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全球已肆役一年,不竟讓人想起110年前在晚清治理下的東北三省爆發那場鼠疫災難。

那是1910年11月,一場烈性傳染性肺疫從俄貝加爾湖地區沿中東鐵路傳入中國,由於防疫知識匱乏、衛生醫療設施薄弱,導致疫情在數月之內以哈爾濱為中心迅速蔓延到長春、瀋陽等東北重鎮,甚至沿鐵路線波及至北京、山東等地。 4個月內便波及5省6市,死亡達6萬多人,一時屍骸遍野,參與救治的醫生及護士被感染死亡也接近一半,舉世震驚。

1910年11月7日,哈爾濱傅家甸,兩名滿洲里來的販賣毛皮的獵人離奇死亡,死時口吐泡沫血痰,全身發黑,很是嚇人。更為恐怖的是,接觸過他們的當地人也陸續死亡,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傅家甸就死了5000多人。不久,長春傳來訊息,從哈爾濱坐火車回長春的人中也開始有人患病,不久長春死亡近2000人。

宣統三年的春節,本該熱鬧非凡的哈爾濱卻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焚屍。2200多具屍體灰飛煙滅,大火足足燒了三天三夜, 恐怖至極!

由於當時的國勢衰微動盪,清府尚無防疫機構,疫情發生後,俄國與日本乘機以保護僑民為藉口威脅說:如果中國不能有效控制,將會派軍隊接管。這暴露出他們想吞併東北的野心。

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清政府急任命施肇基為防疫大臣,主持東北防疫工作,又委任時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都督伍連德為總醫官,全權負責東北疫情事宜。伍連德等中外專家帶領各界人民組織了3000多人的防疫大軍疾馳東北疫區。到達疫區後,伍連德他們深入疫區,採取了一系列交通管制、隔離病人、全面消毒等措施。又成立了“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特邀請各國醫學專家來“華”共同商討防疫大計,向國外學習先進的防控經驗,“研求善法,為以後防疫之根本”,在國際專家的通力合作下,由於措施得力,奮力抗疫,令東北疫情迅速得以控制,並於1911年3月1日解除對疫區的隔離。

 “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在晚清政府的倡議下,由伍連德在奉天(今瀋陽)“小河沿惠工公司陳列室內”主持召開。此會是中國第一次國際防疫學術大會,亦為中國近代“傳染病”學國際關係史及近代防疫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

伍連德何許人也?

“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到會130餘人,其中中國醫生和學者有伍連德、鍾穆生、王肯堂、全紹卿及清廷外務部參事施肇基等共9人,來自英、美、俄、德、法、奧、意、荷、日、印等共有來自(12)個國家的學術專家代表35人。

會議從1911年4月3日(農曆三月初五)開始,至4月28日(農曆三月三十)閉會,歷時二十五天。其間共舉行大會二十四次,形成文字決議(45)項,確定了許多國際上通行的防疫準則,併為以後的國際防疫合作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同時,這次國際防疫會議也極大的推動了中國近代公共防疫合作事業的發展,被載入史冊。

1911年4月在奉天召開的國際防疫大會各國代表合影(區域性)(供圖/禮露)。右二為大會主席伍連德博士,左二為清府外務部參事施肇基,右一為奉天總督錫良。

此次的鼠疫防治在中國傳染病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伍連德也因在鼠疫防治研究上的突出貢獻,曾入選諾貝爾醫學獎候選人。

清府為了表彰和銘記對此次防疫做出極大貢獻的醫護人員及國際友人,特下旨東三省總督錫良由“度支部造幣總廠”原(戶部造幣總廠)雕模鑄制了“金質·銀質紀念章”及“銀質紀念幣”數十枚贈予參與此次救援工作和參會代表作為紀念。

該紀念章分金、銀材質,圖案相同,與機制幣形式類似,帶有雙龍紋飾,標明防疫紀念。另一面中英文環繞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與年份資訊,中心部分則是鼠疫桿菌在顯微鏡下放大的樣子。

這應該是大清最具科學性的紀念幣章,也是醫學意義上紀念防疫主題的首枚紀念章。

在當下重溫這段歷史,不竟感慨歷史竟有驚人的重複和相似!

