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因為工作需要,看了很多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資料,走馬觀花沒有深入研究。即便如此,也跟之前看過的電影、玩過的遊戲串聯起來了,挺有意思的,值得記錄一下。
關於維多利亞時期,百度百科上是這麼說的:前接喬治王時代,後啟愛德華時代,維多利亞時代後期是英國工業革命和大英帝國的峰端,與愛德華時代一同被認為是大英帝國的黃金時代。
維多利亞時代被公認的時間是1837-1901年,也就是維多利亞女王執政期間。
關於這位女王的故事有幾個地方可以說一說:
1、女王一共生了九個子女,其子孫遍佈歐洲皇室。包括下一任英王愛德華七世,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2、女王和子女的關係普遍不好,主要願意是她控制慾太強;
3、女王有長期寫日記的習慣,每天都會寫,總計寫了大約6000萬個單詞的日記,但被公開的不多;
4、女王執政期間其實算不上執政,算是參政,因為那個時期的英國皇室已經沒有權利組建政府,主要權利在內閣和議會手上,但女王在立法、行政、司法仍有不小的權利,職責是:接受諮詢,給予支援,提出警告。維多利亞女王在這方面做的挺好,因此深受人民愛戴。
維多利亞時期也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頂點,經濟領先全球,在五大洲都有殖民地,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地位和今天的米國差不多,倫敦是當時的世界中心。
具體有多發達呢,引用對當時英國的一段著名描述:
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糧倉;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場;澳大利亞、西亞有我們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運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則流到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而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則遍及印度群島;西班牙和法國是我們的葡萄園;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長期以來早就生長在美國南部的我們的棉花地,現在正在向地球的所有的溫暖區域擴充套件。
英國工業革命的源頭是蒸汽機,蒸汽機的發明讓機械工具普及開來,最有名的就是火車。
現在流行的小眾文化——蒸汽朋克,就是根據那個時代的特點想象誇大的產物,在日系動漫裡面有大量蒸汽朋克的作品,比較出名的如宮崎駿的《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風之谷》,大洋友克的《蒸汽少年》,以及《屍者帝國》《機械迷城》《機器人9號》《天空上尉與明日世界》《甲鐵城的卡巴內瑞》這些電影。
最近吵的沸沸揚揚的賽博朋克,其實內裡和蒸汽朋克也有絲絲縷縷的關係,都是朋克,一個是對舊時代先進產物的想象,一個是對未來社會科技無限擴張的憧憬。
科技的發展最終的目的是提升整個人類的生產力,以及生活水平,維多利亞時代的生產力在蒸汽科技的加持下有非常大的提升,但生活水平、文化似乎仍舊落後,當時的社會還是半封建半現代的大環境,有幾個小趣聞可以側面印證一下。
1、女性的困惑
維多利亞時期的女性社會地位普遍不高,尤其是結婚之後,就沒了人權,從法律上來說,婚後的女性屬於丈夫,姓氏也要隨夫姓,這點在很多地方都差不多。
另外一個條件就比較變態了,婚後女性的財產也歸屬於丈夫,簡而言之就是女性不能獨立擁有財產,一旦感情破裂離婚,女性只有被掃地出門的份兒。
這個條件不論在哪個階層都是如此,大貴族家如果只有一個女兒,想保住家產最好的辦法就是招個知根知底的上門女婿。
如果獨生女未婚或者婚前去世,那這份家產就會落到家族旁系的某個男丁身上。
這導致了女性在婚前會極力追求一份美滿的婚姻,用各種方法提高自己的吸引力。
那個年代貴族小姐都流行穿束身衣,穿的時候基本上不太可能自己完成,需要1-2個人在後面使勁拉,強行把腰“瘦”下去,把胸擠出來,讓自己身材變得好看。
當然,這麼做也是有代價的,長期的強行擠壓會使內臟錯位,各種奇奇怪怪的疾病隨之而來。
除了這種粗暴有效的瘦身方法,女孩們還會使用其他方式來保持身材,一種是節食,另外一種是吃蟲卵。
前一種聽起來還比較靠譜,然而女孩們經常把節食搞成一項奧林匹克運動,互相比拼誰節食的時間更長,這一拼可不得了,經常拼出人命來。尤其是節食中途碰上個什麼舞會,把束身衣一穿,勒的死死的,長期不吃東西加上喘不上氣,在華麗的宴會廳裡和男伴跳舞跳著跳著就嗝兒屁了。
後一種聽起來看似很有道理,在體內養寄生蟲,讓寄生蟲把營養吸收掉,這樣人本身就不會長胖。但寄生蟲可聽不懂人話,只進不出,加上那個年代醫療條件匱乏,很多人養著養著就把自己給養死了。
