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叟宴”產生於康熙皇帝時期,規定凡年滿65歲以上的老人,無論貧富貴賤,是何身份,都可以到京城天子腳下參加皇帝舉辦的“千叟宴”。
當時這一宴會是康熙皇帝為了彰顯自己在位期間,百姓安居樂業,壽命長久,展現大清帝國的祥和安樂。總的來說,舉辦“千叟宴”的目的是很好的,也受到了百姓們的擁戴,都以能參加“千叟宴”為榮。
到了乾隆皇帝時期,為了效仿他敬愛的爺爺康熙皇帝,也操辦了兩次“千叟宴”。第一次千叟宴可謂聲勢浩大,十分隆重,乾隆降低了參加宴會的年齡門檻,規定凡年滿60歲以上的大清子民,無論是何身份都可參加。 因為乾隆皇帝此舉,當時進京參加“千叟宴”的百姓激增,達到了3000人,可是讓乾隆萬萬想不到的是,本是他的一項善舉,卻好心辦錯事,導致無數老人在參加宴會後陸續死去。
為何這麼多老人參加“千叟宴”,受了浩蕩皇恩後,反而沒能得到長壽的福氣呢?這與兩個原因有關。 第一,乾隆舉辦“千叟宴”的時候恰逢隆冬時節,天寒地凍的,老人本就身體虛弱,古時交通又不比現在這麼發達,好多人在路上感染風寒後,醫療條件又不發達,就這樣病死途中,或是回家後藥石不醫而亡。
第二,正因為天氣寒冷,精心製作的美食端上飯桌後沒多久就冷了,而老人們要麼因為窮苦沒吃過這麼多山珍海味,要麼因為皇恩浩蕩,不敢有絲毫懈怠,面對冰冷的飯菜,儘管腸胃不適,也都忍著吃下肚子了。後果可想而知,虛弱的老人腸胃不適,本是小病,在醫療條件不發達的古代,足以致命。
所以,儘管乾隆皇帝初心是好的,但是,正因為他舉辦“千叟宴”,才導致許多老人間接喪命,說參加乾隆“千叟宴”的很多老人都被皇帝“折磨”死了也能說得過去。 但是乾隆皇帝太過崇拜康熙皇帝,但凡康熙皇帝做了什麼他認為利於社稷的事情,他都要學著再做一遍。既然康熙皇帝舉辦了兩次“千叟宴”,乾隆皇帝自然也有樣學樣的舉辦了兩次。
不過第二次乾隆汲取教訓,沒再像第一次那樣大肆操辦,而是增加了門檻要求,要身體健康者參加,宴會也改成了火鍋的形式,不必擔心菜上桌沒多久就冷掉。果然,第二次就再也沒出現第一次那樣參加“千叟宴”後不久老人扎堆死亡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