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秦朝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的大一統王朝,開創了很多第一,如全國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度量衡等,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後,秦始皇還是採取高壓政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視天下時,在沙丘突然駕崩。

秦始皇劇照

本來秦始皇臨終前讓趙高寫遺詔,讓公子扶蘇回咸陽給自己辦喪事並繼承皇位。沒成想,趙高利誘李斯共同篡改了遺詔,改立胡亥為秦二世,並另外偽造一份詔書,盡數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的過失,並讓他們自殺。

公子扶蘇由於不知秦始皇已死,在使者逼迫催促下,扶蘇被迫自殺身亡。最終蒙恬也自殺了

趙高劇照

胡亥上臺後,主要是吃喝玩樂,在趙高的唆使下,幾乎殺光了兄弟姐妹,李斯,蒙毅,馮劫,馮去疾等有功之臣都被殺。

最終秦朝在秦二世登基3年後被項羽和劉邦等起義軍滅亡。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建立的秦朝,曾經橫掃天下,短短15年即退出歷史舞臺,讓人唏噓不已。

秦朝疆域

如果公子扶蘇繼位,秦朝斷不會如此快就滅亡。

那麼公子扶蘇與胡亥相比,有哪些優勢呢?1. 崇尚儒學,生性仁慈,有號召力

扶蘇(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10年)是秦始皇長子,嬴氏宗室大臣,咸陽(今陝西咸陽市)人。

公子扶蘇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扶蘇“扶蘇為人仁”,“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

扶蘇既有“剛毅”和“武勇”,也有“信人”和“奮士”,更可貴的是具有秦始皇及胡亥所沒有的“仁”。因此,扶蘇是一個能力教全面的人,即有“仁”也有“勇”。

扶蘇曾反對秦始皇焚書坑儒,認為天下剛統一不久,很多偏遠的百姓還沒歸附,現在陛下卻要用如此嚴厲的刑罰處罰他們,恐怕天下人心不穩。

為此,秦始皇大怒,把扶蘇發配到上郡,監督蒙恬修長城,抵抗匈奴。

秦始皇焚書坑儒

由此可見,扶蘇與秦始皇崇尚法家嚴酷統治不一樣,更注重儒家提倡的仁政。從歷史來看,扶蘇是有政治遠見的,他繼承皇位必定比秦二世更具有號召力。

秦二世繼位後,採取了比秦始皇更暴力的統治,但秦朝恰恰就毀在了秦二世手裡。

2. 嬴氏宗室不會被過度打壓和清洗

秦朝滅亡與嬴氏宗室衰弱有一定關係。秦始皇在世時已對嬴氏宗室進行大力打壓,取消了分封皇族的制度,嬴氏宗族既沒有封地也沒有實權。實行郡縣制後,嬴氏宗族也沒有得到重用。

秦二世胡亥劇照

秦二世比秦始皇更為過分,對嬴氏宗室進行了大清洗,採用嚴酷的手段幾乎殺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試想,秦朝有難,最後最忠於秦朝的宗室都沒有了,還有誰願意為秦朝賣命到底呢?

公子扶蘇為人寬仁,連觸犯秦始皇的儒生扶蘇都為之求情,相信不會對自己的兄弟姐妹下此毒手。

嬴氏宗族只要不被削弱,就會成為秦朝最後的護國力量,也能制衡六國舊貴族等各方勢力,對穩定人心和政局也有重要作用

3. 秦軍名將不會快速相繼隕落或投降

秦朝之所以能統一六國,除了重用商鞅、李斯等文臣出謀劃策,更靠秦朝的名將攻城略地,如白起、王翦、蒙驁等。

秦始皇駕崩後,秦朝的名將還有蒙恬、章邯。但秦二世和趙高害死了蒙恬,章邯也因為戰事不利怕秦二世和趙高殺他,最終選擇了投降項羽。

公子扶蘇與蒙恬劇照

假如扶蘇繼位,蒙恬必然受重用,長城30萬大秦野戰軍必定對國內的任何起義都是一個巨大威懾。扶蘇當皇帝,章邯就不會輕易投降項羽。蒙恬和章邯的被殺和投降,宣告秦朝再沒有抵抗起義軍的領軍人物。

章邯劇照

4. 實行休養生息政策,起義沒有藉口也失去百姓支援

扶蘇若繼位,必定實行仁政和休養生息的國策。那麼修建阿房宮等大傷民力的工程基本就會停止或暫停。百姓得以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是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參加起義的。

扶蘇繼位很大可能對秦朝的法律進行修改,把過於嚴苛和不人道的法律改為較為人性的法律。沒有嚴苛的法律,陳勝吳廣也不會冒險起義。

陳勝吳廣起義

實際上,陳勝吳廣起義時正是打著扶蘇的旗號,認為繼承皇位的應該是扶蘇,而不是暴虐的胡亥。公子扶蘇賢明,受百姓愛戴。陳勝吳廣哪怕起義,也苦於找不到藉口,更得不到百姓的支援。

沒有陳勝吳廣起頭,項羽劉邦未必敢起事,六國舊貴族藉機復國也會失去一定民眾的支援。

5. 六國士人得到善待,六國復國可能性變小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統一文化,採取了暴力手段,坑殺了有異議和恥笑自己計程車人,不允許士人非議朝政。

秦始皇急於統一思想和文化,採取了“堵”的策略。但是這樣的措施不僅沒嚇住六國士人,還加深了六國士人對秦朝的離心和仇視。

秦始皇泰山封禪遭恥笑

秦朝建立前對山東六國士人求賢若渴,基本有才必用,這樣才成就了秦國掃滅山東六國的功績。現在秦朝建立了,有不同意見就被坑殺,這基本是堵死了六國士人的前途,他們有機會必定效力於項羽、劉邦及六國貴族的起義軍。俗話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何況是士人之口

扶蘇繼位,對六國士人必定採取懷柔政策,即採取“疏”的策略,至少不會採取秦始皇和秦二世那樣的暴力手段。六國士人得盡其才,慢慢就會認同秦朝。

六國舊貴族哪怕想復國,沒有士人的支援就少了智囊,想成功就變得很難,復國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小。

結語

綜上所述,扶蘇如能順利繼位,必定能更好平衡各方勢力,兼顧各方利益,特別是更容易得民心

嬴氏宗族、軍功勳貴集團、士人階層等勢力的平衡必定有利於秦朝政局的穩定,而得民心則可使天下穩定。因此,扶蘇若繼位,秦朝應該可以避免快速滅亡的命運。

秦二世胡亥的胡作非為和趙高的亂政,不僅沒能把秦始皇的戰略失誤修正,甚至犯了更嚴重的錯誤。

胡亥和趙高直接把所有勢力的利益都侵犯了,就如同把支撐秦朝大廈的幾大支柱全都毀了,秦二世最後如同光桿司令,被趙高所殺

秦朝轟然倒塌,留下無數經驗教訓給後人。

1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明朝皇帝為啥那麼寵信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