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6300個字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
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現代•黃沾《江湖行》
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26年),秦國完成了天下統一。
統一之後的秦,國土面積從80-100萬平方公里增長到340-400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從500-600萬人增長到2200-3000萬人。
由於統治範圍與治理難度發生巨大變化,如何構建新的國家治理體系,保證秦朝政權的長治久安,嬴政和群臣們開始了探索之路。
秦朝統治者做的第一件事是:重建君主名稱概念,定義全新權力體系。
嬴政面對“六王鹹服、天下大定”的萬里江山,認為如果再以“秦王”繼續作為國君稱號,不足以展示自己的威嚴和功績。於是下令群臣重新議定自己的稱號,改名的目的是要“稱成功,傳後世”。
群臣們經過引經據典、反覆論證,丞相王綰(音如晚)、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一起上前奏報,提出如下建議:
當年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佔有的領土,方圓不過千里,就連諸侯們是否按期朝見,五帝也無法控制。今天陛下平定天下,萬民皆服,法令一統,這是從古到今未有之事,五帝的尊榮也不能與陛下相比,故新稱號不能用“帝”。
五帝之前是三皇,古時稱為“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尊貴,故建議陛下以“泰皇”為號;下發的各種命令稱為“制書”、“詔書”;陛下現已貴為天子,則自稱為“朕”。
嬴政對於大家提出的“泰皇”這個稱號並不滿意。
他認為自己取得了開天闢地、前無古人的功業,用過去的稱號不能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必須要進行創新創造。
嬴政親自拿起筆,勾選了“泰皇”中的“皇”字,“五帝”中的“帝”字,把自己的稱號定為“皇帝”;並追尊父親秦莊襄王為“太上皇”。
“皇帝”,從此成為中國古代最高專制統治者的專用名號,一直延用兩千多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革命黨人推翻清政府,有識階層都認為“皇帝”稱呼和皇權體制,終於被歷史前進的車輪碾得粉碎。
但在國人心中“皇帝最大、皇權至上”、“三綱五常”等思想根深蒂固,哪有那麼容易改變。如同當年秦始皇要廢分封、行郡縣,群臣皆一致反對如出一轍。
野心家袁世凱竊取了臨時大總統職位,1915年10月,參政院召開“國民代表大會”,國民代表“一律贊成”實行君主立憲制;在袁黨的精心策劃下,1993名國民代表聯名上書請求袁世凱稱帝。
1915年12月,袁世凱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並下令廢除民國紀元,改民國5年(1916年)為“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
袁復辟帝制是違背中國歷史發展潮流倒行逆施的做法,在舉國憤怒、民眾譴責、軍閥討伐下,袁世凱只做了83天“皇帝”就倉皇下臺,3個月後,袁羞憤斃命。
1917年6月,軍閥張勳在清宮內召開“御前會議”,把12歲的溥儀抬出來宣佈復辟,改稱此年為宣統九年,通電全國改掛龍旗,自任首席內閣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
清宮復辟訊息傳出後,孫中山在上海發表《討逆宣言》,段祺瑞在日本勢力的支援下,組成討逆軍隊,向張勳開戰。7月12日,這場被稱為“張勳復辟”的鬧劇宣告失敗,前後歷時12天,張勳逃入荷蘭駐華使館,6年後病死於天津,溥儀還賜諡號“忠武”。
1917年7月,“皇帝”終於徹底退出中國歷史的正式舞臺,此時距離嬴政稱“皇帝”已經2138年。
嬴政確定完個人稱號以後,又提出:過去君王去世之後,繼位者和朝臣們要確定一個諡號授予先君,這是“子議父、臣議君”的犯上之舉。
嬴政宣佈:從今以後取消諡號,朕為始皇帝,後世按順序計數命名,依次為二世、三世,直至萬世。
隨後秦朝又逐步建立了與皇帝相關的各種禮儀規範,皇帝的親屬也有了專用稱號,例如皇帝的母親稱“皇太后”,皇帝的妻子稱“皇后”,依法定程式確認的皇位繼承人稱“皇太子”,皇帝的女兒稱“公主”。
