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我是狼君,一個陪您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

近年來,總會看到有人對十大元帥的評議的結果存在質疑,除了排名前四位的元帥,後面的每一位元帥幾乎都有質疑,質疑排名越往後越甚,質疑方面最多的,無外乎軍功戰功的質疑,而排名第九位的聶榮臻元帥,也飽受這種質疑。

既然說聶帥,能成為一名元帥,功績自然是多的說不過來,就簡單以抗日戰爭時期的事來說一說吧,如果你曾瞭解過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對聶帥你就不會有如此的偏見了,畢竟毛主席曾稱讚:“五臺山前有魯智深,今有聶榮臻!”

洛川會議後不久,11937年9月,時任八路軍115師副師長的聶帥(一個月後改任政治委員),率領115師獨立團、八路軍總部特務團一部、騎兵營、教導隊2個連以及地方工作團,共約3000人,前往五臺山地區建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這次分兵被戲稱為“五臺山分家”,聶帥就是要率領這區區3000人,深入敵人腹地建立根據地。兵力太少,起初人手處處不夠,司令部機關的工作人員更少,當時大家開玩笑說,司令部的人有多少呢?是吃飯一盆菜,睡覺一鋪炕。

1937年11月18日,聶帥率部進駐阜平縣城,這裡在日後成為了晉察冀地區的抗日中心,然而聶帥剛剛率領部隊到達這裡的第6天,日軍便集中了兩萬多兵力企圖扼殺這支新生的抗日力量。

聶帥充分發揮部隊的運動戰優勢,對敵展開襲擾戰。新組建的游擊隊破壞敵人的補給線,帶來的獨立團作為機動力量伺敵弱點攻擊。侵華日軍找不到八路軍主力,卻處處受襲,最終不得不在12月下旬撤軍。

聶帥指揮部隊粉碎了日軍的掃蕩,徹底的在晉察冀山區站穩了腳跟,而後八路軍的力量迅速發展,相繼開闢了北嶽、冀東、冀中、平西、平北根據地。而在部隊的擴充上,聶帥則是“撒豆成兵”。

聶帥就用這樣的辦法,骨幹帶新兵,新兵成了骨幹又可以再帶新兵,立志保家衛國的青年源源不斷,部隊裡能帶兵能打仗的骨幹越來越多,整個晉察冀的部隊,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這些部隊,一個營甚至是一個團大都是一起出來抗日的老鄉,他們部隊的名稱也就都帶有很強的地域色彩,比如“平山團”、“阜平營”、“靈壽營”等等,聶帥更是形象的稱呼這些部隊為“子弟兵”。

後來李公樸先生在考察過晉察冀根據地之後,在《華北敵後晉察冀》一書中寫道:“子弟兵是老百姓的兒子,堅決打鬼子的抗日部隊的兄弟,是在晉察冀生了根兒的抗日軍。”“人民子弟兵”一詞便由此而來。

除了依靠從地方招收上來的子弟兵,收編地方雜色武裝也是晉察冀部隊擴充的一大方式。聶帥初到晉察冀時,地方抗日武裝遍地皆是,有的是真的抗日武裝,有的則是土匪武裝,聶帥便從這些部隊入手,將他們收編改造為真正的抗日武裝。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在聶帥的領導下發展的越來越快,到了1940年,晉察冀軍區的主力部隊就已達20餘萬人,其中主力部隊就有31個團近10萬人。根據地範圍也發展到80多個縣,20多萬平方公里,控制人口達1200萬。

而到了抗戰勝利的1945年,當初的三千人已經發展到了百萬之眾,主力部隊有32萬餘人,民兵和地方武裝90餘萬人,還支援了其他地區32個團和25個架子團。放在“五臺山分家”之初,誰也不敢相信三千人竟能發展到如此。

此時的晉察冀根據地已經發展到了擁有164個縣、人口近4000萬的大根據地。當時山東抗日根據地規模也很大,有主力部隊27萬人,民兵50萬人,控制人口2400萬,擁有127個縣,但還是距晉察冀根據地有著不小的差距。

1938年,毛主席曾言:“五臺山,前有魯智深,今有聶榮臻。”大致的意思指當年魯智深攪鬧五臺山,而今聶榮臻帶著部隊又讓五臺山地區的侵華日軍不得安寧,足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重要意義,也足見聶帥在這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如果您覺得文章不出錯,也想讓更多人知道老一輩人的故事,請點亮右下角的推薦,把它推薦給更多人吧。

1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宋朝那麼富,為何結局那麼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