵,一切事情全憑舅舅長孫無忌做主。

薑還是老的辣,長孫無忌說:這事兒弄不好你的皇位就被別的皇子搶走了,尤其是你的二哥李泰,所以咱們先祕不發喪,你先趕回長安,我再帶著“皇上”回宮,等都回去了,咱們就好辦了。

就這樣,做好了準備之後,長孫無忌宣佈:皇上駕崩了,太子繼位,李泰不得進京奔喪。

新皇繼位,武才人和其他李世民的嬪妃一樣,必須得離開後宮,到感業寺去出家為尼。

這個時候忙著鞏固皇權的李治要考慮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他優柔寡斷又自視甚高,有情有義又精悍辣狠,太多的人和事都需要他瞬間從太子思維切換到皇帝思維,和才人姐姐的情深意長壓根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況且這時候一切都是舅舅長孫無忌說了算,李治就算想到了,也沒有辦法留下武才人。

5.武媚娘再次入宮成侍女

感業寺的日子並不好過,武媚娘在漫長的彷彿看不到盡頭的期盼中,一天天渺茫了心底微弱的期盼,寫出了那首哀怨的《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三年裡,武媚娘在感業寺辛苦度日,李治在皇宮裡一邊鞏固皇權一邊大肆收集美女,將妃嬪之位所有名額都用掉了,一個名額都沒有留給武媚娘。

這樣的新聞對於其他人是茶餘飯後的消遣,對於已經年華漸去的武媚娘是沉重的打擊:這一生,難道真的要在這淒涼寺廟中過去了嗎?

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和蕭淑妃從太子東宮爭寵爭到了整個後宮,而且愈演愈烈,蕭淑妃所生的李素節是李治的第四個兒子,最得李治的寵愛。

無兒無女的王皇后得有多著急:這小子要是成了太子,以後這皇宮裡還有我的地兒嗎?

一向自持門第無比清高的王皇后坐不住了,挖空了心思想要討好李治打壓蕭淑妃,當她聽說李治在感業寺“意外”重逢武媚娘,兩人相對竟無語淚眼凝噎,王皇后感到機會來了:將武媚娘接進皇宮來與蕭淑妃爭寵。

在王皇后的安排下,在李治的授意下,年已二十八歲的武媚娘重新回到了後宮,以王皇后侍女的身份暫居王皇后宮中。

6.武昭儀成為武皇后

武媚孃的身上流淌著父親武士彠凝結於血脈中的:認清形勢、老謀深算、豪賭和孤注一擲,二十八歲入宮的她和當年十四歲入宮的她,已經前生後世的兩個人。

這個時候的熟女武媚娘一邊利用自己的年齡、閱歷和懂事明理的優勢佔據高宗李治的內心,一邊利用自己的忍耐、卑微、奉承和懂分寸、知進退取得了王皇后的信任和不妒忌,一步一個腳印地、小心翼翼地在後宮中生存。

出於對王皇后的“報答”,李治將王皇后的養子陳王李忠立為太子,蕭淑妃落敗,王皇后憑藉著武媚娘勝了一局。

很快,武媚娘為李治生下了兒子李弘,這是李治繼位四年來,皇宮中出生的第一個孩子(之前那些孩子都是在李治當太子時出生的),而且還是個兒子,李治的高興程度可想而知。

緊接著,暫時還是沒有身份和名分的武媚娘又為李治生下了一個女兒,並終於獲封“昭儀”,後宮中除了皇后和四夫人,就是“昭儀”了,從一個不能見光到侍女一步飛昇為九嬪之首,李治是有多寵愛武媚娘。

武昭儀的慾望滿足了嗎?

遠遠還沒有,她的目標是後宮之首,是皇后。

因為她的兩世後宮生涯教育了她:皇帝的寵愛不持久、不穩固也不可靠,一定要到達那個最高的位置,才能保住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們。

因為當時的唐王朝,剛剛發生了高陽公主謀反事件,李世民的兒子吳王李恪和一堆皇室宗親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庶出皇子的悲哀,武昭儀看得膽戰心驚,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兒女們,她也要拼了。

更何況,這個時候,反應過來的王皇后調轉槍頭,聯合從前的死敵蕭淑妃一起對付她,這已經不是普通的爭寵,而是你死我活的局面,武昭儀要麼落敗死在這兩位勁敵手中,要麼勝利滅了她們。