秦始皇百密一疏,設計訂立了皇帝制度,但由於對自己壽命過於自信,未及時設立“皇太子”,為胡亥陰謀篡權、秦朝二世而亡埋下了禍根。
二
秦朝統治者做的第二件事是:解除六國平民武裝,實行國家機器的暴力壟斷。
在統一六國過程中,大部分戰敗國的貴族豪強陸續遷徙至咸陽居住,但各處仍有遺存反叛勢力在謀劃復辟。
反叛者復辟的途徑只有武裝暴動一條路,而舉行暴動需要兵器,如果收繳民間的武器工具,對於各類反叛勢力無異於釜底抽薪。
為了讓解除平民武裝的決定合情合理,秦朝君臣們還是動了不少心思。
據說始皇帝的名號剛剛頒佈,從隴西臨洮突然傳來奏報:“當地出現了12個身著夷狄服飾的巨人,身高五丈,足履六尺。這些人忽隱忽現,行蹤不定。”十二巨人的訊息傳到咸陽,民眾們憂心忡忡,認為這是上天在示警,莫非又將出現夷狄之禍。
嬴政與群臣商議後對外宣佈,這十二巨人是上天派來的守護神,是秦朝統治萬世、長治久安的預兆。但是守護神不能忽隱忽現,需要依照這些巨人的模樣鑄造銅人,設定在咸陽的秦宮門前,以庇護天下蒼生。
始皇頒佈命令:為了順應天意,為了守護萬民安全,朝廷決定鑄造十二金人。為了金人早日鑄成,需要從天下采集金屬兵器作為原材料。要求所有民眾上繳各類金屬武器,用來守衛天下共同的安全。
天下人都明白:十二金人守護的哪裡是平民,分明是嬴政的千古大業。
《史記·秦始皇本紀》、賈誼的《過秦論》中都記載了始皇鑄造十二金人的故事。
據史料記載,十二個金人一直流傳儲存到三國時期,最終董卓燒融其中十個用來鑄錢。前秦的符堅計劃把剩餘兩個金人也用來鑄錢,當鑄完一個金人,最後一個金人還沒點火燒時,前秦政權發生暴亂。這個金人被反叛民眾推入黃河之中,據說沉沒位置大概在今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黃河渡口附近。
我們期望著有一天,能夠見到最後這具飽含血淚、歷盡劫難的金人。
三
秦朝統治者做的第三件事是:建立系統的中央集權制度,構建新政治格局。
秦朝中央政權實行“三公九卿”決策機制,“三公”一般指丞相、御史大夫、國尉(太尉)三人,總管行政、軍事、監察等事務,“三公”系統的核心是丞相制度。
丞相制度在中國歷史王朝中,主要存在於秦和西漢前期,此時丞相是一個正式的官名,而且是真正的“百官之長”。
《漢書》中記載“丞相,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當時朝廷遇到重大事項的決策,皇帝召集百官朝議,由丞相主持,形成朝議結果後,領銜奏明皇帝,再與皇帝共同斟酌決定。
西漢以後的朝代,在中央官職演變中,各代君主既需要丞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丞相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故常改變丞相的政治地位、官職名稱、權力範圍。
1380年(明朝洪武十三年),朱元璋罷中書省,廢丞相,丞相制度最終以相權的徹底消亡和君權的無限增長而宣告結束。
“三公”中權力僅次於丞相的官職是御史大夫,也稱為副丞相。
秦朝的御史大夫相當於皇帝的秘書長。負責起草詔、誥、命、令,按照皇帝意見調查官員、查辦疑難案件等等,與皇帝有著比丞相更親近的私人接觸。
國尉掌軍事。
秦朝有姓名記載的國尉只有白起和尉繚。學界普遍認為秦朝建立過程中戰事頻繁,嬴政作為國家最高統帥,直接負責軍事謀劃決策,將帥調遣任命。國尉在中央決策和軍事部署中更多充當軍事參謀角色,其政治地位與重要性遠低於丞相和御史大夫。
“三公”之下是“九卿”,分別管理實施某一方面的政務事項。
“九卿”的官職數量並不限於九,九卿是列卿或眾卿之意。按照《漢書》說法,這一級別的官職主要有:
奉常,掌宗廟禮儀;
郎中令,掌宮殿門戶;
衛尉,掌宮門衛屯兵;
太僕,掌輿馬;
廷尉,掌刑辟;
典客,掌諸歸義蠻夷;
宗正,掌親屬;
治粟內史,掌谷貨;
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共養;
中位,掌循徼京師。
秦立三公九卿和百官之職,漢朝沿襲遵循並健全調整,秦漢兩代確立了中國曆代王朝官制的基本格局。
四
秦朝統治者做的第四件事是:改革原有的行政管理體制,提升稅收及資源的汲取能力。
嬴政及群臣們確立完皇權地位、暴力壟斷、政治格局後,關於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方式,丞相王綰等人主張分封皇帝諸子,設定諸侯王公,以“封邦建國”維護帝國安定。
嬴政召叢集臣商議丞相提出的分封之事,群臣皆表示贊同。
