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二十年六月的時候,朝鮮請援使李德馨,跪倒在明朝遼東巡撫郝傑的面前,痛哭流涕的請求明朝出兵援助朝鮮。
因為此時朝鮮國王已經被倭寇,追趕到鴨綠江邊的義州城了,明軍再不過去救援;朝鮮王就得跳鴨綠江死社稷了。
“德馨至巡撫帳下,乞出援兵,立庭痛哭,辭氣慷慨,終日不退。郝傑為之改容。”(《苔泉集·龍蛇追錄》)
郝傑很同情的朝鮮的遭遇,也很理解李德馨的激動無助;於是他決定先斬後奏,暫時發兵兩支前往朝鮮“救駕”,以期暫時穩定局面。
事後他向萬曆打報告說:
“朝鮮請兵甚急,先差遊擊,止於鴨綠江,未敢前進。”(《明神宗實錄》)
在得到兵部批示的“相機援剿”後,郝傑立馬組織遼東軍兵過江,對朝鮮進行援救。
而他派到朝鮮的這一批兵馬,就是祖承訓帶領三千遼東兵;祖承訓部也是明朝,整整七年抗倭援朝戰爭中,第一批入朝參戰的軍兵。
可是很遺憾,祖承訓部與倭寇的第一戰,也是明軍與倭寇的第一戰,以全軍覆沒而告終。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祖承訓到底因何戰敗?
七月初的時候,祖承訓部三千兵馬,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祖承訓的作戰目標很明確,就是奇襲平壤的倭寇,並且要收復被佔據的平壤城。
但史書中關於這一戰的記載語焉不詳,只知道祖承訓帶兵入朝,然後在平壤戰敗全軍覆沒了,只有他自己跑回來了。至於他是怎麼被打得全軍覆沒的,相關正史中並沒有多少記載。
以《明神宗實錄》為例,除去七月初的時候,遼東巡撫郝傑上奏說,已經派兵援助外。就沒有關於祖承訓作戰的任何下文了。直到八月初五的時候,萬曆才接到兵科給事中許弘綱的奏報,說是祖承訓在平壤城戰敗了:
“副總兵祖承訓徵倭兵馬,攻入平壤城,遊總史儒、張國忠、馬世龍等俱傷,官兵多損。”
其中游擊史儒、把總張國忠、馬世龍等人,並不是作戰中受傷,而是當時就戰死在平壤城中了。
但關於祖承訓是怎麼打的這一仗,怎麼就被倭寇打得全軍覆沒了,祖承訓又是怎麼死裡逃生的呢?
其中記述比較詳細的《明史紀事本末》中,比較詳細的記錄的大概過程:
“七月,遊擊史儒等師至平壤,不諳地利,且霖雨,馬奔逸不止,儒戰死。副總兵祖承訓統兵三千餘,渡鴨綠江援之,僅以身免。”
也就是說七月的時候,遊擊史儒帶領明軍來到平壤,結果因為不熟悉平壤地形,而且當時正值雨季;由於遼東部隊以騎兵為主,所以戰馬在大雨中奔騰不止,所以被倭寇打個措手不及。主將史儒當場戰死。
隨後副總兵祖承訓帶領三千明軍,渡過鴨綠江增援史儒,結果也是大敗而回,被打成了光桿司令。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如果《明史紀事本末》記載無誤,那就是第一次平壤之戰,是分兩個階段進行的:
其一、史儒作為援朝主將,帶領第一批明軍殺到平壤城後,因為天時地利不在;而且戰馬不易控制,所以被倭寇擊斃,所部明軍基本被殲滅;
其二、史儒的敗績傳到遼東後,祖承訓率領第二批三千明軍,渡過鴨綠江進行增援;結果又被倭寇擊敗,而且明軍再次全軍覆沒;但祖承訓比史儒運氣好,祖承訓匹馬逃了回來。
但此說幾乎屬於孤證,除《明史·朝鮮傳》等有類似記述外,其他資料基本沒有顯示。
所以關於史儒與祖承訓,是分兩次進兵的說法,應該是不靠譜的。
不過裡面提到的不諳地利、淫雨連綿、戰馬不受控制等客觀因素,確實是導致祖承訓兵敗的重要原因。
這個會在下面說。
2、祖承訓兵敗最詳細的明朝史料怎麼說?