可是,想要扳倒王皇后太難了,她的出身,她的教養,她的品行,她的太子養子,她的舅父丞相,她背後的世族和重臣,這些都是障礙,想盡了辦法卻毫無辦法的武昭儀不肯放棄,一定要找到辦法讓李治廢了王皇后。

武昭儀為李治所生的安定公主是李治當時的心頭肉,卻突然莫名其妙死了,李治徹查,查到是王皇后掐死了小公主,當即要廢后,但是被群臣阻攔,王皇后的舅父丞相柳奭背了黑鍋被貶,王皇后徹底失寵,遷居冷宮。

武昭儀又為李治生下了第三個孩子:皇子李賢(傳言中李賢不是武昭儀親生,而是她的寡婦姐姐南韓夫人為李治生下來的,為了遮醜,對外說是武昭儀生的),這又是功勞一件,李治想在皇后之下,四夫人之上增加一個“宸妃”的名額給武昭儀,被長孫無忌為首的大臣們阻止了。

惹不起老舅舅,李治忍了,武昭儀也忍了,這個時候,對於自己只能做個“實習”皇帝,李治已經很有些忍無可忍了,什麼時候自己才能做一個凡事都可以自己做主的真正的皇帝?

奸臣李義府出場了,他叩閣上表,請求廢王皇后立武昭儀。

真是瞌睡來了盼枕頭,李治連夜召見了李義府,升官發財後的李義府繼續為更換皇后之事賣力奔走。

這個時候,後宮之爭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治與長孫無忌誰掌朝政大權,李治再也不想做擺設皇帝,再也聽那些重臣們整天唸叨:你要感謝你舅舅,你的皇位是他幫你保下來的。

小孩子才願意聽這種話,這表示有人護著自己,可是你讓一個成年的皇帝天天聽這個,弄得他一個嫡皇子跟沒資格繼承皇位非要靠別人幫忙拉扯來似的,讓人心裡怎麼想?

一開始,李治是來軟的:求舅舅答應自己換皇后,被拒;親自上門送了十幾車金銀珠寶,外加提拔長孫家幾個兒子,長孫無忌禮照收,但就是不同意外甥換皇后;許敬宗和李義府上跳下竄提議高宗換皇后,長孫無忌一次次斥喝。

這些都更加堅定了李治廢掉王皇后以及奪回皇帝實權的決心。

很快,冷宮中的活死人王皇后被武昭儀告發:王皇后和她母親魏國夫人柳氏施行巫蠱之術,妄圖禍殃皇帝,李治迅速處理了柳家,柳奭繼續連連被貶,廢后之事又被提上日程。

一次又一次,李治召集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勣、于志寧、褚遂良四相商議廢后之事,褚遂良一次又一次旗幟鮮明地反對,甚至說出了武昭儀曾經侍奉過先帝的話,差點被惱羞成怒的李治和武昭儀當場砍了,死是沒死,被貶了。

掌管軍權的司空李勣(就是《隋唐英雄傳》中的徐茂公,在唐廷中,他屬於山東派的主事人,另一派就是山西派,以長孫無忌為首)表態了:這是皇帝的家事,外人摻和個什麼勁兒。

李治一聽心裡踏實了,直接下旨:王皇后和蕭淑妃一起被廢為庶人,王家河蕭家流放嶺南。

同時冊立武昭儀為皇后,盛大的立後大典昭示著武皇后的勝利,更是昭示著唐高宗李治從此成了真正的唐王朝皇帝。

7.武皇后專寵後宮

李治的內心終究還是有柔弱的一面,他有一天無意中走進了囚禁被廢的王氏和蕭氏的地方,王氏和蕭氏的哭求讓李治心軟了,他當場答應改善她們的處境。

這個訊息很快傳到了武皇后那裡,她暗自驚心:皇后的廢立就在皇帝的一念之間,自己這個皇后又能做多久?王氏和蕭氏會不會翻身?

好在李治很快清醒過來:好不容易扳倒了這幫自持功高的顧命老臣,一旦自己改善王氏和蕭氏的處境,他們就會死灰復燃,自己好不容易弄到手的皇權又要被他們搶走了,不行,必須狠下心來,處死那兩個女人。

兩口子各懷心事,倒是在處死兩個可憐女人的事情上一拍即合,就這樣,滿懷期待的王氏和蕭氏被賜死。

王氏到底是世家女,臨死前按照禮儀拜謝李治和武后,淡然赴死;蕭氏則是破口大罵,發誓來世為貓報復武后。

傳言說兩人死的過程及其悲慘,而且其家族受到殘酷打擊。被流放的王氏家族被改姓蟒氏,蕭氏家族被改姓梟氏,柳氏家族則落至賤民。這是從精神上打擊這些所謂的清流大姓世族,對於重視門閥勝於性命的士族來說,這才是最大的悲哀。

