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過一個段子:這樣搭配,中國想不強大都不行!
作者編排了一個國家領導班子:國家主席李世民,軍委主席成吉思汗,人大委員長孫中山,國防部長曹操……
我想,如果不出意料,段子的作者應該沒有任何管理經驗。李世民、成吉思汗、孫中山、曹操,哪一個是肯屈居人下的角色?他們如果生活在同一個時代,那一定是戰國時代。
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就發生在疫情危急時的武漢。
1|精英雲集疫情期間,各省都派出最頂尖的專家、最精英的團隊馳援武漢。來到武昌方艙醫院的,就有15支之多。
專家們來自天南地北,風俗不同,語言不同,工作習慣不同。帶隊的專家,都是在各自醫院一言九鼎的人物,院長都對他們禮讓三分。甚至一名普通的隊員,都可能在原來的單位獨當一面。
這樣一群人聚在一起,每名專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案不要說協同工作,連飯都吃不到一起。大家都是頂尖專家,我憑什麼要聽你管?
2|一劑靈藥當時,武昌方艙醫院的負責人是湖北省人民醫院的馬永剛醫生。
馬院長仔細分析了自己所面臨的局勢:
第一,帶隊專家和精英團隊雖然來自五湖四海,互不服氣,但他們沒有利益上的矛盾。大家都是帶著悲天憫人的情懷,來這裡治病救人。
第二,這些專家的絕大部分都是黨員,素質過硬,黨性極強。
由此,馬永剛想了個辦法——在方艙醫院成立臨時黨支部,用黨的優勢管理這些業界精英。
事實證明,臨時黨支部是針對專家團隊的一劑靈藥。
3|不負使命專家們受黨培育多年,完全理解黨的組織原則、決策機制和執行程式。他們之間,有共通的文化共識。
組織層面,一旦上級充分聽取各方意見,根據工作需要指定某位專家擔任某個方面的負責人,其他人就會尊重組織安排,服從領導。
執行層面,各個專家和團隊成員,在原來的單位都是業務骨幹,在理解職責執行決策上沒有任何障礙。
就這樣,一個由一群獅子組成的互不統領、互不服務的隊伍,透過“臨時黨支部”這樣一個管理抓手,一下子變成了一支能征善戰的隊伍,極富效率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