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無疑是我們最熟悉的古代清官。自北宋以來,包拯的故事就在被不斷傳頌。近些年,講述包拯故事的影視作品也是層出不窮。不僅包拯自己是個清官,包家還出了一個賢臣。這位如父親一樣用一生造福百姓的,便是包拯的次子——包綬。
一、命途多舛的包家血脈
剛直不阿的包拯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包令儀即透過自身的努力考中進士,成為一方的地方官。在父親的教育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包拯養成了“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的性格。而這樣的秉性,讓包拯後來遣走了妾室孫氏。
可包拯當時並不知曉的是:孫氏已懷上的包家的骨肉。家中只有包拯已故長子包繶的妻子崔氏知曉孫氏的實情。於是在崔氏的好心幫助之下,孫氏在包家之外成功誕下一子,也就是包拯尚不知曉卻是包家獨苗的包綬。崔氏將包綬接回自己屋中撫養數月,直到次年包拯六十大壽,崔氏才向包拯夫婦告知了包綬的存在。
老來得子,包拯自然是喜出望外。“黑臉”的他對包綬傾注了無限的柔情和希冀。可包拯畢竟年歲已高。在包綬五歲時,即嘉佑七年(1062),包拯便與世長辭。因而之後扶養教育包綬的重擔又落回了包綬的長嫂崔氏身上。也幸得崔氏秉性端正、溫柔細緻,包綬最終繼承了包家的“清官血脈”。
二、為官清廉的北宋賢臣
當包拯辭世時,他留給了包綬兩樣東西:其一,一道堪稱“史上最嚴”的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其二,廕庇子孫的榮譽。
包拯逝世時,宋仁宗曾親自前往包家弔唁。結果仁宗發現,包拯這堂堂的龍圖閣直學士居然家徒四壁。年幼的包綬衣著打扮稀疏平常,毫無重臣之後的模樣。是故仁宗大手一揮,給包家賞賜了大量財物,並准許年僅五歲的包綬受父親廕庇,領將仕郎、守太常寺太祝之銜。
可繼承了父親遺訓的包綬並未就此走上飛黃騰達的富貴路。年長些後,他出任濠州團練判官。雖然包綬並不是“黑臉”的包綬,但他如包拯一樣正直嚴毅,毫不仗勢欺人。是故即便他的同僚和下屬們都對這個剛正不阿的年輕人頗為畏憚,但人們還是“凡議事必諮公(指包綬)而後決”。也正是因為包綬“事有不可行,公則毅然面折,不苟從。其有補於郡事,不可一二數”的奉公守法,當他屆滿時,濠州幾乎人人都稱讚包綬的廉潔惠愛。
後來包綬承恩轉宣義郎,升任少府監丞。彼時他年紀也不大,但頗有老臣之風,如包拯一樣“夙夜盡心,裁判有序”。許多人便不禁讚歎:“名臣之後,得是舉,宜矣!”往後包綬還歷任國子監丞、瀛洲通判等。但令人意外的是,他終因家貧累重而沒有前往瀛洲任職。
三、不名一文的為民清官
一個五歲就獲得官位的名臣之後居然會窮困到沒錢作出任地方官的路費?這確實是包綬的真實生活。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正值壯年的包綬動身前往譚州任職。但行至黃岡一帶,包綬身染重病而亡。當人們整理他的遺物時,除了發現委任狀、書籍等物外,就只找到了四十六枚銅錢。
有人說,包綬的猝然長逝可能就是因為他無錢治病。此說真實與否尚且不論。僅從已發掘的包綬墓葬中,我們只可見一些日常生活器物,絲毫不見珍珠寶石,即能證實包綬確實是一個清廉到家徒四壁的朝臣。
在包綬的墓中,還有一件國家一級文物——一方歙硯。這方歙硯高不過2釐米,長寬均不過20釐米,雖是國家一級文物卻不過是一方樸素的配了橢圓水池的長方形硯臺。但它雖樸素至極,卻正映襯了包綬的清廉正直。
雖然包拯並未親眼見到包綬長大成人,但他“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的思想卻實實在在地由包綬踐行了一生。時至今日,在包拯、包綬父子的老家安徽肥東縣,包家的後人依舊堅守著祖輩流傳下來的精神,“為官者居官清廉,為民者寧守清貧”。“黑臉”的包公若看到如此情景,大抵也會喜笑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