大家傾向於分封制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西周分封制在知識分子及貴族階層思想中根深蒂固,大家認為這是國家治理的“正道”。二是當時諸侯初破,原來楚、燕、齊等國的舊地遠離關中,統治管理難度較大,安排以血緣關係作為聯絡紐帶的至親去維持地方統治,信任成本最低。三是有地位的文武群臣都渴望在分封過程中,能給自己多謀一份利益。
群臣朝議中,只有廷尉李斯提出了不同的政治見解。
李斯認為: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為諸侯,但到最後這些諸侯之間,諸侯與周天子之間相互疏遠,甚至如同仇敵一樣相互攻擊,根本沒人把周天子當回事。現在海內實現統一,只有全部設定為郡縣進行管理,才便於控制天下。皇室諸子、有功之臣憑藉國家稅賦收入,即可獲得豐厚賞賜,秦朝方能千秋萬代。分封諸侯,非長久之策。
李斯的意見與嬴政的想法不謀而合,嬴政明確表態支援:天下戰爭長久不息,就是諸侯們割據爭鬥的緣故。幸有祖宗神靈保佑,天下才得以安定,如果分封諸侯,這就埋下了戰爭的隱患,要想獲得四海安寧,那是難上加難!
秦朝在全國建立起統一的郡縣管理體制。
郡縣制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晉國已開始設郡。秦國在統一六國過程中,新徵服的地區也一律設郡,所以秦朝全面推行郡縣制,並沒有遇到太大阻力。
秦朝最初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每郡設定郡守、郡尉、監御史等官職,分別負責行政、軍事、監察事務。
隨著秦朝疆域的繼續擴張,海內又新增加北部的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南部的南海(今廣東廣州市)、桂林(今廣西柳州市西)、象(今廣西崇左市)、閩中(今福建福州市)等五郡,達到四十一郡。近代又有學者考證秦朝還新增設定其他郡,王國維考定為四十八郡,譚其驤考定為四十七郡。
秦朝在郡以下設縣,數量大約為一千個。
縣的最高行政長官名稱,根據住戶規模,萬戶以上稱縣令,萬戶以下稱縣長。縣令的輔佐是縣丞和縣尉,分別負責行政與治安。
部分少數民族地區的縣級行政單位稱為“道”,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當時中央政府對這些地方只能控制交通要道,沿路設定“亭”來傳遞政令、集散物資,行政力量無法深入到交通不及之處。
秦時縣以下的基層組織是鄉、亭,大約為一鄉十亭,一亭十里,鄉有三老(秩、嗇夫、遊徼)掌教化,亭有亭長管治安。
但是三老不是行政職務,也沒有俸祿補貼,主要由民眾中有威望的人擔任,有著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影響力。三老和亭長是基層治理的真正主力,其中三老可以對抗縣令的不當要求,並有途徑直接上書皇帝,反映基層問題、提出政治建議。
因為秦朝兩世而亡,所以關於郡縣制優劣的爭論,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停止。
唐代柳宗元專門做《封建論》,把封建制(即分封制)與郡縣制相比,認為倘若發生叛亂,只有郡縣制可保中央政權的穩固。以秦為例,“有叛人而無叛吏”;以漢為例,“有叛國而無叛郡”;以唐為例,“有叛將而無叛州”。
清代顧炎武在《郡縣論》一文中,直接指出:“封建之失,其專在下;郡縣之失,其專在上”。
一個“專”字,道出了古代政治體制自身無法克服的侷限性。
五
秦朝統治者做的第五件事是:營造為強權統治服務的意識形態,實現思想壟斷和神聖崇拜。
秦朝君臣們為了證明自身政權統治的合法性、正當性與合理性,又開始了意識形態方面的營造。
一是製作傳國國璽。
秦朝以前,各國國君均有國璽作為國家權力象徵的信物,國璽也多以玉或金銀製作,尺寸較小。據說“完璧歸趙”中價值連城的和氏璧,被秦在統一戰爭中獲得,秦於是以和氏璧製作國璽傳告天下(另一說國璽為藍田玉),書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以此宣稱嬴政是承天命統領天下,擁有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四海萬民都應萬世臣服於其統治。
這枚傳國國璽也是命運多舛,公元前219年(始皇28年),嬴政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嬴政被迫將國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果然湖面變得平穩,龍舟安全駛出。
