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的殘忍,通過歷史記載我們已經能夠感受到,其壓根就像是沒有任何感情的機器人,一切都是按照命令列事,面對手無寸鐵的百姓,也能夠毫不猶豫的出手。14年抗日戰爭,倒在日軍手裡的無辜者最少也有上百萬,而且他們不僅是對敵人狠,對自己人也一樣不留情,完不成任務要是剖腹自盡效忠天皇,要麼當場被槍斃。
帝國主義思想裡,失敗者是不允許出現的,且也不能夠成為敵人的俘虜,一定要血戰到底,這不僅僅是用來約束士兵,連普通老百姓也要遵守。曾經在二戰末期就出現過,日軍逼迫普通人自殺的情況,數量達到400多人,裡面包括有老人、小孩、婦女,全都無一倖免。
1945年初,蘇聯150萬大軍南下對關東軍發起進攻,蘇軍猛烈的攻勢迅速取得戰場先機,當時一個名叫哈達河開拓團的率先帶領著500多人逃命,希望透過海上交通工具回到日本。這個團里正常計程車兵很少,傷員佔據大部分,其餘的都是日本普通百姓,他們是陣亡士兵的親屬,沒有多少戰鬥力。
撤退期間,速度十分緩慢,指揮官很著急但是沒有任何辦法,他希望求助路過的部隊,請求他們幫忙帶走,提高行軍速度。期間確實遇到一夥同樣逃命的部隊,本來以為他們會看在同胞的面子上出手相助,萬萬沒有想到,負責帶隊的人只留下一句話,那就是“為了不被蘇聯人侮辱,你們應該切腹自盡向天皇效忠”。
哈達河開拓團聽到後猶豫了,他做著長久的心理鬥爭,最終活下去的慾望戰勝良心。其開始要求沒有行動能力,卻拖後腿的人剖腹,如果做不到的是由士兵代勞,死亡的恐懼在隊伍中蔓延,最終有人受不了選擇逃走,結果被持槍計程車兵擊斃,想離開幾乎不可能。
後續在指揮官給予的壓力下,的開始自殺,只剩下完好無損計程車兵,還有那些有行動能力的人,其開始瘋狂的朝著指定的地點撤離,行軍速度比剛逃出來的時候快了幾倍。由此可見,在那個年代,劣性思想的約束讓所有人都必須遵守,極端程度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