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泱泱華夏,巍巍中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是勤勞的,更是聰明的。在上下三千年的時間裡,其在朝可以治國安邦,在野能夠豐衣足食,入坊可以機巧,經商能成巨賈,是之為"士農工商"。

然而,"士農工商"雖然一體,卻是命數軌跡各有不同。就比如那"商"者,得意時能夠呼風喚雨,有朝一日失意時卻也可能連那食不果腹的老農都是不如。

話說元末明初沈萬三,便是那"商"者中的一員,其戲劇化的沉浮人生直可以做後來者的教科書。

其實,關於沈萬三,在下以前是有過敘述的,不過現在因為有了新的感悟,所以便在這裡再次探討一二。

沈萬三,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即"萬戶之中第三秀"之意),祖上靠從事種地和養殖起家,從而為沈氏一族後來崛起為鉅富積累下了不少的物質和精神基礎。

元至順年間,沈萬三跟著父親首次遷居到了平江路長洲縣東蔡村,也就是今日赫赫有名的周莊東垞居住。有道是如魚得水若龍入海,在此後的數十年間,立家之後的沈萬三便依託周莊,憑藉三江之利,廣集貨資,並大膽開拓海外貿易,很快便成為"資鉅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

沈萬三有宅在吳江二十九都周莊,富甲天下,相傳由通番而得。(《吳江縣誌》)

據《走遍中國》欄目裡專家介紹,全盛時期的沈萬三,通番三江,掌控江南全部私鹽生意,共資產可達20億兩白銀之多,說此足以傲視中國曆朝歷代,當也不為過了。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正當執天下財富牛耳的沈萬三無限風光的時候,形勢急轉而下,突然一天便深陷牢獄了。

一切,還要從改朝換代說起。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最後,貧農出身的朱元璋拔得頭籌,建立了大明王朝,並定都南京。此時一個難題出現了,那便是,朱元璋想要把被戰亂破壞的南京城重新修善一下,可是卻有些囊中羞澀。

怎麼辦?

能怎麼辦?當然找有錢人墊付了。

於是,富可敵國的沈萬三出馬了——當然這其中還有他主觀上想要巴結皇權的因素,其主動提出承擔南京城修建費用的三分之一。

事情做到了這一步,本來應該就可以了,可是受到皇帝表彰的沈萬三,竟突然飄飄然起來,看到明初國庫空虛,更是請求出資替朱元璋來犒賞軍隊。

這下算是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了,看到有人送錢,朱元璋不喜反怒,說了一句:"匹夫敢犒勞天子的軍隊,絕對的亂民,該殺。"然後沈萬三的命運便風雨飄搖了。

吃力還不討好!為什麼會這樣?

只是因為,在那皇帝眼裡,無論一個人再有錢,總歸還是賤民,賤民敢替皇帝犒賞三軍,就好比是一個功能健全的男人,在一個妻妾成群的性無能者面前炫耀生殖能力,其居心何在?況且,既然他有能力犒賞軍隊,就同樣有能力組建起一支軍隊,如此怎能讓一個習慣了駕馭一切的皇帝安心?

說白了,得罪朱元璋的不僅僅是沈萬三在人前展現出來的風頭,還是他那府庫中充盈的財富,更是那足以形成對抗皇權力量的潛在可能性。

這便是古來商人三煞。三煞者,一煞,被權力羨;二煞,被權力厭,三煞,被權力恨。

沈萬三可以說已經是三煞皆犯,在俗人眼中,估計死上一百次都不足惜了。

所以,我們便常見中國歷史上一種奇怪的現象:某個發家致富的家族在興盛了若干年後突然間便折戟沉沙。

"人怕出名豬怕壯",原來是用來調侃這個群體的。

所謂"千秋富貴",事實上幾千年來,中國從來沒有哪個家族享受過也沒有機會享受過。

不允許財富不斷做大,本是一個有違人類基本價值的價值觀,可是華夏帝王的治下,卻是顯得那麼的理所應當和正常,以致人人都想致富,卻又人人仇富。

這樣的結果便是,後世發家之人,鑑於種種歷史的教訓,或者夾起尾巴做人不問時事,或者拍馬逢迎變成權力的附庸,又或者乾脆樹欲靜而風不止,坐在家中也能橫生出禍端。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看看二戰前的日本,才知道和歐美列強還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