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引言

在南非,在這個昔日主要為駛往印度的帆船在航道上設立的一個古老的海上驛站,英國人於1815年取代了一個多世紀以來(自1652年開始)定居在南非的荷蘭人,並迫使他們接受它的統治,就像1763年英國人迫使法裔加拿大人接受他們一樣。

這種變化的結果是出現了動盪不安和嚴重的緊張局勢,最終導致悲劇性的後果,布林戰爭(laguerredesBoers,1899~1902年)是其頂點,但悲劇性的命運並未就此結束。

▲不同膚色的人在一起合照

白人的非洲業已遭到來自內部的這些猛烈爭議的蹂躪,同時它還面臨著印度移民來到其東海岸的危險(律師甘地便是1914年以前到達那裡的印度移民之一)。尤其是,它面臨著與非洲黑人發生激烈衝突的潛在危險。這場暴烈而具有悲劇性的衝突才只是開始。狂風暴雨-或者解決方案-在明天。·“邊疆”的發展,就美國意義上的“邊疆”而言,是南非命運的主要事實。如果不把這個邊疆與美國、巴西、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那麼多運動中的邊疆進行比較,我們是無法理解它的。在這裡起著支配作用的與其說是本地的或者說非洲的歷史,倒不如說是世界的歷史。

在南非,從有節制而謹慎的殖民化的第一步起,從白人(黑人奴隸制幾乎立即相伴而生)與各部族建立聯絡之日起,邊疆就存在著。這些部族包括從卡拉哈里沙漠的布須曼人(Bochimen,Bushmen)到朝北、朝東的不同名稱的班圖人,他們飼養牲畜,急於用牲畜交換鐵、銅、菸葉和各種小商品。這個邊疆逐漸移到開普敦以外,穿過乾旱而實際空曠無人的地區,不斷遠離新興城市:因為卡菲爾人(lesCafres,即非洲土著)儘管偷盜牲畜和偶或進行暴力搶劫活動,卻不是能置白人小塊殖民地於險境的敵手。

▲《為奴十二年》劇照

只有在1836年的“大遷移”(GrandTrek)之後,白人殖民者才邁出了向納塔爾、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自由邦的決定性的步伐。弄清它的原因,便抓住了這第一次躍進的方方面面和問題所在。動因與其說來自開普敦城本身,該城在很長時間裡面積不大,影響力也很有限,倒不如說來自在開普敦港,或更往北,在薩爾達納赫港灣(labaiedeSal-danah)停泊的船隻。所有船隻都要購買食物,特別是新鮮食物,讓全體船員登上陸地,把受壞血病折磨的病人留在醫院裡······小麥生產在南非能夠獲得的利潤很低:人們發現在印度,在蘇拉特(Surate)或在孟加拉,能夠買到更便宜的小麥。

生產葡萄酒同樣獲利微薄:開普敦葡萄酒名聲不佳,這是活該。這樣當地的農民只好去生產更賺錢的肉類。他們開始販賣屠宰過的牲畜,儘管屢次禁止,還販賣活畜,牛或羊······畜牧業在設施上所需花銷少,而可望獲得的收益較為豐厚。另外,距離也不像對小麥或葡萄酒那樣對畜牧業有什麼不利。牲畜單獨即可直接走到港口。就這樣,從18世紀起,飼養牲畜的人再次推進到邊疆地帶,並進一步向內地深入。同樣的運動在19世紀繼續進行,隨著船隻停泊數量的多少和需求的變化,時而加速,時而平靜。

▲葡萄酒莊園

18世紀英法戰爭是生意興隆順遂的大好時機。但是這種擴張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1815年,英國攫取南非。1828年,開普殖民地的英國政府通過了著名的第15道敕令,將白人與有色人種置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地位上。更進一步,1834年,大英帝國範圍內有償廢除奴隸制,原奴隸主獲得了賠償(但他們抱怨賠償金定得太低)。

1828年,據估計,南非計有5.5萬白人、3.2萬奴隸和3.2萬自由黑人。這些解放奴隸的措施,再加上1834年同一年卡菲爾人對東部邊疆的人侵,在兩年後引發了那場重要的運動,即大遷移,它即將把Boers(布林人,意為“農民”)或“福爾特里克爾”一直引向奧蘭治和德蘭士瓦草木茂密的廣闊高原,組成獨立的邦國。這兩個邦國分別於1852年和1854年得到英國承認。相反,10年以前,英國卻無條件地吞併了納塔爾。以大遷移為開始的大擴張,像與美國命運攸關的西部征服一樣,是阿非利卡人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這次擴張導致了白人人口的大分散,同樣增強了與黑人人口,特別是與組成聯邦的祖魯部族的聯絡與衝突。

▲黑人小孩

祖魯聯邦各部族此時正在向南擴張,其勢頭在1879年以前不可阻擋。英國一直沒有明確承認布林共和國的獨立,直到布林戰爭爆發後,才在1884年正式承認。在此之前,威特沃特斯蘭德(Witwatersrand)金礦和鑽石的發現已經導致了新的衝突。開普殖民地總督塞西爾·羅茲(CecilRhodes)既是英國帝國主義的代表,又是礦業公司利益的代表(他是德比爾公司創辦人),他透過在貝專納蘭(今波札那)和羅得西亞(辛巴威)建立獲得特許的公司,包圍奧蘭治和德蘭士瓦這兩個共和國;他還利用為礦山工作吸引來的外國人方面挑起事端,1895年組織了一種純粹的陸上海盜行為,詹姆森醫生劫掠(leraidduDrJameson),進一步加劇了雙方的決裂。

然而公開的戰爭直到1899年10月才爆發,並立即成為英軍的災難。只是在設立了集中營之後,以與難以平息的游擊隊長期鬥爭為代價,英軍才慢慢有了轉機。1902年5月31日,雙方達成費雷尼欣和約,德蘭士瓦和奧蘭治這兩個自由邦向英軍投降,被併入大英帝國,但英國允諾最終讓它們實現自治。1907年,它兌現了諾言。又過了三年,1910年,南非聯邦成為英王統治下的一個自治領。

▲南非婦女抗議種族隔離

種族隔離的悲劇今天是主要問題。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南非工業和城市飛躍發展。但是這種飛躍只是使人類衝突加劇。衝突威脅著南非。今天,從17世紀起抵達開普敦的荷蘭移殖民和源自法國的其他信奉加爾文教的難民,主要是農民。他們的農場面積很大,每人平均擁有750公頃土地。由於氣候條件不佳和土壤貧瘠,在這裡產量一般很低。此外,全國國土中只有4%得到耕種。

今天必須做的,是從粗放經營轉向集約農業,同時,為了減少人數眾多的擠在類似於金礦和各種行業的木板房(compounds)裡的季節工數量,必須最大限度地實現機械化。此外還要更多地使用肥料,建立作物輪作制度,以此取代在廣大地區還如此有勢力的玉米連作制,把畜牧業與農業結合起來,結束過分原始的畜牧業。

結語

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借貸和投資,最後還需要維持大地產所有權,惟有大地產才能承受得了必需的費用。

1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160斤女孩招上門女婿:不要彩禮陪嫁5百萬,再給男方家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