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將此傳國國璽奉上。
公元前206年冬,劉邦率軍攻入關中,子嬰在灞上投降,率群臣奉上傳國國璽。
這枚國璽在西漢、東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等各個朝代均為皇帝擁有,直至五代十國時期,在兵荒馬亂中不知所蹤。
二是構築“德運”理論。
戰國時期齊國陰陽家鄒衍提出“五德終始”主張,成為當時很多官員學者推崇的政治思想。
“五德”是指五行水、火、木、金、土,分別代表五種德性的王朝;“終始”指“五德”的王朝週而復始的迴圈運轉。
鄒衍學說的根據主要來自於中國傳統思維中的五行學說,意思是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構成了世界萬物,五行之間相生相剋,萬物轉化迴圈。鄒衍由此及彼推斷出“五德”是事物執行的規律,國運變化與五行變化相符。
“五德終始”理論影響深遠,後續各個歷史朝代皇帝都自稱“奉天承運皇帝”,其中“承運”指的是承接“五德”的“德”運。
嬴政為了塑造自己“奉天承運”的神聖性,就“推終始五德之傳”。大臣們認為黃帝在五行中屬土德,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周朝是火德,秦取代周朝,按“相剋相生”原則推斷,克火者應為水,由此認定秦朝為水德。傳說秦文公曾經獵到一條黑龍,按照“潛龍在淵”的吉兆,決定把黑龍作為水德王朝的祥瑞物。
在五行學說中,水、火、木、金、土分別與方向、四季、色彩相配。“水”在陰陽五行中對應方向為北方,季節為冬季,色彩為黑色。所以秦朝更改每年的起始月為冬季首月,即10月為正月;官員民眾衣服、符節和旗幟都崇尚黑色,下令“更名民曰‘黔首’”;黃河改成“德水”。並以數字六為尺度,符節和御史佩戴的法冠為六寸,車輿的寬度為六尺,每輛車拉車的馬定為六匹。
三是建立祭祀系統。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劇烈變動,民眾大都“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加之各種無神論思想對天道觀的批判,“禮崩樂壞”成為社會精神意識層面的常態。
秦朝政治統一後,著手對祭祀系統進行規範,構建全民尊崇的神聖形象,強化社會精神意識引導。從現存資料分析,秦朝大致建立了四類祭祀系統。
首先是對天上諸神的祭祀。皇帝、縣邑、鄉里三級做為祭祀單元,分別對上帝、日月之神、二十八星宿、風雷雨神等,按照各自需求舉行不同等級儀式。
其次是對地上諸神的祭祀。“帝者父事天、母事地”。地神中最有代表性的祭祀物件是地祗,又名“后土”、“勾龍”,據說是水神共工的兒子,在秦朝的祭祀級別中,祭地僅次於祭天。
還有對山川諸神的祭祀。山川之祭曰“望”,《禮記》中記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諸侯祭封域內的名山大川。嬴政明確名山大川皆由國家奉祀,並確定了天下名山十二座、大川六條。
最後是對祖宗神的祭祀。血緣宗族祭祀一直為各諸侯國重視,秦朝將其分為廟祭和墓祭,廟祭在供奉祖先牌位的祖廟,墓祭在祖宗的墓穴前。秦孝公遷都咸陽時,秦人祖廟還設在西雍,隨後才遷至咸陽。公元前220年,嬴政在渭南建造信宮,隨後改名為極廟,即祖廟。廟祭和墓祭這兩種祭祀方式相互交替進行,皇帝每年親自參與的祖宗神祭祀在四次以上。
四是舉行封禪大典。
封禪是祭祀天地中的一項重要禮儀。當時人們認為泰山是五嶽之首,“封”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築壇祭天,“禪”多指在泰山下闢基祭地。《管子》中即有封禪的記載:“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意思是從遠古開始,在泰山封禪的帝王有七十二家。這個記載基本不可信,學界普遍認為封禪之禮實行約在西周時期。
嬴政泰山封禪是我國曆史上有過程性文獻記載的首次封禪大禮,嬴政封禪目的是展示大秦帝國統一天下的合法性,向上天彙報自己的功績,這是天之子與天地對話的重要政治活動。
下期預告:《秦始皇巡遊》始皇五次巡遊目的不斷豐富,前期主要為了震懾地方勢力,考察風土民情,建立帝國權威;接著為了宣揚秦朝威德,封禪望祭山川,祈禱天地保佑;後期除了政治軍事目的以外,又沉湎於求仙與求不死之藥之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