武后確實手段了得,而且這也暴露出,她其實是很計較自己的出身和侍奉過兩代帝王的經歷的。

緊接著,太子李忠被廢,四歲的李弘被立為太子。很快,武后生下了她的第四個孩子:三子李顯。

專寵武后的同時,李治也寵幸那些朝廷新貴、在廢王立武的過程中出了力的許敬宗和李義府等人,因為李治還要藉助他們將長孫無忌一黨連根拔起,才能將皇位坐地更加踏實。

最終,武后告發長孫無忌謀反,李治徹查,長孫無忌被貶,整個長孫家族迅速崩坍。

從此,高枕無憂的李治加強科舉取士,從前那種靠著血統就可以做官,靠著出身就可以藐視皇權的光景消失了,皇帝的實權更加集中了,這才叫——君臨天下,讓那些高門大戶的世家都看看,天下終究是天子的天下。(編者注:開科取士雖起於隋文帝,但直到武則天朝,才真正得以大力實施。其中,隋煬帝楊廣的迅速覆滅,就與他大力打擊世族豪門,推廣開科取士有關。其後的李淵李世民父子很大程度上與原世族豪門達成一定的妥協,繼續魏晉以來的皇族與世族豪門共治天下的模式。)

8.武皇后臨朝聽政

為了培養接班人,年僅八歲的李弘就行了成人冠禮,有了代父親監國理政的權力。

武后業已83歲的母親楊氏封為榮國夫人,品第一,位在王公母妻之上,成為天下僅次於皇后的貴婦人,而當年不待見楊氏母女的武元慶和武元爽,以及武后的堂弟武惟良等武家人,都封了官。

結果武家那倆兄弟絲毫不覺得自己是沾了武后的光,面對楊氏的沾沾自喜和居功自傲,他們毫不留情地直接說:我們是靠了我們的爹,又不是靠了你的女兒。

武后和楊氏心裡那個鬱悶啊,新仇舊恨一起湧上心頭,於是,武后建議高宗:外戚容易生事,我要為陛下分憂,還是把他們貶了吧。

就這樣,武家兄弟們都被貶了,武后既報復了自家人又在高宗心目中再加分:既然你這麼無私地為我著想,皇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武后越來越多地參與政事——“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決之。”

這是武后掌控朝政的第一步,後來因為李治的風疾加重,越來越多的事情由武后來處理,但這個時候,真正的權力還是掌握在李治手裡的,李治想培養的也不是武后,而是他們的兒子李弘。

在這樣的一起治理國家的過程中,武后以38歲的高齡為李治生下了第五個孩子:四子“旭輪”,後來改名為(李)旦。隨著這個兒子的降生,武后的權力慾望越來越膨脹。

武后的親信有許敬宗和李義府,但在關鍵時候,武后也不敢逆著李治偏向他們,所以李義府賣官賣到居然敢把官位賣給長孫家,被李治貶了;宰相上官儀則是李治的人,夾在許敬宗和李義府之間,倒也還能平衡。

現在李義府一倒,平衡破壞了,加上平時的一些這個那個事,李治和武后之間也不免產生了一些隔膜,李治在一次很生武后的氣之時,祕密召見上官儀並讓上官儀草擬廢后詔。

武后的耳報神撒開腿就去給武后報了信,武后趕過來時,廢后詔書剛剛擬好,武后又哭又鬧,耳根子軟的李治馬上氣也消了,也不廢后了,害苦了上官儀,被李治牽來當了替罪羊:這事不賴我,都是上官儀的主意。

上官儀就這麼著被李治給坑了,以暗中勾結廢太子李忠圖謀不軌的罪名入獄被殺,李忠被賜死,與上官儀關係好的臣屬都被流放。

皇后之位是保住了,有著極其敏感的觸覺的武后發現僅僅掌管了後宮是不夠的,還得想辦法控制前面的朝堂。

這之後,無論什麼政事,武后都要參與,帝后共同臨朝聽政的曠古奇觀出現了,“二聖臨朝”的時代開始了。

9.武皇后收拾武家人

前途是光明的,但是武后的道路是曲折的,這一次冒出來給她添堵的是她自己的親姐姐南韓夫人和外甥女賀蘭氏。

南韓夫人與李治之間說不清楚的事情就不說了,而且她不久就死了,倒是賀蘭氏年輕貌美“有殊色”,也被李治收了,封為魏國夫人,李治還打算正式將她納入後宮給予九嬪之一的名分。

