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崇禎的明朝,有幾個最主要的問題,1滿清,2農民起義,3土地兼併,4貪汙腐敗,5黨爭,6小冰河期
崇禎在的時候,基本可以把滿清擋在山海關之外,大的黨爭基本可以平衡,但是因為政治鬥爭造成的不顧大局問題仍然存在,畢竟黨爭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了。
農民起義的原因主要就是土地兼併和小冰河期,土地兼併難以解決主要就是腐敗,官員和地主鄉紳形成了一條穩定的利益鏈,而且皇帝很難輕易處理這條鏈條,小冰河期不能得到更好的賑災主要還是因為腐敗,無論政府撥款多少,最後只會被官員貪汙,發不到百姓的手裡。
崇禎解決滿清的問題採用的方法是籌集軍隊,保證軍餉,收稅建長城一類的軍事堡壘,雖然崇禎定的軍餉只有九釐銀,但是實際上因為加派和剋扣,百姓實際上繳的稅款遠高於崇禎定的稅款,甚至在崇禎定下的稅款的10倍以上,所以如果官員不腐敗,不克扣,這個問題也可以解決。
崇禎時期腐敗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主要還是崇禎缺乏足夠的武力震懾,錦衣衛也和官紳有勾結,軍隊得將領也是官紳家庭出身,崇禎可以動用的力量只有自己的官員。滿清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是靠八旗絕對的武力震懾。崇禎採用的高壓政策效果也不太好,反而使君臣離心,不過換句話說,崇禎也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此外崇禎也做了很多嘗試,比如派太監監督,用西方的管理方法,科舉改革,更重視理科和武功,鼓勵宗室入朝為官,不要再光吃飯不幹活了等等,但是還是收效甚微。
可以說,如果崇禎年間的群臣不腐敗,地主鄉紳貴族的勢力遠離朝堂,那麼崇禎的明朝是可以不覆滅的,如果沒有滿清的壓力,崇禎可以專心改革,或許經過一代人的努力,是可以讓明朝再續一輪的。又或者沒有小冰河期,百姓都變成了佃農但是還可以正常的生活,也不至於鬧起義。
【2】南明的覆滅則是黨爭的問題比較大,南明實亡於黨爭。
李自成起義的口號是【闖王來了不交稅】,崇禎死時,在罪己詔中自認苛政暴君【三月十八日罪己詔“加賦多無藝之徵,實朕之過也”】,可以說只要崇禎一死,理論上農民起義對明朝的怨恨就不那麼大了,事實上也是如此,李自成自從退出北京後士氣就有了極大的削弱。
此時南明的條件還不算太差,因為滿清的剃髮易服和崇禎的殉國,許多百姓把民族矛盾放在了更加重要的地位,當時的反清復明可以說是民心所向。同時在民族矛盾的影響下,軍隊在政治上的話語權越來越高,財政問題有一定的緩解,腐敗的問題不再那麼尖銳了。
滿清打著給崇禎報仇的名號,收攏了一部分崇禎的政治遺產,剿滅李自成花了9個月,理論上這幾個月南明應該是可以籌備一些軍隊或者準備一些對策的,但是這個時候的南明忙於南渡三案和黨爭,再後來的隆武皇帝則忙著和鄭家奪權。永曆時期雖然基本眾志成城,但是由於永曆皇帝的貪生怕死,李定國和孫可望也有一部分內鬥,所以還是被絞殺了。儘管鄭家,李定國的軍事水平不一定就比滿清的軍官差,但是就算是英雄也孤掌難鳴。
同時北方的幾個地區也有或大或小的對滿清的反抗,但是因為各自為政不成體系,所以被滿清逐個擊破了,或許大明應該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是在滿清眼裡,不過是一個一個的小軍閥團體。
此外順治還是頒佈了許多對漢族友好的政策的,也收穫了很大一部分的投降派。
南明覆滅可以說和崇禎沒有關係,黨爭就是最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