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歷史上的第一個聖誕節,發生在羅馬帝國。

羅馬人本是生活在義大利半島上的一個很小的民族,但是因為特別驍勇善戰,得以在武德不再的希臘化世界不斷開拓,後來把整個地中海沿岸全都吞併了,建起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國度,沒有之一。

有人說,早期的羅馬只有兩種人:戰士,和生戰士的母親。所以到公元前1世紀,無論是頭腦發達的希臘人,還是四肢發達的高盧人,無論是宗教發達的猶太人,還是農業發達的埃及人,統統成了羅馬帝國的臣民。

跟很多征服民族不同的是,羅馬人不僅擅長打天下,而且在立法、司法、行政等方面也都是古代世界的佼佼者,所以羅馬治下的地中海世界,堪稱當時全地治理水平最高的區域。

若論羅馬人的不足,似乎只在文采風騷方面,而這一點,又恰好為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提供了繼續施展的空間,使這一文脈未隨希臘亡國而湮沒,反而因著羅馬人的繼承,得以在更廣闊的天地承傳開去。

在羅馬人的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看到希臘文化的影響:希臘人的高深哲學,在羅馬帝國備受推崇;希臘人的建築藝術,被羅馬人發揚光大;希臘文亦成為整個羅馬帝國的通用文字……總之羅馬人幾乎是全盤希臘化了,甚至連他們所敬奉的罪性十足的諸神,也都是希臘神譜中的角色。

羅馬人接受了希臘的多神教,但並不強迫他們所征服的其他族群也接受。跟當年的波斯一樣,羅馬帝國也實行宗教寬容政策,只要你不反對羅馬皇帝的統治,你信什麼悉聽尊便。正是因著這種“羅馬式的寬容”,所以帝國東部殖民地的猶太人仍然可以堅持他們獨特的一神教信仰。

從某種意義上說,羅馬人真的堪稱古代世界最合格的統治者,不該管的事他們統統不管,而該管的事他們通常都管得不錯,譬如用強大的軍事力量維護帝國的和平,併為公眾提供一流的市政服務,且在整個帝國範圍內修建暢通無阻的公路系統,便於各地的交通與連線,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

當然,上述這些也都只是羅馬帝國光鮮的一面,天下人間,沒有哪種文明是沒有幽暗面的。在羅馬這個看上去氣象恢弘的盛世帝國的底層,生活著占人口總量半數以上的奴隸,跟在古希臘一樣,奴隸們僅被視為“會說話的工具”,完全沒有作為人的尊嚴與權利:在以法治著稱的羅馬帝國,如果一個家庭的主人被殺,他家中的奴隸便需一律處死,並不需要經過什麼合法的審判程式;當某人有求於另一個人時,通常會把家中年輕貌美的女奴送給對方過夜,這是當時款待客人的普遍習俗;更不要說作為羅馬標誌性娛樂專案的奴隸鬥獸表演了……上述種種,其實也正是古代戰士寧死也不願被俘虜的原因,他們深知淪為奴隸意味著什麼。

對於這些被凌辱、被奴役的人來說,羅馬帝國的偉大或榮耀並不是什麼令人振奮的好訊息,就如同高質量的監獄圍牆對囚犯並不是什麼好訊息一樣。那些為其牢房的堅冠天下感到“與有榮焉”的囚犯,是需要“保外就醫”的。

此外,在羅馬,奴隸們夢寐以求的自由人的光景,其實也同樣令人絕望。隨著羅馬的帝國化,羅馬人早年間那種令人稱道的自理能力大幅跌落,責任意識也漸趨於無,最後整體性地陷入了埃及式的享樂主義,一個羅馬人的墓誌銘上這樣寫道:浴室、葡萄酒和性,要了我們的命,但假如沒有這些,留著命又有什麼意思呢?

可見,作為人類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羅馬帝國在本質上仍然沒有任何出路。包括羅馬在內的這個世界,若有出路,那出路只在世界以外。而那世界以外的出路,若要作用於這個世界,就必須介入這個世界。

於是,上帝的兒子耶穌,降生在了羅馬帝國。

為強兵富國,皇帝屋大維決意實行嚴格的稅法,他命令他的四方臣民務必回到祖籍地重新報名上冊,以便帝國稅務官員核查是否每個人都交了稅。

當初屋大維做決定時一定不知道自己是在執行一個計劃。

在亞洲西部的一個名叫“拿撒勒”的小城鎮裡,住著一個虔誠的女子瑪利亞和她的丈夫木匠約瑟,他們是猶太人,具體說,是以色列先王大衛的後裔,所以按羅馬皇帝的御旨他們必須回“大衛之城”伯利恆去登記戶口。瑪利亞此時已臨產,但皇帝的命令又不敢違抗,便只好顛簸上路了。