本來武后心裡就不舒服,加上年輕氣盛的魏國夫人對自己的親姨娘武后很是敵對痛恨,完全拿她當情敵,仗著自己年輕有美貌,有李治寵愛就對武后不尊不敬還咄咄逼人“姨娘年長色衰不如我”。

這就很有些自己找死了,果然魏國夫人死在了武惟良、武懷運宴請李治和武后的宴席上,而且李治認定了是武氏兄弟想要毒害武后,而魏國夫人是因為巧合而被毒死的,武惟良、武懷運被處死,改武姓為“蝮”姓。

武后這一招實在是高,既除去了魏國夫人,也除去了早年對自己母女不好的武家人,但是武家不能就這麼絕了後,所以武后將姐姐南韓夫人的兒子賀蘭敏之改為武姓,做了父親武士彠的後嗣。

武敏之雖然受了武后很多恩惠,不但承襲了武士彠的周國公爵位還一路升官,但是他對於姐姐魏國夫人的死始終不能釋懷,而且一直疑心姨娘武后,所以不但不思報答,反而胡做妄為,處處與武后作對。

礙於老母親榮國夫人楊氏的偏袒與庇護,武后一直容忍著他,等到楊氏一死,武后還沒騰出手來收拾他,武敏之自己一味作死起來,其他的暫且不說,他連太子李弘的未婚妻、未來太子妃楊小姐都敢下手玷汙。為了皇家顏面,不能聲張,李弘只能將奪妻之恨埋在心底,換了太子妃,另娶了裴居道之女。

武后不想處置武敏之?

當然不是,但是她沒有在事發時及時出手,使得她和自己的親兒子李弘之間的嫌隙越來越大,本來母子間就已經因為權力之爭,關係已經很微妙了。

讓武后下定決心處置武敏之的,是她的寶貝女兒太平公主,武后在年過四旬之後生下她,這也是武后的最後一個孩子,而且還是她一直朝思暮想的女兒,所以格外疼愛。

武敏之作死作到了太平公主頭上,當時太平公主才六七歲,武敏之太平公主和把隨著太平公主進出武宅宮人女官都玷汙了。武后氣得再也不想忍了,將他流放並改回原名姓賀蘭敏之,最終死在了流放途中。

10.武皇后失去第一個兒子李弘

隨著李弘的成年與成長,他與武后母子間矛盾越來越深,而李治當然是站在自己兒子這一邊,武后以退為進,自請退位,將了太子一軍。李治當然不會同意皇后退位,太子也被她這一招逼得很是被動。

矛盾的爆發在於已死的蕭淑妃之女義陽公主、宣城公主。兩位公主被武后幽禁沒出嫁,李弘很是同情,上書請求李治將兩位姐姐許配夫婿,李治答應了,可是武后心裡很不舒服,李弘這麼做,一來是向自己這個做母親的挑戰,二來是在收買人心。

武后很快將兩位公主分別許配皇宮大殿輪值的衛士權毅和王勖,算是完成了李弘的請求,給了他面子,但是母子親情已經徹底沒戲了。

武后還得繼續為武家操心,她將流放嶺南的武家人召回,選了武元爽的一個兒子襲了武元彠的爵位,改名武承嗣,加官晉爵。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治突發奇想,自封“天皇”,封武后為“天后”。然而,天后之尊得到的第一個禮物卻是李治下詔追復武后的死對頭長孫晟、長孫無忌官爵,以無忌曾孫翼襲爵趙公,迎歸長孫無忌的棺木並歸葬昭陵——很顯然,李治要開始制衡自己的皇后了。

果不然,恢復身份的長孫家族成為太子李弘的得力助手,在朝堂上處處制衡武則天。

武后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威脅,母子之間勢同水火,又是一番你死我活的局面。

這一幕也是是李治樂見的,因為病重,他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特意製造出妻子和兒子互相制衡的局面,不讓他們其中一方坐大,從而將皇權繼續控制在自己手中。

然而,李治終究還是輕估了武后,年僅24歲、還沒有兒女的監國太子李弘突然病逝,李治悲痛之餘,追諡李弘為“孝敬皇帝”。

11.武皇后失去第二個兒子李賢

傳言說是武后為了權力害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這究竟是不是事實,無從得知,李弘死後,武后的次子雍王李賢被立為太子。

