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是我國關於愛情的象徵,常常被用來形容恩愛夫妻和情侶,代表美好的愛情,然而在古代鴛鴦一開始竟然是用來形容男人之間的兄弟情的?
蘇武和李陵是西漢人,同時被匈奴俘虜,在異國他鄉歷經磨難,他鄉遇故知,感情自然不一樣,在蘇武回漢王朝時,李陵為其踐行,便留下了贈別詩《蘇武和李陵詩四首》其一"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意思是曾經我們像鴛鴦一樣朝夕共處,如今就要像天上的參星和辰星(又名商星)一個在東,一個在西,只能東西相望。無獨有偶,曹植在給弟弟的《釋思賦》中也寫到:樂鴛鴦之同池,羨比翼之共林。可見曹植也用鴛鴦比喻兄弟。魏晉時期嵇康《贈兄秀才入軍詩.其一》:鴛鴦于飛,肅肅其羽,朝遊高原,夕宿蘭渚。嵇康描述了自己與兄長遊于山水的樂趣,這首詩也是用"鴛鴦"來比喻兄弟和睦的。
那鴛鴦什麼時候用來形容愛情的呢?不少人認為最開始把鴛鴦比作愛情的是在唐朝。唐朝詩人盧照鄰在《長安古意》中寫道: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意思就是隻要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就是死了也心甘情願。
鴛鴦成為愛情的象徵卻不是從唐朝開始的,東漢建安年間的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中有一句: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孔雀東南飛》講述的是劉蘭芝和焦仲卿愛情悲劇,夫妻雙雙自殺後家人把他們合葬在華山旁邊,墳墓東西種了松柏,左右種了梧桐樹,這些樹樹枝相覆蓋,葉子相連線,樹中有一種叫鴛鴦的雙飛鳥,仰頭相互對著叫,天天夜裡叫到五更。這裡就是用鴛鴦表達夫妻。
鴛鴦是從何時從象徵兄弟的情誼變成愛情,目前無從考證,無論是象徵愛情還是兄弟情誼,鴛鴦都是我國文人用來寄託感情的依託。"鴛鴦"鴛指雄鳥,鴦指雌鳥。一直都是雌雄同在,人們更加認同將他們作為男女愛情的比喻,從此成為愛情的象徵。
其實還有一些詩句,本來也是形容兄弟情誼的,逐漸演變成形容愛情,比如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少人用這句話來表達對伴侶的感情。這句詩出自《詩經》《擊鼓》,原文是: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難以求之?於林之下。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這首詩描述了戰士久戰不得歸家的心情,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而詩中的"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意思就是:生死聚散,我曾對你說過拉著你的手與你一起老去,這裡就是形容戰士之間的感情。
或許是詩句過於優美,或許是現代人的文化觀念覺得用來形容愛情更合適,不管是"鴛鴦"還是這句詩,都逐漸演變成愛情的象徵,這都是文化發展的產物。然而,這些事物的本意還是需要了解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