此紀念幣證明,偉大的中華民族對人類社會防疫事業的貢獻早在110年前!值此國際防疫大會(萬國鼠疫研究大會)召開110週年週年之際,讓我們在這裡回顧這次不平凡的會議,以緬懷和紀念為人類作出偉大貢獻的科學前輩們。

遺憾的是,目前我們無法獲取的當年鑄造和發行“宣統三年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紀念章”實物的準確資訊,僅就目前可收集到的有下列幾種實物幣之不對稱的資訊覺得,對該文物的真相值得研究。

已蒐集到的“宣統三年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紀念章”實物資訊:

1、繫帶原綬帶儲存極佳的“宣統三年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紀念章” 金質章一枚。

查詢多處未獲得此幣的幾何尺寸(直徑、厚度),只有重量: 28.6克,正面為雙龍搶珠紋,鑄造精美,所見甚少。

2、 上海泓盛拍賣有限公司 2019年春季拍賣會“宣統三年欽差大臣東三省總督錫制防疫紀念銀章”一枚。頂部焊有綬帶孔。

直徑:35毫米,背雙龍戲珠紋,鑄造精美,少見,儲存完好,NPGS-CPS(無重量資訊)

3、“芝麻開門收藏藝術網”載 “宣統三年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紀念章”邊有焊點(無齒,無尺寸及重量資訊)。

4、首席收藏網釋出的“宣統三年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紀念章” 銀質紀念章,直徑35毫米,重20.81克。(茉莉錢莊 )

5、華夏蒐藏網載“宣統三年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紀念銀幣”,直徑3.9釐米,26.8克。有齒。

6.藏友“”雁山泉聲”藏品

直徑39.2 重量26.6克。有邊齒。

7.藏友“拓林道人”藏品,幣圖幣文相同,但直徑僅24mm,五角型銀章(缺圖)。

彙總一下上面的資訊有以下幾點:

1/帶綬帶的金章尺寸不詳,重量: 28.6克。不知邊道是否有齒;

2/不帶綬帶有穿孔的銀章,直徑35毫米,厚度、重量不詳。不知邊道輪是否有齒;

3/銀質紀念章,直徑35毫米,厚度不詳,重20.81克。不知邊道輪是否有齒;

4/銀質紀念章,直徑39毫米,厚度不詳,重26.80克。邊道輪有齒;

5/銀質紀念章,直徑39.2mm 重量26.6克。有邊齒。

6/銀質紀念章,直徑24mm.重5g左右。五角型紀念章。

顯然,由於缺乏史料,“宣統三年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紀念章”的幾何尺寸究竟是多少,標準重量是多少? 哪一種“宣統三年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紀念章”是原鑄真品,都是值得進一步探討之事。如考慮當今贗品作偽手段高超,令此章的真相更是撲朔迷離,令人生疑。

除了直徑相似於大清一圓型紀念金,銀幣外,還有同幣圖幣文的五角型紀念章。據此,我推測:

一,當年在受清府令鑄造“宣統三年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紀念章”後,戶部造幣總廠又順勢鑄造了壹圓型,五角型無穿孔的金,銀質紀念章,加之在網際網路還有面世的這種銅質的紀念章存在,是否還鑄造了銅章。

二,後鑄章。在1911年之後,戶部造幣總廠借用原紀念章模鑄造。

只有這兩種情況,才可能造成目前存世紀念章均無綬帶穿孔,數量又大於幾十枚稀罕之數的結果。

老朽早年也藏有一枚這種“宣統三年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紀念章”。

實物在手,實測直徑39.9mm,厚2.9mm,重26.89g,邊道齒為直齒。

此章系典型的民國七錢二分銀幣規格。從幾何尺寸、重量、聲音、幣色判斷,應是含銀量在80%以上的歷史文物。但由於有疑不敢妄定。

仔細審視該藏品紀念銀章,正面用實線內環,65顆小圈,鋸齒狀外環與幣邊道圍著中間的雙龍騰飛戲火珠,跨越兩朵玫瑰。龍頭、眼、鼻口、龍鬚、龍鱗、龍爪、9龍尾,龍頭左右上下的浮雲,細節攜刻精細,鑄造工藝精湛,令龍圖栩栩如生,展現了中國龍的氣魄和民族圖騰!

幣背中間用實線內環圍繞著“肺炎病菌懸置血球圖”。外環中英文雙語註明“大清帝國宣統三年三月,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紀念”等字,莊重又具有歷史意義!

由這枚紀念章回首百年,我們不得不佩服伍連德這位31歲的醫生,東北大瘟疫勝利的取得,不是因為特效藥,甚至當時都沒找到傳播源和最初感染者,而是他帶領大家做對一件事“隔離” 。 可是,在時隔一百年之後的西方,對這種行之有效的抗疫方法竟然嗤之以鼻,認為是被剝奪了“自由”,其愚昧令人唏噓!

人類在大災面前的科學精神,前有伍連德的負重前行,今有鍾南山的最美身影,還有千千萬萬逆行者的身影,足以感天動地,我們千萬不能忘記!

我相信人類一定會戰勝病毒,最終消滅病毒,還人類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

2020年12月23日撰稿於成都

1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清末照片,蓋磚房的泥瓦匠,戴著籮筐的新娘,“兔唇”老漢抽旱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