李賢才華出眾,接替李弘監國,但是他只是一個剛剛晉封的太子,不比李弘做了十多年太子,所以他沒有李弘的影響力和勢力,此消彼長,武后的勢力迅速擴大,59歲的她已經成為大唐王朝權力的中心。

這一對母子之間,也是矛盾深重,而武后的新晉親信明崇儼的死間接促成了太子李賢的被廢。

明崇儼出身名門士族,被李治召入宮中為他治療風疾,治療效果還不錯,很受李治寵信。

明崇儼向李治和武后諫言:英王李顯面相生得好,太子李賢不好,不堪承繼大位。

李賢躺槍,寫下了他唯一傳世的詩篇《黃臺瓜辭》: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

原本他是希望喚起母親的舐犢之情,結果反而更加惹惱了武后,加上明崇儼被殺,矛頭直指李賢。又加上在太子府中搜出了超出定製的鎧甲等物,在武后的堅持下,李賢被廢為庶人,流放巴州,後自殺身死。

12.武皇后獨攬朝政大權

武后的第三子英王李顯成了太子。

一件接一件的糟心事,可算是來了一件喜事——太平公主出嫁,駙馬是光祿卿薛曜與太宗女城陽公主之子薛紹。

忙完了女兒的婚事,李治又病倒了,這一次,他自知無治,留下了一封很長的遺詔,主要內容就是:我死了之後太子繼位當皇帝,遇到難以決斷的軍國大事,才考慮聽取武后的意見。

李治病逝了,李顯並沒有如遺詔所說立即登基,而是由武后執掌了大權,然後才繼位為唐中宗,尊武后為“皇太后”,很顯然,這是一位傀儡皇帝。

一邊是武后把持朝政不放權,一邊是李顯想要奪回屬於自己作為皇帝的權力。

可是李顯手裡沒人,能用的只有自己妻子韋氏的家族,他著急忙慌地想讓自己的老丈人直接升為宰相,被宰相裴炎反對後,口不擇言說:我就算把天下都送給我老丈人,又能咋地?

武后隨即就把李顯廢為廬陵王,立了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所有政事都由武后親自處理,李旦甚至連皇宮都沒有入主,住在“別殿”天天養鴿子。

大權獨攬的武后追封武士彠為魏王,武承嗣自然而然就成了活的魏王。

群臣和李氏宗親們都選擇了沉默,只有當年間接支援了廢王立武的李勣,他的孫子李敬業以匡復廬陵王李顯為名起兵造反,討伐武后,其幕僚駱賓王的《討武檄文》文采斐然,連武后看了都讚歎不已。

雖然李氏宗親不吱聲,但是武家的武承嗣和武三思(武元慶之子)卻在挑事,他們建議武后除掉李唐宗室中最有聲望的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因為宰相裴炎的堅持,兩位王爺逃得了性命。

加上裴炎勸武后歸政給皇帝李旦,武后更加容不得他,找個了由頭,將他以謀反罪名丟進了監獄,並且不顧眾臣的求情處斬了。

徐敬業(也就是李敬業,他們本來姓徐,造反後恢復本姓)的造反也失敗了。

為了平息眾人,武后主動提出歸政給兒子李旦,但是李旦太知道自己母親的厲害了,連忙堅決推辭,恭請武后繼續理政。

心裡不踏實的武后推行告密之法,四方告密者蜂擁而至,酷吏索元禮、來俊臣與周興留名史冊。

13.武則天稱帝做女皇

武后以告密這樣的方式為自己清除異己,進一步為自己的稱帝掃清障礙,李唐宗室舊臣幾乎被誅殺殆盡,連武后最心愛的太平公主的駙馬薛紹也被牽連其中,死在獄中。

太平公主成了寡婦,武后讓武李兩家親上加親,把太平公主改嫁給了侄兒武攸暨。至於武攸暨原來的妻子,直接賜死。

隨著明堂建成,武后頒詔:追尊武士彠為周忠孝太皇,楊氏被追為忠孝太后,墳墓改稱曰“陵”。

這個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朝堂之上卻是一片平靜,武后隨後改名“武曌”(“日月當空”的意思),每天一堆請求太后改國號為“周”的奏摺呈上來,大家你追我趕,生怕自己慢了半拍,傀儡皇帝李旦也不得不上表請求改姓武。

終於,67歲的武后改國號為周,降皇帝李旦為“皇太子”,改姓武氏,一連串讓人眼花繚亂的封賞新鮮出爐,新朝一片新氣象。

武則天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登基時年齡最長的皇帝。

14.武則天還皇位給李家

通向帝位的這一條路,是用無數屈死的冤魂鋪就的,武則天心裡不是不明白,她下手收拾了之前為她鋪路的那些酷吏。

接下來武則天面臨的最頭疼的問題,就是接班人該選誰,是自己的兒子李家人,還是自己的侄子武家人?

