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方倭事初起, 中外論者皆輕視東洋小國,以為不足深憂。而臣久歷患難,略知時務,夙夜焦思,實慮兵連禍結,一發難收。蓋稔知倭之蓄謀與中國為難,已非一日。”

——李鴻章《據實陳奏軍情折》

1894年,中國歷史爆發了最為知名也最為國人恥辱的甲午戰爭,當時的清政府選擇割地賠款以求自保,最終也徹底引發了各國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而在很多後人看來,甲午戰敗最大的原因居然是腐敗的北洋水師。

由此,百年來,有關於甲午戰爭的失敗不但爭議頻生還謠言四起,甚至於,北洋艦隊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們也曾被誤解與汙衊。然而,隨著歷史的沉澱,真相最終水落石出,而這些謠言背後同樣印證甲午戰爭也是多方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一、最經典的甲午戰爭三大謠言

1、戰敗乃軍紀渙散所致

最為經典的就要屬“主炮晾衣”的故事。據稱,北洋艦隊在訪日期間,日本一位軍官曾發現定遠號軍艦的主炮上曾晾有衣服,由此便有了北洋水師軍紀渙散的傳言,甲午戰敗之後,很多人更是以此作為甲午戰敗的最大原因。

其實,從後來人們看到1:1複製的定遠艦後才發現,“主炮晾衣”純屬無稽之談,而這背後恰好是日軍藉由堅定作戰信念的的戰術,且如今更是證據確鑿。

2、北洋水師外強中乾實乃老太后挪用軍費享樂所致

北洋水師外強中乾屬實,軍費長期不足也屬實,不過,這些與當時的慈禧太后並沒有太大關聯,而即便當年的太后壽辰奢靡無度,這些花銷也是主要操辦人李鴻章向全國各地官員討要來的。

至於北洋水師的軍費問題,早在1888年,清政府就已經認為海軍建設可以一勞永逸而一再縮減軍費,這也讓曾經的確領先於亞洲的北洋水師逐漸名存實亡。

3、北洋水師實力遠勝日本海軍

與前面提到第二個謠言相關聯,1889年,北洋水師雖開始走下坡路卻實力尚存時,日本才開始組建本國艦隊。

可兩國艦隊當時的處境卻截然相反,北洋水師一再備受當局打壓,可日本海軍從誕生之日起就在積極發展,直到甲午戰爭開始,日本海軍其實在多方面(噸位、航速、炮術)都遠勝看起來強大的北洋水師。

二、撥開迷霧,是誰讓北洋水師如此背鍋?

深究歷史會發現,任何一段史實或是歷史選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於,一種歷史現象都極有可能是多方利益集團共同作用的產物,而甲午戰敗,北洋水師被推到風口浪尖直至今日都被議論紛紛,也算得上實實在在背了黑鍋。

首先,從開篇李鴻章針對於這場戰事的上書中可以看到,他已經很清醒地認識到清政府戰敗的必然性。

只可惜,當時的清政府已成為清流派的一言堂,盲目自大下選擇出兵應戰,而當前方戰事節節敗退時,處於弱勢的北洋水師當然成為了清政府政治內鬥的犧牲品,當然也就背上了戰敗的黑鍋。

其次,北洋水師也成為了不省心的老太后的背鍋俠。人們只知道北洋水師走向下坡路並不是因為先天不足而是後天缺乏培養,軍費不斷被縮減當然無法達到理想的戰鬥力水平,可這一切並非慈禧太后造成,而是1888年開始清政府的整體行為。源於老太后的靡費讓後人憤憤不平,自然讓後人很容易將兩者聯絡在一起。

綜合來看,如若當年北洋水師戰勝,戰功一定會被統治者佔為己有,可戰敗的黑鍋必須由北洋水師自己擔著,無論如何,清政府都會以棄車保帥的方式保證自身政權的穩定。

而從李鴻章與當時清政府清流派的對抗來看,北洋水師就在當局如此內鬥與內耗下吃盡苦頭,戰敗的最大原因是清政府無能,卻最終還是以各種謠言的形式推向了可憐的北洋水師。

所以,有關於甲午戰敗,清政府把所有原因一股腦推向北洋水師,自己以無辜更是已經盡力的姿態示人,即便對於北洋水師的那些謠言並不光彩,可對於當時急於維繫自身統治穩定的清政府來講卻是相當有必要的。

所以說,集權統治之下,有益穩定的顛倒黑白也可以堪稱真理。

結語

很多人都崇尚“謠言止於智者”這句話,面對歷史,我們不能缺少的依舊是敢於質疑併力求還原事實真相的能力。

甲午戰爭的大敗的確是中華民族恥辱柱上最深刻的一筆,可莫須有地將所有原因都推向曾與日本海軍英勇對戰的北洋水師又是多麼的荒唐。

撥開迷霧,當我們發現甲午謠言流傳百年,戰敗真實原因居然是利益集團有意為之,或許,這才是值得中華民族後人永遠銘記的奇恥大辱。

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活過多個朝代,見證滄桑鉅變的元老們,有文臣武將,還有兩位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