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見人愛的(法考郭德綱)“法治之光”羅翔老師在B站又出新番了!
“臥槽好疼”
因為這個系列講述的,都是中國古代的各種刑罰:刖刑、宮刑、斬首、炮烙、凌遲……
古代“五刑”——墨、劓、刖、宮、大辟。配圖源自網路
這些看名字就很疼的刑罰,配上羅老師繪聲繪色的舉例和極具表現力的講述方式,真的特別給人一種臨場體驗感。
在這裡,我必須嚴肅地劇透一下,其實羅翔老師的這一系列“刑罰歷史課堂”並非全新策劃,內容其實都源自今天想要推薦的這本書——《刑罰的歷史》。
準備好一起“疼”了嗎?(手動微笑)
1.
這是一本中國古代酷刑簡史
雖然書名叫做《刑罰的歷史》,但千萬不要“望名生義”地以為這只是一本獵奇讀物,它並不像很多“酷刑XX史”一樣,只是蒐羅了世界各地的酷刑,將它們列在一堂供人“參觀”。
這是一本中國古代酷刑簡史,一本書寫通了“酷刑”在古代的興廢更迭。
羅翔老師以“刑罰”在上古時的起源為開端,以“肉刑”在歷朝歷代的變化為線索,引經據典地講解了各類酷刑的流變,用極有故事力的寫作方式,為我們完整地繪出了一副中國古代刑罰的發展圖譜。
它是迄今為止所有同主題的歷史讀本中,唯一完整串聯概述了中國古代刑罰的著作。
為什麼羅翔老師要寫這樣一部關於古代酷刑的歷史讀物呢?
因為中國古代的法律,以“刑法”為主,而刑法最直接、最主要的後果,就是刑罰。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幾千年的刑罰史,其實就是中國法律的發展史。
如果你想要更直觀地瞭解“法律”在中國的變遷與發展,那再也沒有比酷刑的興衰更直接、更鮮活的例子了。
讀完這本書,你不僅僅只是會了解刑罰在古代的發展流變,你更會徹底瞭解到底什麼叫做“法治精神”。
2.
這也是一本嚴謹又好讀的“歷史故事會”
如果要按閱讀難度為羅翔老師所有著作排個座次,《刑罰的歷史》屬於不允許參加評選的“犯規級”選手。
因為這本書裡幾乎沒有什麼深奧的法理哲學思辨論述,或者至少需要你具備一點法學基礎才能讀懂的內容,它就是一本非常大眾的歷史讀本,翻開就能讀。
但好讀和嚴謹並不衝突,羅翔老師在寫這本書時,依舊保持了足夠的“剋制”。
無論是在講解各種酷刑的由來、描述受刑時的體驗,還是探討刑罰變遷所折射出的法律問題時,羅翔老師並不會選擇單純刻意獵奇的描述,或者只是用冰冷客觀的“法學風”文字加以述評。
而是“以材料帶論述”,透過一個個與這些刑罰息息相關,真實存在於典籍中的故事和案例,為讀者儘可能地勾勒出歷史真實的樣貌。
這本書裡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多到看完整本書,你甚至感覺會像是順便上了一堂古代文學課。
他會以《戰國策》中楚懷王的寵妃鄭袖設計陷害楚王新寵魏美人的故事引出“劓刑”(割鼻)。
以《山海經》中的上古傳說對照屈原無辜被流放的史實講述“流刑”的緣起;從《睡虎地秦簡》裡記載的秦律印證傳說中酷刑的真偽;以古人筆記和官修史書對照,探明某種刑罰的真相。
甚至在敘述受刑者的體驗時,都儘可能地排除主觀的想象,爭取句句都有出處,甚至儘可能地來自當事人。
比如“流放寧古塔”的過程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直接搬出有發遣體驗的“答主”實名作答:
諸流人歲名擬遣,而說者謂至半道為虎狼所食,猿狖所攫,或飢人所啖,無得生者
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便這些故事只是被講出來,都能讓人足夠有“痛感。”
因為這都是活生生的、血淋淋的歷史真實。
3.
這還是一本足以啟發你認知的思維讀本
如果你讀過羅翔老師其他的著作,我相信你肯定有這樣一種體驗:
譬如當一個人面對不屬於自己的劇本時,該如何謙卑而真誠地演出好自己的角色。對生活的虛無感束手無策時,該如何透過與人類偉大的靈魂對話,找到內心的安寧……
這些思辨與啟發,在這本書裡同樣處處可見。
它可能是對一種我們早已形成思維定式的觀念的全新解讀。
比如,在講解“刖刑”時,書中舉了《韓非子》中,我們人人熟知的“和氏璧”的故事。
楚人卞和發現了璞玉,多次向楚王獻寶,卻因為玉人不識,而被砍去了雙腳,最終抱著玉大哭了三天三夜,泣淚泣血的卞和感動了第三任楚王,這個璞玉也最終變成了名動天下的和氏璧。
在這個故事裡,卞和往往被定義為一個“懷才不遇”的悲劇人物,但這個故事是否還能有另一種角度來解讀?
有人說卞和是玉痴,為了玉被人賞識,斷胳膊斷腿也在所不惜,但在更深層面上,和氏璧的故事何嘗不是將國人千百年來對於權勢的極度渴望、媚從,以及把那根深蒂固的奴妾臣僕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玉的品質,人的才幹,又何須權貴認可呢?
它也可能是一種始終冷靜的提醒,比如,當你通讀完全書,你的確可以真切地看到中國的刑罰由野蠻至人道的變遷,而這種變遷在其他國家的刑罰歷史上也清晰可見。
所以,這是否就意味著過去野蠻的刑罰就是完全錯誤的,不斷走向人道的刑罰才是真理呢?
野蠻的刑罰並非毫無意義,它畢竟告訴我們刑罰是要給人帶來痛苦,對犯罪人進行懲罰的。如果人道主義的刑罰讓犯罪不再成為痛苦,那麼人道主義也可能帶來反人道的災難。
4.
這本小書,真的值得一讀再讀
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閱讀這本小書。
也許是對於“酷刑”的單純好奇,或者是出於對(羅翔老師)歷史的熱愛,還是希望這本書可以成為法律學習之路上的參考讀物。
這本書都值得你一讀再讀。
義大利著名的哲學家、歷史學家克羅齊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雖然書裡所敘述的都只是舊聞掌故,但從來沒有人能斷定舊聞掌故不會在有一天再度變成新聞,就像黑格爾所說:“歷史給人類提供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吸取教訓。”
如果每個看完這本書的人,都能夠從刑罰的歷史裡,洞悉人類的經驗與教訓,珍視如今得來不易的法治精神。
法治之光就可能會變得更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