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東漢末年,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的時期。也即從黃巾起義開始,直至曹丕篡漢或三國鼎立(東吳孫權於229年稱帝)結束,持續36年(或以東吳建立計算,為45年),這段時間內諸侯割據,彼此混戰。在東漢末年,很多實力強勁的諸侯,都不是漢室後裔,比如袁紹、袁術、孫策、呂布、公孫瓚、馬超、曹操等。

  對於這些諸侯來說,自然大部分都不會打出興復漢室的旗號,即便是曹操,也只是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藉助東漢天子來獲得更大的利益。在此基礎上,劉備自然是勢單力薄,所以蜀漢也只是偏居一隅,未能興復漢室。不過,實際上,在東漢末年,劉氏宗親一度在東漢十三州中佔據了五個州,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些漢室後裔相繼敗亡,最終還是無法挽救漢朝。

  幽州牧——劉虞

  東漢末年,幽州曾經是公孫瓚和袁紹的勢力範圍。但是,在公孫瓚之前,幽州是劉虞這位劉氏宗親來執掌的。劉虞(?-193年),字伯安。東海郡郯縣(今山東郯城)人,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恭王劉強之後。在東漢末年,曾任幽州刺史、甘陵國相、宗正等職,頗有名望。中平五年(188年),劉虞出任幽州牧。董卓篡奪東漢王朝的大權,還派人籠絡劉虞,加官至大司馬,封襄賁侯。

  至於袁紹討伐董卓後,更是準備立名望較高的幽州牧劉虞為帝,當然,終於漢室的劉虞,自然拒絕了這一建議。公元193年,幽州牧劉虞於與公孫瓚意見不合而產生矛盾,因而進兵攻擊公孫瓚,兵敗為其所執,慘遭殺害。自此之後,幽州先是被公孫瓚所據,然後又被袁紹、曹操相繼攻佔。

  兗州刺史——劉岱

  劉岱(?-192年),字公山,東萊牟平(今山東福山西北)人。劉岱是漢室宗親,劉輿之子,劉繇之兄,漢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兗州刺史。公元190年,董卓篡奪東漢王朝的大權,兗州刺史劉岱聯合袁紹、曹操等人討伐董卓。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黃巾軍攻打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打算派兵迎擊,手下鮑信勸阻,認為應當先堅守。不過,劉岱不採納鮑信的意見,堅持出戰,結果兵敗被殺。在兗州刺史劉岱兵敗被殺後,鮑信等人迎曹操為兗州牧。自此之後,東漢十三州中的兗州,自然成為了曹操的地盤。

  揚州刺史——劉繇

  劉繇(156年-197年),字正禮。東萊牟平(今山東牟平)人。作為漢室後裔,劉繇是齊悼惠王劉肥之後,太尉劉寵之侄。東漢末年,劉繇最初被推舉為孝廉,授郎中。。後被徵辟為司空掾屬,除授侍御史,因戰亂而不到任,避居淮浦。興平元年(194年),劉繇被任命為揚州刺史。作為揚州刺史,劉繇先後與袁術、孫策交戰,一度被朝廷加授為揚州牧、振武將軍。

  雖然手下擁有太史慈等猛將,但是,劉繇顯然不是小霸王孫策的對手,最終還是敗歸丹徒。此後,劉繇又擊破反叛的笮融,旋即病逝,年四十二。等到揚州刺史劉繇病逝後,孫策自然獲得了平定江東,進一步擴張勢力的良好機會。到了三國鼎立的時候,揚州也成為東吳疆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荊州牧——劉表

  相對於以上三位劉氏宗親,荊州牧劉表自然被喜歡三國曆史的朋友所熟悉。東漢末年,劉表代王睿為荊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為輔。董卓被殺後,劉表被任命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假節,封成武侯。在荊州期間,劉表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先殺孫堅,後又常抗曹操。由此,荊州牧劉表雖然治理有方,但是,其卻沒有匡扶漢室的遠大志向。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逝。蔡瑁等人廢長立幼,奉表次子劉琮為主;曹操南征,劉琮舉州投降,荊州遂沒。在此之後,荊州成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家的必爭之地。

  益州牧——劉璋

  劉璋(生卒年不詳),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東漢末年宗室,益州牧劉焉幼子,在父親劉焉死後繼任益州牧。和荊州牧劉表一樣,劉璋雖然也是漢室後裔,但是,其也沒有挽救漢朝的目標,只是想著割據一方,在益州這一州之地固守。公元211年,益州牧劉璋聽信手下張松、法正之言,迎接劉備入益州,想借劉備之力,抵抗曹操。可是,讓益州牧劉璋沒有想到的是,此舉乃引狼入室,劉備反手攻擊劉璋。

  在益州之戰中,劉備步步為營,最終圍攻成都,迫使益州牧劉璋放棄了抵抗。公元214年,劉備正式取代劉璋,開始執掌益州。總的來說,在東漢末年,劉氏宗親一度佔據了東漢十三州中的五個州,但是,這些漢室後裔並沒有團結在一起,更沒有挽救漢朝的長遠規劃,最終相繼敗亡。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趙匡胤之前,此人黃袍加身,登基稱帝,結果趙匡胤有樣學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