在超過110英里的漫漫路途中,他們穿越危險的山域,趟過湍急的河流,又通過了黃沙彌漫的大漠……孰料當他們歷盡艱難、有驚無險地到達伯利恆城的時候,城中所有的旅店都已被早來的人們住滿了。因為所有的大衛子孫都趕回自己的祖籍地報名上冊來了。

有好心人同情這個即將生產的婦人,便給她在牲口棚的馬槽裡搭了個臨時的鋪位。耶穌就降生在了這裡。正應了成書於公元前7世紀左右的《彌迦書》裡的話:“猶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民以色列”。

果然,耶穌長大後在以色列傳講天國資訊時,所用的口吻儼然就是上帝。他宣稱自己可以赦罪,還說自己從亙古就存在,在末日要來審判世界。要知道,像印度人那樣的泛神論者,人人都可以說自己是上帝的一部分,或與上帝合一,這並不十分奇怪。但問題是這個人是猶太人,他指的並不是泛神論意義上的上帝。在猶太人的語言中,上帝指的是世界之外的那個存在,他創造了世界,其自身則與一切事物迥然有別。一旦明白了這點,我們就應該意識到,這人所說的絕對是有史以來人口所出的最令人震驚的話。

當時猶太教的主流派別——法利賽派和撒都該派就十分震驚,他們認為耶穌說了僭妄的話,冒犯了他們的猶太教信仰,於是就陷害耶穌,把他告到羅馬巡撫彼拉多那裡,指控他誘惑猶太人反叛羅馬,要置耶穌於死地。

彼拉多經過審訊,查不出耶穌有任何的罪,但迫於猶太宗教領袖和信眾的壓力,還是判了耶穌死刑,釘他十字架。豈不知,這一切都在促成上帝所預定的救贖計劃。

在十字架上,耶穌斷氣了,他的門徒都嚇跑了,猶太領袖解恨了,羅馬官員也放心了……一切似乎都結束了,但一切卻剛剛開始。

耶穌死後第三天,如他自己曾經預言的,竟真的從死裡復活了,以大能顯明是上帝的兒子。死亡的權勢從此被戰勝,“熵”的規律從此被逆轉。四十天後,在昇天之前,他吩咐門徒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直等到他再來。這福音,簡單說,就是“上帝的兒子、救世主耶穌已替罪人而死,信他就可得赦免與永生”的好訊息。

此外,耶穌還吩咐門徒,要在耶路撒冷城裡,等候一個特別的時刻。

不久,公元30年的五旬節那天,果然如耶穌所應許的,在耶路撒冷城,聖靈降臨,有舌頭如火焰一般顯現出來,落在門徒的頭上,大家突然都說起異地方言來,講說上帝的大能,使回耶路撒冷過節的各地猶太僑民都聽懂了。

就在那一天,復活昇天的主,藉著聖靈,藉著他僕人的見證,把來自各地的大約三千人的心意奪回,這些人向上帝悔改,信靠耶穌基督為主,從此成為一家人,組成了世上最早的基督教會。天國駐人間的第一個使館,就這樣建起來了。

教會所傳講的福音,如一涓清泉流入了羅馬世界,許多羅馬人聽見後即悔改皈依,到了公元4世紀的時候,基督教信仰已經在凱撒的疆域內廣為盛行。當時有一種密特拉教,每年在12月25日為他們所崇拜的太陽神慶祝“生辰”,幾百年來在羅馬已是約定俗成的節期假日,這對信主的羅馬人構成了不小的挑戰:若承認這節期呢,對主實屬不忠,良心上過不去;若當它不存在呢,又實屬自欺,而且極易加深與教外親友的隔閡。於是在公元336年,教會很有智慧地做出決定,在每年的12月25日來慶祝耶穌基督的誕辰,表明主才是那真光,為死蔭幽谷中的人們帶來光明。

如今,一千六百多年過去了,舉世皆知12月25日是聖誕節,是基督徒紀念救主降生、促進福音廣傳的日子,若不翻檢故紙堆的話,還有多少人記得什麼密特拉教的太陽生辰呢?可見先賢336年所為,實在是福音更新文化的一個堪稱經典的案例。

2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1945年日寇投降,並非真的無條件,而且僅僅是武裝力量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