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戰狼”之二——管仲為何不藏於武林
近日央視上演《藏著的武林》,令我充滿期待,望一睹“俠客”們的風采。“武”者,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合眾也。古往今外,“兵力”都是掌握在最高權力機構手上的,無論是春秋戰國時諸侯國,還是西方的羅馬帝國與波斯帝國,軍事力量與上陣建國立業的機會均在所謂“貴族”手中,古諺也說“富學武,窮學文”,那就是因為窮人的孩子要靠考試走上仕途,才有出身,而武者不同。
隨著人口繁衍,數量增加,對生存空間和資源的爭奪日趨嚴重,戰爭的規模隨之擴大,幾家“貴族”的兵力便難堪大任,因此,對兵力招募範圍逐步擴充套件,至漢朝便有“良家子”參軍抗擊匈奴,“良家子”就是地方豪強家的孩子,著名人物有“飛將軍”李廣。
當前世界的戰爭,從兵器等物質條件看,高度依賴科學技術和工業製造能力,冷兵器僅在近距離肉搏時發生作用,而社會追求穩定以發展經濟,作為技擊的武術在實際生活中確實少有有武之地。但是,並不因此便說“武術”在持續衰退。為什麼呢?
孔子所傳為“五經”、“六藝”,這些內容在當年都是官方士人才能學的。“禮樂射御書術”的順序也可出,武藝的地位非常高,“射御”即為駕車、射箭,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弓箭是威力最強、最受重視的一門技藝。在古代,平時的訓練確實是為戰時做準備,其實用性很強,打擂臺、走江湖、封將掛帥等,往往決定於功夫的高低。不過,身為統軍者,“在智不在勇”,並不需要個人武術多麼高強,反而所追求的是,擇勇將而用之,所謂“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乃中華民族的根本理想。武術是為和平服務的,“以暴制暴”被認為是正義的,“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流血的政治”,所以,不必在具體技擊方面評判“武術”是否衰落了。相反,有兩個形勢可以看做是樂觀的:其一,很多民間民師活動於公園裡,講述、教授祖傳技藝的精神,如果不能親身經歷,是絕不能從書本上學到的。可以說,有一部分教練在繼承中公開傳播秘笈,以防“人亡藝絕”的遺憾。其二,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武者也不再僅僅以習武為主,不少武術上頗有造詣的傳承人在整理文獻,例如陳東山點校《陳氏太極拳圖說》,則兼具文武之道,不僅利於修身養性,更加體現中華人文精神、安身立命原則,真有大將軍之風。在真正臨陣時,是要做好明戰、暗戰,軍事戰、文化戰的兩手準備的。所以,武術的技擊精神尚在,則可相信武術的發展如黃河之水,源源不斷。
再以上古名將為例,我們對管仲更多的認識來自其箭射公子小白,也就是齊桓公,因此,可以說,管仲對“六藝”是非常精通的。中國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並非“斯巴達”勇士,而是智勇雙全、造福社會的賢能之士。管仲被唐肅宗封為武成王右列第一,其功績則來自於他以個人能力全部奉獻給齊國,對內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對外聯合盟國、尊王攘夷,成就一代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