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秦賦》給我們塑造了一個有情有義的秦王贏政,也塑造了一個有情有義的呂不韋。

(嬴政)

嫪毐事件後,呂不韋被嬴政解職,回洛陽的封地務農去了。可是像呂不韋這樣的大才,走到哪兒都香噴噴的。六國國君聽說他賦閒在洛陽,便派使者去洛陽找他,開出了賞千金、做宰相等令人唾涎的條件。《史記》記載了這一盛況:“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請文信侯。”

呂不韋很堅決,對於六國使者是一概拒絕。可是事情傳到了咸陽,嬴政聞聽,給呂不韋下了一道聖旨,內容是: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史記》

翻譯成白話就是:你呂不韋到底對秦國有何功勞?值得秦國封你為文信侯,把河南十萬戶給你做食邑;你呂不韋與秦王有什麼血緣關係?讓秦王喊你“仲父”。你還是和你的家人一起,都遷居到偏僻的西蜀去吧!”

(呂不韋)

擬寫聖旨時,秦國一些大臣一見要將呂不韋遷入蠻荒蜀地,立即反對。理由是呂不韋有功於秦,這樣做,會寒了天下人的心。丞相李斯卻在一旁說:“大王這是在保護文信侯。”眾臣一聽,這才釋然。

李斯傳旨到洛陽呂不韋府邸,呂不韋家人、門客聽到聖旨內容,大驚,皆忿忿不平。可是呂不韋說法與李斯一樣,也說:“大王這是在保護我呀!”。

而讓人無比感動的是,呂不韋不想給嬴政添麻煩,不想讓嬴政擔心,也不想讓嬴政一直這麼保護下去,居然飲毒酒自盡,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那麼,如何理解嬴政逼呂遷蜀,是保護呂不韋呢?

道理是這樣的:

由於呂不韋在洛陽,各國都派使者來請呂不韋做相,雖然呂不韋並不想去,可是時間長了,他難保不會動搖。

退一萬步講,就算呂不韋做到了絕不動搖,那他的那一幫門客呢?門客們之所跟著呂不韋,求的不就是功名利祿嗎?現在功名利祿就在眼前,為什麼不要?

而呂不韋一旦動搖,事情就大了。不管呂不韋是去趙國,還是魏國或其它國家,他都會成為秦國的敵人,成為秦國東出一統天下的最大障礙。秦國必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滅了他。為了不至於出現這種尷尬,所以秦王嬴政才把呂不韋一家遷往蜀地。

這樣想的話,嬴政的確是在保護他。

這樣想的話,嬴政的確是有情有義。

(呂不韋解職離開咸陽的情景,眼中有淚)

可是,有一點讓人很費解,就算嬴政真的有情有義,逼呂遷蜀是在保護他,他為什麼說出那幾句讓呂不韋傷心欲絕的話:“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

人人都知道,呂不韋在秦國為相十二載,滅東周國,修鄭國渠,編《呂氏春秋》,削弱趙國……有大功於秦,嬴政卻偏說他沒有,否定了他。

人人都知道,呂不韋是嬴政的仲父,嬴政平日裡也口口聲聲這樣喊,滿朝文武皆親耳聽到,嬴政現在也一口否認了。這不是六親不認嗎?傷害呂不韋到骨子裡了!

真正的歷史上,嬴政對解職後的呂不韋到底什麼態度?還是看看《史記》是怎麼記載的吧。

(張魯一演的贏政)

秦王恐其為變,乃賜文信侯書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秦王所加怒呂不韋、嫪毐皆已死,乃皆復歸嫪毐舍人遷蜀者。

注意這段話裡的三處關鍵詞。

第一處“秦王恐其為變”。意思是,嬴政害怕呂不韋心意改變。說來說去,秦王嬴政逼呂千蜀之主因,還是害怕呂不韋去六國做相。

第二處“秦王所加怒呂不韋、嫪毐皆已死。”,一句“怒呂不韋”,表明了嬴政對呂不韋的態度絕非有情有義,也絕非想保護他,而是對他很憤怒。

第三處,即中間幾句,呂不韋對嬴政的心態是“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說明了呂不韋自盡的原因是“恐誅”:害怕被嬴政殺害,而搶在嬴政下命令殺他之前自殺了。

所以,從《史記》裡看司馬遷的態度,他認為嬴政對呂不韋是“無情無義”的,並非《大秦賦》裡激情演繹的“有情有義”。

(呂不韋老年,張鐵林飾演)

如果遵從《史記》的觀點,認為嬴政對呂不韋並無多少情義,那麼,就很好理解嬴政在給呂不韋的詔書裡那兩句“君何功於秦?”,“君何親於秦?”的狠話了。能對曾經的“仲父”說出如此狠話,可以想象,嬴政當時的心裡,是懷著怎樣的一股憤激之情!

《史記》是信史,一般而言,我們在沒有新的證據推翻《史記》的情況下,以《史記》為準。所以我們應該相信嬴政的薄情寡義。他遷呂不韋至蜀國,並狠狠的責問呂不韋,用意可不簡單,至少有二個目的:一是為了阻斷東方六國與呂不韋的聯絡;二是希望呂不韋看了詔書,失望且絕望,最好自己了結自己,那就一了百了,結果最好了。

事實證明,嬴政的目的達到了,呂不韋何等聰明,又怎能不懂得他的心思,所以飲毒酒而死。

(於和偉演的秦始皇)

《大秦賦》是影視作品,可以杜撰,可以把無情無義的秦始皇演繹成有情有義的男兒漢。但我們不能把娛樂當歷史,看《大秦賦》以娛情,但觀歷史還是要重真實。

5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皇帝與名臣的頂級對話的頂級文章,這篇文章開啟了一場變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