一邊是繼續讓李旦當皇太子,一邊又是寵信武家的侄子,這種寵愛給了那些攻擊李唐的人以可乘之機。

在武三思的指使下,李旦的嫡妃劉氏、德妃竇氏被誣陷私行厭勝術詛咒女皇,死得屍骨無存,就連李旦自己,也差點被以謀反罪給害死了。

武則天的男寵薛懷義焚燬了明堂,太平公主替武則天處理了他。這時武則天最著名的男寵莫過於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一時之間,張家兄弟倆橫行霸道,連李、武二氏皇族都得讓著他們。

武承嗣、武三思這哥倆想當太子的心思就沒停止過,而且眼看著武則天年紀越來越大了,他們越來越著急了。

可是著急也沒有用,因為宰相狄仁傑為武則天解夢:

武則天問:我夢見一隻大鸚鵡折斷了雙翅,無法飛翔,當做何解?

狄仁傑說:鸚鵡代表陛下,雙翅則是陛下的兩個兒子,只有陛下的兩個兒子好了,陛下自然就能飛了。

同時狄仁傑也告訴武則天:母子比姑侄更親近,兒子接班,你死後和天皇(李治)一起入太廟得享祭祀;倘若是侄子接班,還真沒聽說過為姑父姑母立廟的事情。

這些話,終於讓武則天下定決心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加上張家兄弟倆為了保命,也向武則天進言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

武則天祕密派人接回了廬陵王李顯一家,李顯的迴歸讓武承嗣徹底絕望,病死了。

武則天立李顯為太子,李旦改封相王。

李顯作為高宗李治的兒子,出征突厥,應者雲集,大獲全勝,這也讓武則天不得不承認武周王朝只有自己這一朝,這天下還是要還給李家。

15.武則天退位後逝世

現在後繼有人,武則天最擔心的是自己身死之後,李家皇族對付武家,於是她想出了聯姻的法子,把李顯的庶女永泰郡主嫁給了武承嗣的兒子武延基,嫡出女兒安樂郡主則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

李顯與韋氏的嫡出兒子李重潤和妹夫武延基也天天玩在一起,年輕人不免逞一時口舌之快,一次發生了爭執之後,話趕話的,就把對方私下議論武則天和張家兄弟倆的那些話都給抖出來了,然後這些話又被有心人傳給了張家兄弟倆。

禍從口出,武則天把他們交給李顯處置,李顯現在最害怕的就是得罪母親,再被流放出去,所以逼著李重潤、武延基和懷著身孕的永泰郡主都自盡了,李顯這太子當得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啊。

武則天頒下詔書,廢止周曆,重新起用唐歷,這之後就有人開始勸武則天退位,武則天不怒也不表態。

82歲那年,武則天病重,不見兒女不見臣屬,所有政令都由張家兄弟倆傳出,宰相張柬之唯恐張家兄弟趁機謀害太子李顯,主張帶兵入宮斬殺了張氏兄弟,並請李顯主持政變。

多年前就嚇破了膽子的李顯不敢,被大家連勸帶拉地弄到了武則天面前,武則天問:你怎麼來了,那哥倆你要殺就殺了吧,殺完你可以回東宮去了。

李顯嚇得不敢吱聲,差一點掉頭就走了,旁邊的眾人說:“請陛下傳位太子!”

武則天的一紙傳位詔書通過太平公主的手送到了李顯面前,49歲的李顯再次登基為帝,相王李旦封太尉,太平公主加號鎮國太平公主。

武則天移居上陽宮,被尊為“則天大聖皇帝”,不久逝世。

臨終時,武則天留下遺詔:以高宗皇后名義下葬,同時赦免了她從前的那些死敵們:王皇后蕭淑妃家族,為褚遂良、韓瑗、柳奭等人的家族恢復了名譽和身份。

電視劇《武則天》的主題曲唱:且莫說,人之初,是善還是惡,善惡留與後人說;莫說人好做,莫說人難做,好做、難做都得做,做得人上人,滋味又如何?

武則天這一生,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難以評說,至於人上人的滋味,真是隻有她自己才知道。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項羽:那個糟老頭子壞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