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歷史上真實的阿炳是怎樣的人?撕開藝術的外衣,只剩下各種不堪

引言:清末民初時期,我國出現了一位名叫阿炳的流浪藝術家,他是一個瞎子,一生命運多舛,但是這些都不能打敗他對藝術的執著,在黑暗的世界裡創作出了舉世聞名的《二泉映月》,二胡的悲壯哀婉,在這首曲子中都得以體現,他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聞者悲從中來,忍不住落淚。

歷史上真實的阿炳是怎樣的呢?放縱、乖張、自私是他的代名詞,和我們印象中的那個阿炳大相徑庭。他出生在無錫的一個名門望族,他的母親吳阿芬在嫁進秦家之後,秦家少爺不到半年就去世了,吳阿芬年紀輕輕就守了寡。一日,秦家請了一位道士到家中誦經,正好家中的事宜由吳阿芬操辦,一來二去,兩人就產生了曖昧不明的情愫。

誦經結束,道士走了,吳阿芬懷孕了,秦家很是憤怒,只知道吳阿芬給自家死去的少爺戴了綠帽子,但是卻不知吳阿芬的相好是誰?等到阿炳降臨到這個世上,等待他的是無盡的白眼和嘲諷,也許他並沒有做出什麼,但是從出生開始他便背上了罵名,終於,在他4歲那年,吳阿芬被流言蜚語逼到跳井自盡,只留下他一個人孤苦伶仃。

好在阿炳的嬸母可憐他,將他帶回家悉心撫養,當他長到8歲時,雷尊殿一位道士專門下山收他為徒,於是他告別了嬸母,前往了雷尊殿修行,而這位道士名叫華清,正是他的生父,但是礙於外面的流言以及身份,並不敢與他相認,只能對他比其他的徒弟愛護更多一些,他想要什麼,華清就給他什麼,從而使他養成了驕縱的性格。

華清從來沒有拒絕過阿炳的請求,阿炳不知道為什麼師父對自己百般寵愛,但是這樣的生活讓他感到極為快樂。華清教他拉二胡,笛子等樂器,他學得很快,也很有天賦,一首曲子,只要拉上三四遍就能學會,華清看見自己的兒子非常聰明,便對他更加縱容。從此,阿炳更加肆無忌憚,任性刁蠻,導致他的師兄弟都不喜歡他。

華清臨終之際,為了不讓阿炳再次流落到外面受苦,便力排眾議將雷尊殿交到了阿炳的手中,從而告訴了自己是他父親的真相,自己深愛著的師父竟然是自己的父親,這讓他難以接受,阿炳還沒來得及痛恨和悲傷,便開始紙醉金迷,拿著雷尊殿的錢肆意揮霍,他的這一系列舉動,讓他的師兄弟十分厭惡,但是又無能為力。

因為日日尋花問柳,最後阿炳不幸染上梅毒,眼睛也瞎了,他的師兄弟終於找到機會,將他趕出了雷尊殿。這下不僅沒有了錢財揮霍,連溫飽都成了問題,阿炳只好街頭拉二胡賣藝為生,後來他與董催弟結婚,兩人一起賣藝,但是阿炳的脾氣相當不好,對董催弟經常是非打即罵,即使這樣,董催弟也從未想過要離開他。

結語:不管他的人生有多麼不堪,我們都不能夠否定他在藝術上的成就。1950年,阿炳去世,享年57歲。我們在提起他時,想到的是他為我們留下的璀璨藝術瑰寶,他是一位苦命的流浪藝人。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宋朝以前沒有棉被,冬天睡覺時古人怎樣禦寒?別小看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