成書於萬曆三十三年,也就是抗倭援朝結束的第七年,《兩朝平壤錄》被諸葛元聲創作完成,其中就有祖承訓兵敗最詳實的記錄。
而且是距離這場戰鬥最近年份的記錄。
七月,祖承訓奉命援朝,這個沒有毛病,上面都說過了:
“奉命遣遼將祖承訓,同史游擊選卒三千人,渡鴨綠援朝鮮。”
而且書裡特意提到祖承訓部主要是騎兵:
“時二將所統皆遼東馬君(軍)。”
等他們進入朝鮮抵達平壤後,才發現天時、地利、人和,都被明軍極其不利:
“不諳地利,亦不知攻倭之法,又天時淫雨,山水暴流,馬濘乆蹄爛,一登坡嶺,足爪盡裂。”
怎麼說呢?就很慘,好像一切都是在針對明軍,導致明軍未戰而四面楚歌。
不諳地利這事很正常,畢竟人生地不熟的;大雨滂沱也沒辦法,畢竟處於七月雨季;天時、地利都不佔有。關鍵人和也不在明軍:因為遼東兵的死對頭是韃靼,他們沒有跟倭寇交過手,所以不知道倭寇該怎麼打。而他們騎的戰馬,因為大雨導致道路泥濘,馬蹄泡在泥濘的道路上都被泡爛了;如果進行劇烈運動的話,比如爬坡登嶺,那馬蹄就直接裂開了。幾乎是失去機動能力了。
但是倭寇這邊可是以逸待勞啊,偵查到明軍接近平壤城後,就趁明軍立足未穩,發動了突然襲擊。
“營未定,是夜賊至,我兵遂亂。倭眾多,戴鬼頭獅面,官馬見之驚退,陷淖中不得起。”
由於倭寇是突然襲擊的,所以明軍倉皇應戰,導致陣勢大亂。由於倭寇帶著鬼臉面具,還把明軍戰馬嚇得不輕,逃竄到了泥沼裡站不起來。
那明軍就只好下馬作戰,因為本身明軍就不多,再加上被倭寇逼到了泥地裡;明軍的行動更加不便,幾乎是被倭寇屠戮了一番。
“倭劍逼及之,史游擊沒於陣,承訓僅以身免。”
其中游擊史儒當場戰死,祖承訓單槍匹馬的逃了出來,所部明軍全軍覆沒。
如果對比《兩朝平壤錄》和《明史紀事本末》的記載,可以很明顯的發現,除了史儒和祖承訓分批送人頭的記錄,關於明軍戰敗的客觀因素,雙方几乎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明史紀事本末》,應該是很大程度上,參考了《兩朝平壤錄》的記述;並做了部分的調整。
總結祖承訓平壤戰敗的原因那就是:
天時不利、地利不利、孤軍偏進;被倭寇以逸待勞鑽了空子。
但是,朝鮮史料中的記錄,跟明朝方面又有很大區別,甚至更有反轉。
3、朝鮮史料是怎麼說祖承訓兵敗的?
《朝鮮宣祖實錄》中,對祖承訓部從入朝到平壤之戰的過程,是有著詳細記載的。
其中不少地方跟明朝的記載有衝突。
比如明朝的記載說祖承訓部是三千人,但朝鮮實錄的記載卻是三千五百人。
“祖總兵所率兵馬一千名,王遊擊所率兵馬一千名,史游擊所率一千名,楊總兵麾下千總所率家丁健子五百名,合三千五百名雲。”
祖承訓帶領一千名,遊擊王守官帶領一千名,遊擊史儒帶領一千名;多出來的五百名,則是遼東總兵楊紹勳指派的千總,所帶領的五百名家丁助戰。楊紹勳的這五百名家丁,明朝史書是沒有任何記錄的。
而關於祖承訓的平壤之戰,也並不是帶著三千五百名明軍,直接殺到平壤城中開戰的。相反,在祖承訓部殺到平壤城之前,明軍與倭寇是有過遭遇戰的,而且明軍損失不小。
七月十四日的時候,明軍把總佟大綱部,與倭寇遭遇接戰,佟大綱不幸戰死。
“備邊司啟曰:今見都元帥狀,啟把總一人,輕敵致死;此非我國之人,而死於我國之事,極為慘怛。”
朝鮮備邊司把佟大綱的死,歸結於是他個人的輕敵所致;但對於佟大綱的死,也是極表沉痛哀悼之意。畢竟佟大綱是明朝將領,結果為了幫朝鮮抗敵而死,所以是很值得朝鮮君臣銘記的。
佟大綱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第一個抗倭援朝中,戰死的明朝將領。而且佟大綱還不是一般人,他跟遼東佟姓家族的佟養性、佟養正等,還是正經的血緣親族。
按說佟大綱既然已經輕敵戰死了,祖承訓應該吸取輕敵的教訓了吧?至少應該好好的探查敵情,再做出詳細的進退方案,不至於硬著頭莽上去吧?
