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公元前280年,韓非出生於韓國的某個王室家庭,一般都認為祖父是韓襄王,至於韓非的父親是誰,尚無定論。有說他是韓釐王的兒子,也有說是韓桓惠王的兒子,或者韓釐王的孫子,還有一種說法是公子蟣蝨在王位鬥爭失敗後,生下的兒子。不論是哪個,王親貴族是公認的沒跑了。
《天行九歌》韓非
公元前262年,青少年時期的韓非就很關心政事,秦國的SSR猛將白起一口氣拿了韓國50座城池,韓國被揍昏了,自信大受打擊,人心渙散,韓非急得成天給韓王寫信,幫韓國出謀劃策,一直寫了五年,但是韓非有王家血統,對王位有威脅的他還不會溜鬚拍馬,韓王對韓非這號人的建議根本就不聽,韓非發出了“這國怎我陷思”的感慨,然後決定把自己的政治思路和理論總結一下寫成書,方便傳閱。
公元前253年,本來在齊國教學的荀子老師來到楚國開起了培訓班,荀子是儒學老師,他最擅長教的是“帝王之術”,在楚國被春申君黃歇封為蘭陵令,韓非得知就過來拜荀子為師了,他的同學還有後來的秦國丞相李斯,雖然老師教的是儒家,但這倆人後來成為了法家代表。
公元前236年,早已學成歸國的韓非見到了十幾年沒見的老李同學,李斯這次到韓國是秦王讓他來勸韓國投降的,然後韓非給李斯看自己寫的《孤憤》《五蠹》這幾篇論文,李斯驚了!然後帶回去就分享給秦王嬴政看了,嬴政也驚了!對論文裡的治國方略讚賞不已,還感慨道:“如果能得見這個作者,死也甘心吶!”李斯告訴嬴政,作者就是韓非,雖然沒見過面,但是嬴政被韓非圈粉了。
公元前233年,韓國成為秦國要攻打的第一個物件,韓非就來活兒了,韓王讓他去秦國談判交涉。韓非來到秦國,帶了一篇論文《存韓書》,說的是建議秦王先別打韓國,反正一年內也打不下來,不如先去賄賂楚國,再去打離得更近的趙國,給魏國送個人質讓他們放心,再帶著韓國打趙國,咱們秦韓組隊,也不怕趙國也拉著齊國組隊,完事以後,韓國這麼弱小,肯定老老實實順從大秦,最後楚、魏也會自動投降了,說完統一戰略,還不忘cue了一下李斯和姚賈,說他們不是為秦國好,需要防著點。
嬴政就起疑心了,之前自己那麼崇拜那麼認同的韓非偶像怎麼和自己意見不一了?李斯也有點懵逼,老同學好好地聊戰事,怎麼還把自己帶溝裡去了?於是李斯對秦王嬴政一本正經地說:“韓非畢竟是韓國人,忠於韓國也是人之常情呢”。
嬴政秒懂,便把韓非丟進大牢了,過後不久,韓非死於獄中。
那嬴政為什麼對對韓非如此草率地脫粉回踩呢?
司馬遷的《史記》說到,韓非是入獄後被李斯毒害,秦王后悔也晚了,不過我覺得對於韓非的死,嬴政應該是不後悔的,但是韓非卻是非死不可的,韓非是一個道德高尚、忠君愛國的人,又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智慧屬於群雄中的佼佼者,嬴政自然是認為“國家面前無‘愛豆’,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人,如果韓非不能完全為自己所用,必然是個隱患。
根據史料來看,關於這《存韓書》是否真的是韓非所寫也有諸多疑點,不過既然是韓非帶來的,他應該是不反感文中內容的,而且《存韓書》中的建議對韓國有利,因為當時的韓國只剩下了潁川和南陽兩座城了,十分難頂,如果能給韓國幾年喘息的機會,也許能挺過去呢,雖然嬴政確實聽從了《存韓書》的建議,暫緩伐韓,可韓國在韓非死了兩年後,還是向秦國投誠了,成為第一個被統一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