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古代親人去世之後,為何燒掉生前衣物?並非迷信,其實有科學依據

引言: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唐·李白

眾所周知,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悠久的歲月長河中,古人不斷完善思想、文化、道德、風俗、藝術、制度以及行為等方式,也因深受儒學思想薰陶,於是成為世代相傳的優良傳統,而這些傳統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上到生者下到故人,今天筆者要講的,便是和古代亡人的風俗有關

古人常說“死者為大”,其實這是一種風俗習慣,意思就是說,古人去世之後,辦喪事的時候,死人是最大最尊貴的,其它與之無關的事情都要讓路,畢竟,人類永遠擺脫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也正因為生命只有一次,從古至今,在針對“死亡”的問題上備受重視,甚至一些帝王將相都會在生前大肆準備,比如建造宏偉皇陵等

當然了,對於這樣的心理,上到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只有在形式和規模上無法和帝王相比而已,但是有些習慣還是一樣的,譬如燒紙錢、燒掉生前的衣物等等,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古人去世之後,要燒掉生前的衣物呢?其實並非迷信,而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值得一注意的是,在古時候,醫療水平並不發達的時代,一旦有傳染病源出現的話,勢必將會逼一場戰爭來的更加猛烈,根據歷史資料中統計,三國時期算是中國歷史上人口最大低谷期,雖然戰爭不斷,導致人數銳減,但實際上戰爭頻繁,即使有人員傷亡,但卻並不多,就史料中記載,三國時期每次戰爭出現的傷亡人數,最多也只有四五萬人,而比起戰爭,瘟疫的似乎更加可怕

在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說,“疫, 民皆疾也。” 清代雷豐《時疫論》也說: “大概眾人之病相似者, 皆可以疫名之。雖然書中並未記載瘟疫的特質,但是能夠了解的是,一旦出現瘟疫的話,勢必將會大範圍,大面積的傳播開來,據說,在古代最為常見的幾類瘟疫便是天花、霍亂、鼠疫、血吸蟲病等

說道這裡,在來回答古人為何要在親人去世之後,燒掉生前的衣物的問題,其實,一方面也是因為風俗習慣,為的就是讓死者走的體面,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病毒傳播,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故去之後,不管是自然死亡或者生病,都不排除存在病毒的可能,倘若處理不當,出現疾病的話,後果不堪設想,而且,古代的醫療水平並非現如今這樣,倘若出現瘟疫發生,必將是一件危害國家的事情,借於這點,燒掉衣服的傳統習俗,雖然被後世夾雜了迷信色彩,但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對此你們覺得呢?

1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中醫大戰恐怖主義:生死平衡——王晉康(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