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落後和腐敗,不可盡書,其中之一便是幣制。
古時候用錢很麻煩,小額花費可以用銅錢,大額花費需要用銀兩。
銅錢好辦,銀兩的使用卻很不方便,還要隨時準備稱銀子的專用小稱。
清末,各地使用的銀兩種類,高達100種以上。且含銀量各不相同,異地很難通用。
即便是通用,也要進行復雜的換算。
民國初年,當時的中國銀行調查發現,全國有170種“兩”,頗為驚人。
幣制嚴重影響經濟的現實,鴉片戰爭時,林則徐就曾建議朝廷學習西方,進行幣值改革。
清政府只有一句話:“銀兩用了幾千年,不能壞了祖宗的規矩。”
清廷不肯改,有人幫著改。西洋的銀元適應形勢,大量湧入中國。
最有名的有三種:鷹洋(墨西哥銀圓)、西班牙本洋、英國站洋。
銀元的優勢:含銀量統一、重量統一。銀元和銅錢結合,商品交易非常容易。
不再需要反覆稱重甚至切割銀兩,更不需要考慮銀兩的成色。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外國銀圓作為商業貨幣,在中華大地興起。
這就嚴重影響清政府的統治根基了,清政府終於出手了。1889年,清廷授權由張之洞負責,鑄造光緒元寶,俗稱“龍洋”。
龍洋,說白了,就是山寨版的外國銀元。
清廷的東施效顰,效果奇差。允許各地皆可鑄造,結果各層官吏為了撈取利潤,隨意更改標準,造出了各式各樣的所謂“龍洋”。
有了龍洋,貨幣市場還是亂——各省都拒絕別省的龍洋流入。
清廷實在無法,又大肆發行形同廢紙的紙幣,貨幣市場徹底廢了。
貨幣市場廢了,經濟基礎都沒了,上層建築的清廷也被民國取代了。
1915年,“袁大頭”成為法定國幣。這是袁世凱的一件大功勞。
“袁大頭”是在袁世凱的統治下,安排鑄造的,全名叫“袁世凱像背嘉禾壹圓銀幣”。
袁大頭吸取了龍洋的慘痛教訓,堅持重量、成色統一,所有鑄幣廠都必須按照統一的標準。
根據《國幣條例》,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為價格之單位,定名為“圓”。
一圓銀幣用數無限制,即以一圓銀幣為無限法償的本位貸幣。市場開始流通一元面值的銀元,因為銀元上刻著袁世凱的大頭像,“袁大頭”因此得名。
袁大頭很快就取代了亂七八糟的龍洋和外國銀元,成為了當時中國的主要貨幣。
袁世凱1916年就死了,但袁大頭卻一直在鑄造,一共造了約7.5億枚。
1928年,北伐成功,國民政府進行幣制改革,用法幣淘汰了袁大頭。
但隨著中原大戰等戰爭的爆發,法幣迅速貶值,袁大頭又成了民間的主要貨幣。
到了1949年,國民政府到臺前,民間幾乎只認黃金和銀元。
袁大頭直到60年代初,依然在部分邊緣和荒涼的地區適用。
光緒元寶
袁大頭
袁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