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秦賦》這個劇據說很火。

我沒怎麼看這個劇,最多看了第一集十來分鐘。

目前豆瓣分6.4。我看到一些文章,對於這個“歷史正劇”的“正”字做出了嚴肅的批評。比如這篇:《大秦賦》裡的「我不要當楚民,願成秦人」是編造的 | 短史記

我其實倒是理解歷史正劇的這個“正”字,豆瓣分高達9.7分的《大明王朝1566》事實上也有很多歪的地方。怎麼講呢,只要不是《琅琊榜》那種架空了的古裝劇,大概都會被說成“歷史正劇”,哪怕很多地方不合史詩。

看個電視劇來學歷史,緣木求魚。

本篇談談我心目中的秦始皇,僅就這個始皇帝聊始皇帝,不要做不當聯想。我的確只是就嬴政聊嬴政。

有一種歷史觀,叫大歷史觀。基本上就是把時間線拉長,來探討歷史事件和人物。闡發的意義都很大,屬於要在數千年的人類歷史長河上找關鍵性節點的那種。

大歷史觀下,秦始皇是非常值得說道說道的。

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這事是他乾的。

我是教學傳播的,所以專門說一說這個車同軌書同文的事。這事對大帝國非常要緊。

大帝國始終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政令的傳達方法,畢竟疆域遼闊,古代又沒什麼電報網際網路,完全靠物體位移(比如馬車或者快馬之類)。可以這麼說,物體位移的速度,就是資訊傳播速度的上限。

在秦帝國時期,馬車是最常用的長途交通工具,如果車異軌——也就是戰國時七國各有各自己的車軸長度,是非常不利於資訊傳播的,當然,也不利於物資的調撥。

如果說秦漢之後,馬車作為一種資訊傳播工具開始讓位於快馬的話,書同文的重要性就更大了。統一的文字,不僅讓資訊傳播變得更為方便,也加強了一種華夏認同感。而在古代,華夷之辯,是最要緊的事。華夏並沒有什麼太過清晰的生物學定義,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文化認同。而文化的重要承載物,就是文字。

但這還不是始皇帝在大歷史觀上最大的意義。

如果對歐洲歷史略知一二的話,都會知道所謂蠻族入侵。

蠻族入侵,徹底摧毀了西羅馬帝國。而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慢慢形成了今天西歐諸國的雛形。百年中世紀,對西方歷史,是有決定性意義的,無論是政治,還是宗教,還是文化。

我一直對一個問題很好奇,那就是中國其實也經歷過蠻族入侵時代。但蠻族入侵之後,並沒有發生西方的那種歷史軌跡,這裡的原因在哪裡?

中國歷史上的蠻族入侵時代,就是西晉之後的五胡入華,整個北方,陷入長期的戰亂,各種少數民族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這個長達百六十年的時代,最終收於隋唐帝國,復歸一統。

也就是說,在差不多時期,中國是強漢這樣的統一帝國,歐洲是羅馬這樣的統一帝國。隨之而來,大家都碰到了蠻族入侵,但歐洲就再也沒回到過統一的帝國,中國則“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了。

這個“合”的動因在哪裡?

當然原因會很多,比如說東方人的儒家文化之類。但我還有一個我自己想出來的原因,那就是郡縣制。

事實上,中國歷史進入秦帝國之後,封建就不再是主流。絕不是中學歷史所謂的什麼夏商周奴隸社會、秦漢之後封建社會、然後是短期的資本主義社會之類的歷史程序表。

中國的奴隸社會在商代,差不多到了周代開國,基本已經宣告結束,進入了標準的封建社會。周代是非常徹底的分封制。而秦漢之後,主流一直是中央集權下的郡縣制,沒有什麼分封。偶有幾次反動,大多製造出了麻煩。

第一次反動,是漢帝國初期。漢人總結秦二世而亡但周卻享國八百年的經驗教訓,覺得還是要封一封。漢帝國的分封是有麻煩的。第一次麻煩是劉邦自己解決了問題,將幾個異姓王剿滅。第二次麻煩則差點掀了漢帝國的桌子,這就是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朝廷運氣比較好,周亞夫臨危受命,算是保住了江山。

之後就是漢武帝搞推恩令,慢慢把這些事實上的王,搞得支離破碎,再也成不了氣候。

第二次反動,就是西晉封王。西晉也搞郡縣制,但王的實際勢力較大。這是司馬炎總結魏國的教訓,覺得自家篡位時曹家無實力挽回局面,所以要多搞點同姓王來捍衛司馬家。結果,這回的八王之亂,真的是把司馬家自己的桌子給掀了。西晉王朝,其實基本上也是個“二世而亡”。

