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諸葛亮

對於小編來說,諸葛亮的去世是一件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情。不過作為資深"丞相粉",小編也不得不承認,諸葛亮的去世與其說是勤於國事,倒不如說是自身的性格弱點。好聽一點說是面面俱到,難聽一點說就是大權獨攬。而歸根結底的原因還是不信任其他的同僚或者屬吏。

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和司馬懿正處於相持的階段。由於在野戰中的弱勢,加上魏明帝曹叡的重心放在應對東吳的北伐身上,所以司馬懿閉門不出。考慮到之前二伐和四伐中缺糧的問題,諸葛亮甚至在曹魏邊境種起糧食,打算在曹魏境內長期駐軍。

期間蜀漢有使者到司馬懿,司馬懿詢問使者,得到諸葛亮處理政事事無鉅細,二十杖責以上的刑罰都親自過問。司馬懿於是得出結論:"諸葛孔明其能久乎!"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不久之後諸葛亮就病逝,伴隨著最後一次北伐的失敗而蕭然落幕。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正常的政權運轉應當是各司其職,有條不紊的運轉。舉一個例子。 西漢丞相丙吉出外遇到一群人打架,死傷慘烈,但是丙吉不聞不問;之後又遇到一個人牽牛,牛喘息得非常厲害。丙吉趕緊停下來問牛的情況,走了多長時間。

有人譏諷丙吉問牛不問人,丙吉回答打架的事情應當由長安令、京兆尹處理,自己只行賞罰而已;而牛喘息劇烈很可能與時令失和有關,正是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作為丞相,丙吉需要"知大體",而不是其他瑣碎的事情。諸葛亮卻沒能做到這一點。諸葛亮不是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的主簿楊顒曾經勸阻過諸葛亮親自審閱文簿,諸葛亮也認錯道歉,但是終究還是克服不掉這個弱點,最後勞累而死。

華佗

《三國演義》中的華佗的死因是因為打算對曹操進行開顱手術,讓曹操極度不信任;而歷史上的華佗卻是因為不願意為曹操治病而死。曹操有頭痛的頑疾,華佗為曹操醫治,使用針灸之術"隨手而差",但是僅能夠緩解而無法根治,還需要一個長期治療的過程。期間華佗想回家,跟曹操請了一個短假。而等到回家之後,華佗就推辭說妻子生病,多次拒絕再回到曹操身邊為他治病。

曹操幾次給他寫書信,又命令沛國、譙縣(華佗與曹操同鄉)的官吏催促華佗,華佗都不願意返回。曹操於是派人調查華佗,如果華佗的妻子真的生病,送小豆四十斛並且寬限假期;如果華佗欺騙自己,就收押送回來。

於是華佗被收捕下獄。曹操認為華佗能夠治癒自己,為了提升地位而故意延緩治癒的過程,但是即便留下華佗,華佗終究還是不能夠幫助自己斬斷病根。最後曹操還是處死華佗,華佗的醫書由於無人繼承,也隨之失傳。

那麼華佗為什麼不願意為曹操治療呢?在《三國志·魏書·華佗傳》中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原因:"恃能厭食事。"就是恃才傲物,不願意把醫術作為謀生的工具。現代大多數人將華佗視作醫生,史料中也將其歸列於《方技傳》、《方術列傳》。

事實上華佗是一個士人,古代士農工商等級明確,士人的社會地位非常高。華佗雖然擅長醫術,甚至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但是這並不是他的事業。偶爾為人看病解厄,但是像治療曹操那樣,長期作為曹操的私人醫生,對於華佗來說是一種恥辱。所以才有華佗消極怠工,被曹操處死的事情發生。雖然華佗確實死於曹操之手,但也與他高傲的性格有關。

諸葛恪

諸葛恪是諸葛亮的侄子,諸葛瑾的兒子,他的早期經歷真可謂是順風順水,猶如天之驕子。首先從家世來看,無論是顧及諸葛瑾在東吳的地位,酬答他對東吳的貢獻,還是考慮與蜀漢的聯盟關係,諸葛恪入仕可以說是板上釘釘,而且起點不低。

其次從才能上來看,諸葛恪智力超群,一口伶牙俐齒既可以討孫權的歡心,還能夠應對蜀漢使者的刁難。東吳境內長期存在難以根治的不服從東吳統治的丹陽山越,被諸葛恪以三年時間鎮壓、招安,也證明了他的實幹能力。

諸葛恪的資歷越來越老,地位越來越高,等到孫權臨終的時候,已經是東吳群臣中威望最高者,託孤的不二人選。孫權以幼子孫亮為太子,定下諸葛恪、滕胤、呂據、孫峻、孫弘五個託孤大臣,諸葛恪是首位。孫峻立刻倒向諸葛恪,與諸葛恪聯合除掉本打算對諸葛恪下手的孫弘,穩固諸葛恪的地位。

不久後諸葛恪重築東興堤,在"東興之戰"中大破曹魏,消滅數萬曹魏精銳。這場罕見的,幾乎可以說是東吳絕無僅有的大勝,幫助諸葛恪的名望提升到最高。直到這個時候,諸葛恪還沒有嚐到失敗的滋味。這導致諸葛恪高度自信、剛愎自用、甚至不敢接受失敗的性格弱點。

次年諸葛恪不顧群臣反對,貿然發動"新城之戰",損失極其慘烈;諸葛恪不考慮如何挽救形象,反而將失敗的原因歸結於政權中樞的官員,來了一個大換血。之後還打算繼續北伐賭國運。孫峻看到諸葛恪已經出現眾叛親離的跡象,於是發動一場政變殺死諸葛恪,自己執掌了東吳大權。

禰衡

東漢末年名士是一個很重要也很多特色的人群。有些名士克己復禮,謙退守靜;有些名士放浪形骸,傲世輕物。禰衡就是後者。在禰衡眼中,陳群、司馬朗、荀彧等名士都是碌碌之輩,只有孔融、楊修勉強算是人物。

孔融將禰衡舉薦給曹操,禰衡在曹操面前表現出十足的狂態。首先禰衡拒絕曹操見面的請求,而且多次有輕忽之語;曹操聽說禰衡善於擊鼓,徵召禰衡為鼓吏以示羞辱,禰衡在曹操面前裸露形體更換衣服;孔融勸禰衡向曹操謝罪,禰衡假裝同意,實際上卻是到曹操門口痛罵曹操。

曹操早先殺死一個叫做邊讓的名士,結果引發了"兗州之變",基業差一點付諸東流。此後曹操對待名士的態度非常謹慎,他不敢直接殺掉禰衡,而是將禰衡送到荊州牧劉表那裡。劉表對待禰衡非常禮敬,但是禰衡仍然十分輕慢劉表。

劉表本身就是名士,也不願意自己殺死禰衡,學習曹操的借刀殺人的手段,把禰衡送給性格急躁的江夏太守黃祖那裡。果然禰衡和黃祖產生矛盾,在一次聚會上,禰衡對黃祖出言不遜,罵黃祖是"死老頭",被黃祖一怒之下處死。禰衡年僅二十六歲,還沒有表現出真正的才能,只在歷史上留下一道狂傲的剪影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漢書》、《後漢書》

1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始皇囚禁母親趙姬過分嗎?其實,這是他心理扭曲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