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到一個蜀國的君主,一路走來很是不容易,其中的艱辛痛苦恐怕只有他自己能理解,而世人卻說劉備的江山是用眼淚哭出來的,騙取別人的同情,不是憑自己的真本事打下的江山,那麼真實的劉備真是如此不堪嗎?
劉備雖是中山靖王之後,但他的家族幾經周折逐漸敗落下來,此時的劉備沒權沒勢靠賣草鞋營生,但劉備不甘墮落胸懷天下,但是他想要在那個群雄逐鹿世界裡,創造出自己的一番天地也絕非易事,所以他就必須做出和別人不同的地方,找出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再找到一批優秀人才,才能幫住他實現他的遠大理想。
但在現實中真正的人才又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於是劉備就根據自己仁厚忠義的秉性延伸出一種最煽情的手段“哭”來換取別人的同情。事實證明劉備用“哭”的手段是很成功的,他讓當時很多優秀的人才忠心耿耿的跟隨他,不管他用什麼手段,他最終還是成功了,我們不可不說他的確也是一個成功的領導者!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劉備這幾次哭換來的成就。
一哭徐庶被迫離開,劉備真心不捨得徐庶離去,但又無可奈何徐庶是個潁川奇才,他自從跟隨劉備沒少給劉備立下大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徐庶大破曹仁的“八門金鎖陣”,自此之後劉備很看重徐庶,但是曹操為了不讓徐庶為劉備所用,便設計用徐庶的母親要挾徐庶,讓他趕快投靠曹營,徐庶是個大孝子他無可奈何,只好向劉備辭別。
劉備此時真心不捨的徐庶離開,但又不能阻攔徐庶離開,劉備苦於改變不了現實,於是當著徐庶的面大哭一場。劉備在送徐庶的路上,也是一哭再哭,淚水不斷的往下流,徐庶為此被劉備的真情感動的無可無不可,使剛走一段時間的的徐庶又急忙趕回來,他向劉備力薦了諸葛亮,並說:“主公,你要是能得到諸葛亮的輔佐,還用擔心天下不能平定嗎?”劉備真心感謝徐庶的推薦,於是他們又含淚告別。
二哭懇求諸葛亮出山,幫他指點江山劉備自從徐庶走後,他求賢若渴便去尋訪諸葛亮,於是劉備就安排上演了,歷史上最有名的“三顧茅廬”事件。相信大家都知道劉備去探訪諸葛亮茅廬的時候,前兩次都被諸葛亮放了鴿子,到了第三次劉備才算真正見了諸葛亮,劉備當時見諸葛亮氣度不凡,英姿颯爽,定不是泛泛之輩,他為了能得到諸葛亮這個世間少有的人才,便放下架子屈膝下跪,用他真情的淚水去打動諸葛亮這顆冰冷的心。事實證明劉備是成功了,他如期所望的得到了諸葛亮的輔助,就這樣劉備得到了諸葛亮,劉備的人生事業也就預示著成功了一大半。
三哭法正不幸得病去世
法正也是劉備最依靠的軍師,在蜀國法正主外,諸葛亮主內,他們分工明確,平時法正沒少給劉備出主意。最有名的一次計謀就是向劉備提議“奪取漢中”,他制定了一個計劃不僅讓劉備得到了大半個漢中,還殺死了曹營大將夏侯淵。在此戰之後,劉備慶幸自己有法正相助,他還仔細算過,照這樣下去不用多長時間天下就是我蜀國的了。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法正在奪取漢中後沒多久,就因病去世了,這下可把劉備疼的不輕,法正的死去讓劉備肝腸寸斷連哭了好幾天。劉備這樣的真情流露讓他身邊的大臣為之動容,使他們感受到劉備是個仁義道德的君主。
劉備的“哭”確實打動了很多他的下屬,讓他們更加死心踏地的跟著劉備拼命,比如鳳雛龐統他就是看中了劉備的人格魅力,是個仁義忠厚的君主,才願意捨命陪君子,即使最後落個橫屍荒野的悲慘下場他都願意,因為他感激劉備的知遇之恩。總之,劉備的“哭”是一種變相的藝術,是一種成功者的手段,也正因為如此才成就了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