結果到了七月十七日清晨,祖承訓就帶部殺進平壤城中了,好像並沒有做任何戰前佈置。
“副總兵祖承訓、遊擊將軍史儒、王守官等進至平壤,以十七日黎明,進迫平壤炮城,斬關分道以入。”
祖承訓在後督戰,史儒、王守官等將領,則分路帶隊衝殺在前。尤其是史儒,更是勇猛難擋:
“史儒身先士卒,與千總馬、張二官,手斬賊累十級,儒及馬、張二官中丸而死。”
這裡的千總馬、張二官,對應的就是《明神宗實錄》中的馬世龍、張國忠二人;這三個人帶隊衝到平壤城中後,就遭遇倭寇的重兵埋伏;但史儒等人死戰不退,最終被倭寇的火銃擊斃。
這裡就跟《兩朝平壤錄》中的記載差別很大,這裡是說明軍衝到平壤城中,被埋伏好的倭寇襲擊,導致傷亡慘重;而《兩朝平壤錄》中,則是明軍紮營在平壤城外,被倭寇趁雨夜偷襲,所以導致全軍覆沒。
由於史儒等將領的戰死,直接導致明軍軍心崩潰,祖承訓收集殘軍奔回遼東。
但事情可沒有完,祖承訓回到遼東後,第一時間跟總兵楊紹勳打報告說,平壤之戰之所以慘敗,主要是有朝鮮兵投降倭寇所致。這可把楊紹勳氣得不輕。
祖承訓回遼東後,朝鮮特意派遣兵曹沈喜壽去慰問,結果被楊紹勳劈頭蓋臉一頓罵。並且拿出了祖承訓的報告給沈喜壽看:
“即出一小帖示臣,乃祖總兵呈楊總兵者也。帖中有‘朝鮮之兵一小營投順等語’。”
為什麼祖承訓把責任推到朝鮮降兵身上呢?因為祖承訓進攻平壤之前,特意挑了五百名朝鮮兵帶路:
“接戰之初,祖爺令擇我軍驍勇者五百,天兵五哨,每哨以我軍一百為先鋒引路。”
那照祖承訓的意思,應該朝鮮兵投順倭寇後,導致軍情洩露,所以他才在平壤被倭寇偷襲慘敗的。但是,沈喜壽怎麼會承認這件事呢?這要是承認了,以後還怎麼指望明朝救援啊?
“臣反覆以必無此理之意,則其色稍降。”
此後左議政尹鬥壽也到遼東九連城拜見楊紹勳,再次強調了史儒的戰死經過,也是推辭說輕敵冒進:
“史爺恃勇輕進,終至陣亡,此皆小邦無福之故也。”
但是楊紹勳不想再追究史儒的死了,所以總結了平壤戰敗的原因,就非常的誠懇和科學:
“史游擊陣亡,雖是輕敵所致,法令不嚴,將士不謹,以致戰兵敗失利,皆將官之罪。”
平壤戰敗的主要原因,還是出在了明軍將領身上,法令不嚴、將士不謹,才是導致兵敗的主要原因。當然也算是根本原因了,尤其是祖承訓的輕敵大意,直接導致明軍的有去無回。
不過客觀原因肯定也要有:
“暑月出師,連日下雨,弓箭破盡,道路泥淖,人馬難行,加以你國人民奔潰不戰,是天時地利人和並失之也。”
楊紹勳的這幾句話,基本就跟《兩朝平壤錄》對應了,可見明軍當時的情形的確不利;就這樣的不利的情形,祖承訓還要進攻平壤,也真是心大到一定程度了。
4、祖承訓真的全軍覆沒了嗎?
最後就剩下一個問題了,祖承訓真的全軍覆沒了嗎?明朝資料一水的全軍覆沒。
《明史》載:
“副總兵祖承訓赴援,與倭戰於平壤城外,大敗,承訓僅以身免。”
《明神宗實錄》載:
“工部都水司郎中嶽元聲,題參石星,內言三辱四恥。初遣祖承訓,全軍覆沒,一辱也。”
祖承訓在平壤全軍覆沒,是明朝抗倭援朝過程中,排在第一等恥辱的事。
《兩朝平壤錄》載:
“史游擊沒於陣,承訓僅以身免。”
萬曆年間成書的《東西洋考·日本》載:
“遣祖承訓往援,全師皆沒。”
徐光啟的《海防迂說·制倭》載:
“祖承訓率三千人援之。祖戰將,然眾寡不敵,遂覆沒,僅以身免。”
不過《朝鮮宣佈實錄》的記載,卻與明朝相關史料不同,祖承訓並沒有全軍覆沒:
“諸軍退潰,承訓一日之內,疾馳到大定江,將全軍回去。”
劃重點,“將全軍回去”;這就跟明朝方面的“僅以身免”相沖突了。
祖承訓部的確在平壤遭受重創,但是主力應該是還在的,不然不能是帶全軍回去。
而且朝鮮方面記載有,祖承訓部的具體傷亡人數:
“上曰:且未知天兵之登城戰死者幾許耶?
(左議政尹)根壽曰:登城者皆精兵,而點閱則三百失亡雲。”
這裡卻說祖承訓只損失了三百人,明顯是有點不可思議;如果祖承訓只損失了三百人,至於讓他直接跑回遼東嗎?至於讓全遼喪氣、京師震動嗎?
“夫承訓何人,不遵相機進止之諭,而貪功取敗,至此反令全遼喪氣,倭勢鴟張!”(《明神宗實錄》)
“報至,舉朝震驚,京師戒嚴。”(《兩朝平壤錄》)
所以祖承訓可能沒有全軍覆沒,僅以身免那麼誇張;但也絕不會是隻損失三百人,就搞得人心惶惶,萬曆直接讓宋應昌走馬上任當經略。
但具體損失多少,就不可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