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898年,戊戌變法給垂垂老矣的大清王朝吹來了一絲清新氣象。然而常言道花無百日紅,如火如荼的維新運動也在百日之後,因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干預戛然而止。在大眾的普遍認知中,清朝振興的最後一個機會自此斷送。兩年之後的1900年,慈禧太后錯誤地倚靠義和團”扶清滅洋”,多有進退失據之舉,最終引來八國聯軍侵華,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造成深重國難,史稱”庚子國變”。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也因其所處的時間點更加突出,成為了慈禧太后頑固守舊的鐵證,也成了人們普遍同情光緒帝的緣由。

然而,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史料證明,慈禧太后的干預絕非毫無道理,光緒皇帝的維新也確實欠缺考量,歸結為一句話便是,欲速則不達。《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時表達過觀點,”譬如人染沉痾,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腑臟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1898年的清朝已然是病入膏肓、行將就木,在這種狀態下推進激進變法,很難說清朝之後的路在何方,究竟是會是浴火重生,還是會最終分崩離析。

當初,光緒皇帝眼見清朝山河日下,但受制於皇權旁落不能大施拳腳,只能默默籌謀維新變法。守得雲開見月明,光緒皇帝終於等來親政之日,奈何在他眼中舉朝竟無可用之人,全是一幫思想老朽的守舊派。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康有為等人的“公車上書”,讓他找到了孜孜以求的同道之人。一邊是苦於維新無人、摩拳擦掌已久的年輕皇帝,一邊是曾感慨懷才不遇、空有報國志的年輕人,雙方相見恨晚、一拍即合,覺得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轟轟烈烈的維新就此開始。

《論語·子路》有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實表明,在儒家學說作為官方正統思想的時代,光緒皇帝一行人,竟然連引經據典地照搬照抄都不能活學活用。變法的目的雖是利國利民,但正常的邏輯下,第一步必然是統一朝廷上下思想,把維新的利弊公開來、將獎懲措施攤開來,貫徹到每一個朝廷官員,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然後,才是有條不紊地開展具體行動,唯有如此,方可把維新的阻力降到最小。假若後期有官員落實維新不利需要懲處,也能做到師出有名,以理服人。

戊戌變法中有一條”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然後便是年輕皇帝的雷霆手段,一眾曾經的朝廷樞紐大臣,還沒來得及做心理準備,就在一夜間被革職了。光緒皇帝在運用著手中皇權大殺四方的時候,可能並沒有考慮一件至關重要的事——他手裡的至高皇權正是建立在他所厭棄的守舊派官僚系統之上,兩者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倉促上馬的變法,讓光緒皇帝來不及團結到任何實權派的支援,就站到了清朝官僚體系的對立面。對於清朝官員來說,被裁撤的官員驚愕之餘,自然心有不滿,而更大的負面影響是,其官員雖尚未被裁撤,可也是兔死狐悲、心有慼慼。皇帝的維新舉動,無不在衝擊著他們舊有的權力秩序,尤其裁撤官員的舉動,堪比對朝廷的背叛。由此一點,戊戌變法策略失當引發的極大阻力可見一斑。最終,清朝官僚體系的修復機制被觸發,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出面干預,制止了這場不確定性因素過高的維新,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

日本的情況,則簡單得多。古代,日本的朝政實權掌握在歷代幕府將軍的手裡,改朝換代也是將軍換姓。而號稱“萬世一系”的天皇在大多數時間裡都是統而不治的虛君,作為政治吉祥物的存在,吉祥物的“吉祥”只是修飾詞,重點落在“物”字,將軍不開心了,天皇可能連糧食都沒得吃。在明治維新之前,德川幕府作為守舊派勢力的代表,惹得天怒人怨,最終被維新派推翻,大政奉還於天皇。明治天皇上臺之時,已然是維新派當權,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也讓變法的思想普及到了大眾之中。天皇明白自身權力的來源是維新派,作為維新派的代表要全力支援維新,於是日本國內形成了上下同心貫徹維新的合力。不得不承認,明治維新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事竟成。

5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清華竹簡證實:烽火戲諸侯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