當真是愛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關於維多利亞時代的很多著名影視作品,基本上都少不了歌頌偉大的愛情,如《唐頓莊園》《純真年代》《傲慢與偏見》,抑或是表現女性的悲慘命運,如《苔絲》《呼嘯山莊》。
除此之外,那個時代女性普遍體毛多,因為沒有合適的剃毛刀,加上穿的裙子把身體都籠罩起來別人也看不到,不剃毛別人也看不到。
女性很流行穿開襠褲,即便姨媽期間也不封上,在大熱天的遇上一個大姨媽畫面簡直慘不忍睹。
洗澡不受重視,女性把生肉當面膜,貼在臉上就是活生生的恐怖片。
2、低俗怪談
維多利亞時期的鬼怪傳說不少,起源於這一時期人們的一些落後習俗,比如人們習慣在親人死去之後為他們拍照,有一部很好看的懸疑恐怖電影《小島驚魂》,片中就把這一元素用來營造恐怖氣氛。
一些文學作品中也塑造了不少經典人物,福爾摩斯、花生、莫里亞蒂教授、理髮師陶德、化身博士、德古拉伯爵、狼人、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範海辛、道雷格林,如果你喜歡看恐怖懸疑電影,這些名字你一定不陌生。
以此衍生出來的電影也不在少數,耳熟能詳的自然是唐尼和卷福分別領銜的《大偵探福爾摩斯》《神探夏洛克》,都是不可多得的經典好片,古典英倫味兒十足。
吸血鬼和狼人的故事被廣泛改編,《狼嚎再起》《驚情四百年》是那個時期的典型作品。
此外還有《道雷格林》《黑衣女人》《猩紅山峰》《斷頭谷》《奧蘭多》《吸血女伯爵巴託利》《理髮師陶德》《夜訪吸血鬼》《來自地獄》《弗蘭肯斯坦》《致命魔術》《範海辛》《原罪》等懸疑恐怖電影,都是以維多利亞時期為背景拍攝製作。
另外一部集以上怪談恐怖元素為一體的英劇《低俗怪談》,一共拍了三季,對想了解那個時代怪力亂神的人來說,也是不可多得的好片子。
最後,世紀懸案始作俑者開膛手傑克是維多利亞時期的真實人物,關於開膛手傑克的身份至今一直是個謎,最大的猜測就是他是個受過心理創傷的醫生。
因其作案手法狠辣,專找白教堂地區的妓女下手,割喉之後幾分鐘內就能將屍體解剖並取走部分內臟,顯露出對人體結構及其熟悉,以及,熟練的解剖技巧。
3、生活環境惡劣
18世界工業革命初期吸引了大批人口進入城市,倫敦作為世界中心,對周邊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個淘金聖地,除了英國本國的人,歐洲其他國家也有不少人進入倫敦,俄國排猶政策期間,大批猶太難民湧入倫敦。
人口的暴增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城市沒有足夠的房屋居住導致大批難民露宿街頭,白教堂地區情況尤其顯著,當時很多貧民白天在外遊蕩,如果賺到錢晚上可以找個旅館住一晚,沒賺到錢就只能躺大街上。
說是旅館,其實只是一些破舊的房屋,條件好的有單人床,十便士一個床位,條件差的就在房間裡面橫著拉起一些繩子,成群的人就掛在繩子上睡覺,兩便士一個繩位。
城市環境髒亂,這個髒亂可不是現在的髒亂,當時的倫敦沒有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統,生活雜物和排洩物都往糞池裡面傾倒,由夜班工人在晚上進入到糞池裡面的鏟垃圾,但他們永遠無法清洗糞池,時間一久,烈日一曬,味道簡直難以想象。
後來政府允許生活垃圾經水渠直接排放到泰晤士河,而泰晤士河是倫敦人民的飲水河,沒過多久整條河就變得一團糟糕。
直到後來議會透過一項下水道議案,花了幾年時間建成一套下水道系統,這一情況才得以改善。
城市環境惡劣的另一大元兇就是工業革命,廢氣的排放不僅汙染空氣,而且讓很多人患上呼吸道疾病。
當時人們普遍穿黑色的衣服,主要原因就是倫敦天氣情況實在太差,只有穿黑色的衣服才不至於髒了之後太顯眼。
4、醫療條件落後
在做手術之前,往往需要採取一些現在看來有些蛋疼的手段:把病人五花大綁捆起來,或者一棒子打暈,又或者放血讓病人暈過去。
這些還不是最慘的,因為對病毒、細菌不瞭解,導致很多人扛過了手術的痛苦,卻死去手術後的感染。
極端差的衛生條件、戰爭容易帶來各種瘟疫,醫生在面對瘟疫的時候基本是束手無策,得了瘟疫的人只能靠自身產生抗體,活下來的人就表示瘟疫消失了,寫到這裡我突然有點理解今年英國的抗疫政策了,畢竟沿著前人走過的路再走一遍,也說得過去。
因為對人體結構不瞭解,醫生治病的時候往往有點瞎蒙的味兒,解剖學一時盛行,但那個年代又很少有人願意捐獻屍體,所以就有了盜墓的行當。
很多人在親人死去下葬後,又偷偷把屍體挖出來帶回家,為的就是親人的屍體就是免遭盜墓賊毒手。
維多利亞時代是一個非常自我矛盾的時期,一方面維多利亞女王對道德非常重視,她本人也身體力行這一理念。但另一方面罪惡非常盛行,貧富差距帶來的階級矛盾愈發凸顯,人類兩面性這樣的概念頻頻出現,特別是中晚期的很多文學作品裡面。
如柯南道爾,勃朗特姐妹,狄更斯,特斯拉,查爾斯•巴貝奇,埃達•洛夫萊斯,開膛手傑克,德古拉伯爵這些或虛構或真實的人物和作者。
他們的作品、故事本身就是對這一時期矛盾的最大註解,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一看。
在這裡你可以找到一些片單,看一些好電影,看一點影評,抑或是一些電影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