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表現極為糟糕,僅正式交戰了一個多月就放棄,因此被後人詬病到了今天。反觀波蘭,其實抵抗的時間比法國要短的多,但並沒有和法國一樣得到一個壞名聲,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所面對的情況不太一樣外,和自身實力還有著很大的關係。以法國當時的軍事基礎來看,就算沒有馬奇諾防線,德國也未必是其對手。而這還多虧了法國的裝甲部隊,法國坦克,一些不得不被忽視的戰爭武器。
法國對戰爭的準備以及在一戰中用光的勇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表現的還是相當勇猛的,包括帶頭向德國投降的貝當元帥,在一戰時也有著凡爾賽英雄的稱號。也許就是勇猛的太過頭了,在一戰結束之後把勇氣全給用光了,畢竟陣亡人數直接重新整理了人們對戰爭殘酷程度的認知度。一戰結束之後,歐洲迎來了短暫的和平局面,而隨著局面的變化,戰爭前夕的陰雲很快又籠罩了整片大地。為了避免再和德軍進行鏖戰,法國採取了防禦戰術,所表現出來的就是馬奇諾防線的修建,雖然直接把自己推到的被動的地位,但這條防線在戰爭沒開打之前還是很讓德國人頭痛的。
除了修工事外,法國人也開始新型坦克的研製工作,一戰時的戰場證明了這種武器的可行性。雖然法國並不是最早使用這種武器的國家,可對其的理解程度卻處在了領先的地位。一戰的時候,法國人就首次推出了可旋轉的炮塔結構,甚至就此還給全世界的坦克研發專案樹立了標杆。戰爭結束之後,他們並沒有停下腳步,反而是繼續完善自己的作品,期間還不斷的加入法式浪漫。法國坦克的戰術理念和英國比較相像,依舊重視和步兵的配合,所以裝甲普遍較厚,儘管沒有類似巡洋坦克這種可快速移動的坦克,但卻有早期的潘哈德輪式戰車作為替代。
小而精悍的步兵坦克和S-35型騎兵坦克哈奇開斯H35和雷諾R35都是法國的輕型步兵坦克,二者在外觀和屬性上差別並不是很大,這裡就哈奇開斯坦克為主了。先提一點,步兵坦克可不等於重型坦克,它的關鍵屬性只有裝甲和能讓步兵跟上的移動速度,並沒有重量和體型的要求。哈奇開斯是一款在1935年研製的武器,和R35競爭的時候並沒有取得什麼優勢,不過一樣被軍隊選中。除了擔任步兵坦克之外,它也兼職了一種支援型的騎兵坦克,儘管這輛坦克跑的並不算快。不過這也側面反映出了它在法軍中受歡迎的程度。
哈奇開斯全重11噸,前裝甲最大厚度達到了40mm,而且還呈現出了傾斜的形態,最大時速可達每小時28公里。主武器是一門37mm炮,另有一挺7.5mm的同軸機槍。到1940年為止這輛坦克和它的衍生型號一共生產了超過1000輛,除了在法國戰役中損失掉的一批外,其餘大部分都完好無損的落到了軸心國手中。從這之後,哈奇開斯坦克並沒有被放棄,平時的時候用於治安巡邏,西線戰場開闢之後,再次被送上了前線。因時間跨度有些太大了,所以一般被當成支援戰車,兩側往往裝上“噴煙者”火箭彈。
和哈奇開斯不一樣,索瑪S-35從誕生開始就是一輛騎兵坦克,從外表來看,還挺萌的,而萌萌的外表之下,則是當時法國工業實力的代表。S-35坦克全重19噸,前裝甲最大厚度為47mm,主武器是一門47mm炮。最大移動速度可達每小時32公里,懸掛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板簧結構,另外在動力艙中還裝有自動滅火系統。量產的時間和哈奇開斯一樣,但只生產了430輛,在漢納特戰役中,S-35坦憑藉自身優秀的效能直接佔了上風,只可惜指揮不力,這輛坦克並沒有發揮全部的價值。法國淪陷之後,均落入德軍之手。
B1重型坦克和2C鋼鐵巨獸B1重型坦克經常成為坦克研發歷史的反面教材,但這是一種狹隘的想法,B1重型坦克還是符合戰場的。其寬大的履帶是為了翻越戰壕而設計,放在二戰前期並不算過時。除了炮塔武器系統外,車體前面還裝有一門75mm榴彈炮,用於提供火力支援。小口徑的坦克炮,普遍由於射擊其他裝甲車輛,但這種情況發生的並不是很多,二戰時期也是如此。所以坦克主要面對的還是步兵和工事,對付步兵還有同軸機槍,但面對工事光靠一門小口徑火炮就不行了。因此在合適的位置加一門炮並不是一種落後的表現,二戰時為了進一步提高車體抗性,倒是沒有采用這種結構,不過取而代之的是主炮的口徑越來越大了。
B1重型坦克重量達到了30噸,最快移動速度每小時21公里,前裝甲最大厚度為40mm,雖然不算厚,但面對德國早期的反坦克武器已經綽綽有餘了。關於這輛坦克還是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那就是車長比較忙。B1重型坦克的炮塔很小也很傳統,裡面只能容納進車長一個人。因此車長除了指揮戰鬥外,還要充當裝填手、炮手、機槍手。看著挺省人的,但這樣極大影響了在戰場上的發揮,尤其是對於這種兩個炮位的坦克。另外,這輛車的彈藥排放也不是很合理,很容易引起殉爆。可就是這樣,B1重型坦克還是帶起了重型坦克的熱潮,甚至在美製M3坦克上,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在B1誕生之前,法國還有另一種重型坦克,它就是2C型坦克,其69噸的重量甚至可以看成是一輛超重型坦克。因為誕生的年代較早(圖紙早在1917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所以造型和常規坦克還是有一定區別的,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長度,好似一根法棍麵包一樣。1923年的時候這一坦克被生產出來了9輛,而後用於了對外宣傳,在當時的法國電影裡也能看到它的身影,所造成的震懾力還是有的。待德軍大舉入侵的時候,這些上了年紀的坦克並沒有閒著,反而是上了戰場,結局很現實,它們被法軍炸燬後拋棄了。有意思的是,德軍發現它們後,聲稱是被自己擊毀的,宣傳效果依舊不錯。
結語綜上所述,法國在二戰前擁有相當強大的裝甲部隊,“歐洲第一陸軍”的稱號可不是白給的。但事實並不像戰前任何人預想的那樣,不僅馬奇諾防線變成了擺設,連法國的軍隊都開始潰敗,綏靖政策下,同行的英軍也沒好到哪裡去。待英軍逃跑之後,法軍的抵抗意志幾乎所剩無幾。
參考文獻《二戰法國裝甲車輛》、《WWII Vehicles France's Somua S-35》、《French Infantry Tanks Par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