第三次反動,是明代的封王。朱元璋殺功臣毫不手軟,但又封了一些實權王去守邊。守邊需要軍政合一,對抗北方異族效率更高。但功臣信不過,還是自家人可靠。最後的結果也是掀桌子,還好,朱家桌子沒被掀,只是建文帝被掀了。

第四次反動,是異姓王造反,康熙對決吳三桂。這也是一場非常兇險的戰事,清廷也是花了大力氣才鎮壓下去的。

縱觀秦漢之後的歷史,分封是支流,郡縣是主流。分封搞得過了火,麻煩就大。中央朝廷要麼是費了大力氣彈壓,要麼是皇帝換人,要麼,就是徹底天下崩掉。

郡縣制對於一個帝國來說,最大的好處,是效率。

封疆大吏封疆大吏,說白了還是個“吏”,替天子牧。這塊土地的治理權並不世襲,收益權也和封疆大吏沒什麼關係(貪汙是規則之外的事)。法理上,天子有權換掉任何一個不聽話的官吏。所以,官吏是職業經理人,不是合夥人。

宋代所謂“與士大夫共天下”更多意義上,是理念上的,不是利益上的。士大夫並不是皇帝的合夥人,只是皇帝很尊重知識分子,這個尊重的最大限度也就是號稱不殺大臣。

官吏的一身禍福,都繫於天子之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這個八個字,比另外八個字“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更到位地描述出了集權帝國下的君臣關係。要知道,單純從君臣二字來說,並沒有天然的服從義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並不等同於後世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郡縣制非常利於集權,而集權,的確利於做大事。

古代中國,有一些什麼大事呢?

守邊或者開邊,就是大事。搞巨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大事——但運河歸根到底也是為守邊開邊服務的。

華夏把四方的少數民族,都冠以一些侮辱性的稱號。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慢慢的,變成了主要要防的,是北狄,也就是和草原民族抗衡。間或也包括和所謂西戎幹幾架。

王朝鼎盛,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就要開邊。漢唐都幹過這事。王朝沒那麼強盛的時候,就必須守邊。中原缺少戰馬,在與北方的古代戰爭中,戰役層面容易落於下風。但中原的郡縣集權制,能夠最大程度地將國力調集起來。只要帝國內部不出太大的亂子,守邊是能夠應付的。

即便是永嘉南渡,東晉王朝一改西晉的分封而依靠士族+郡縣,依仗長江天險,半壁江山還很是支撐了一陣,最終也是滅在了自家權臣的手裡。而另外一個半壁朝廷南宋,更比東晉多活了四五十年。

一部中國史,最終還是北方少數民族南下成了最後一個集權王朝。這個王朝之所以得手,和大明內部已然亂了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我個人的一個看法就是,秦始皇一力推進的郡縣制,很大程度上,成為同樣是統一帝國被外族入侵崩潰西方為何就再也統不起來而東方依然可以分久必合的原因之一。

華夏民族的大一統歷史及其文化,與始皇帝非常有關係。

但始皇帝終究也是一個凡人,凡人就有凡人當世之時的想法,萬萬不可能看千百年之久。雖然他幻想過二世三世萬萬世。

所以,華夏民族的大一統歷史作為主流,並不是他刻意造成的。他只是覺得郡縣制有利於秦帝國。事實上,在戰國時期,各國都開始搞郡縣制,秦帝國搞得最徹底,國力最容易被集中起來打仗。所謂聲名顯赫的戰國四公子,可沒有秦國的公子。

大歷史觀是很難講故事的,因為人物的行為、事件的結果,並不以其意志為轉移,很有些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思。講故事這個事,你要說這個果,不是人物刻意去努力達成的,這個故事怎麼看都有些彆扭。

要落實到故事層面,始皇帝就顯得過於殘暴了,確切地說,是秦國這個國家,看上去比六國更為殘暴一些。倒不是說它坑了四十萬趙兵——如果你站在白起的位置上,不坑殺他們你有什麼仁義道德但又能保證趙國再也無力和秦國抗衡的辦法,可以提出來。

秦國只講耕戰兩件事,法家套路赤裸裸地擺在面前,這才是後世真正批評的“暴政”所在。這種對暴政的批評,無非就是總結錯誤我不可再犯,是有其實操意義的,絕不是空談的仁義道德。所謂百代皆行秦政法,也不是說一點道理沒有。郡縣制就是秦政法的一種,另外,法家套路也是,只不過後世批了一個儒皮,從來都是霸王道雜之。

哪一個統治者會真信儒家那套雖百里而王天下,仁者無敵這種東西,那才叫真見了鬼。

本著正能量的社會主義價值觀,這樣的皇帝,電視劇這類要講故事的載體,還是別拍了,一不小心就是粉飾美化暴君。但你要落成文字,搞搞研究,是完全可行的。

4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清帝國十二帝之歡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