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人們引以為傲的大唐盛世,在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嘎然而止,因為這一年的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及平盧軍兵馬使史思明率領屬下唐兵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15萬人(對外號稱20萬人),在范陽起兵反唐,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給人民生活帶來沉重的災難,許多小人物的命運也發生了徹底改變,身處其時的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深受其苦、其害。安史之亂的第二年六月,潼關失守,唐玄宗倉惶西逃,因為士兵譁兵,李隆基不得將心愛的貴妃楊玉環賜死於馬嵬坡。同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是為肅宗。李隆基被迫退位,成為閒居幕後的太上皇。

杜甫聽說肅宗即位,隨即別家隻身北上,投奔靈武。但是,北上途中不幸為叛軍俘虜,被押至長安。與杜甫一同被俘的,還有著名詩人王維,王維因為職位較高(曾任監察御史及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被嚴加看管,並被逼任偽職。

杜甫因為官小——年已44歲的杜甫,剛剛謀得一個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的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這種無足輕重的角度,叛軍也懶得囚禁他,只是不准他隨便出城。

正是在這個有國難投、有家難歸的特殊時期,杜甫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逃出長安後,親眼目睹了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感慨萬千的杜甫便奮筆創作了不朽的史詩——“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最終,安史之亂在大唐名將李泌、郭子儀、李光弼、劉晏、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顏真卿等人的頑強抗擊下,雙方以付出30萬將士的性命為代價,以史朝義兵敗自縊於莫州而宣告結束。

聽到這個大好訊息後,杜甫揮毫寫下了“生平第一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場耗時8年之久的大動亂,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成為大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戰亂使大唐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楱應改為榛),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舊唐書·郭子儀傳》。”這場戰亂,讓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

而“安史”叛軍的內部,從起事時起,就一直內訌不斷,亂事頻頻:先是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所殺,接著安慶緒又被部將史思明所殺,而史思明也喪命於兒子史朝義之手,最終,眾叛親離的史朝義也自殺死亡。如果,“安史”叛軍內部沒有頻頻發生這些弒殺事件,大唐要想打個漂亮的翻身仗,可能會很難。

最新評論
  • 1 #

    安祿山造反初 哥舒翰若不聽朝廷 死守潼關 叛軍打不到長安 同時襲擊范陽老巢 也能收到一定功效 可惜 都沒采納

  • 2 #

    小安,把你那個雞腿給我,乖

  • 3 #

    安史之亂中唐玄宗昏招迭出

  • 4 #

    你為什麼不要那個耶壺

  • 5 #

    那不是雞吧?羊腿。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曹操怒斬華佗,那麼華佗死的冤枉嗎?考古學家:一點都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