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這是企鵝歐洲史系列第二本書,《羅馬帝國的遺產,400-1000》,“400-1000”指的是時間。作者是英國克里斯·威克姆,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牛津大學中世紀史榮休教授。

讀之前,好奇這幾個問題:羅馬帝國怎麼解體的?羅馬帝國滅亡後是誰統治原先的人民的?羅馬帝國的影響是什麼?

00 企鵝歐洲史系列閱讀理由

企業歐洲史系列中文版總序裡說,這系列包含了9部著作,覆蓋了歐洲文明近4000年的歷史,如果我們精細地閱讀這幾本書,就能夠觀察到歐洲文明在歷史上經歷過的多次繁榮復興和危機,進而能夠認識到歐洲文明保持更新和不斷前進的真正力量是什麼。

我認為這真正的力量一定包含它的政治體制和機制,比如說公民權利、社會自治這些思想和精神,是可以溯源到羅馬時代的,羅馬帝國的遺產今天一定還在延續,私認為歐洲文明保持更新和不斷前進的真正力量,在這本《羅馬帝國的遺產》中會找到一部分答案。

01 東、西羅馬帝國的由來

公元300年,羅馬人民發現很難靠單一的中心來統治好這個國家,於是公元324年以後,帝國有了兩個常設首都,一個是羅馬,一個是由君士坦丁新建的城市君士坦丁堡,從那時起,羅馬帝國在絕大部分時間內都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東羅馬(大部分人說希臘語),另一個是西羅馬(大部分人說拉丁語)。兩部分各有自己的皇帝和政府,但仍然保持十分緊密的聯絡。

主動的把國家分為兩個首都、兩個皇帝,在我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這不是分裂國家嗎?嘗試去理解其他的文化,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02 羅馬文化、社會

羅馬帝國實際上是由一個又一個構成相似的城市組成的,每一座城市都有深厚的自治傳統。哪怕後來帝國加強了中央集權,拿走了很多地方上的決策權,但地方自治集團(很多都是世襲貴族家族)還是能夠主導政府的風氣,影響政府機器的執行。

羅馬有一套非常自洽的政治體系:行政機構、元老院、法律系統、軍隊、稅務系統,這些體系之中的政治精英們共有著相似的價值觀和政治規則,這讓羅馬帝國內部能夠保持統一,這些政治精英一般都出自世襲的貴族家族。羅馬帝國的城市,都有著如此深厚的自治傳統,竟然還能夠彼此認同,形成一個統一的帝國,這點不得不令人疑惑。瞭解到他們受過同樣的教育,擁有著共同的知識結構和價值,再加上全國統一的羅馬法,也就不太疑惑了。

羅馬文化特別重視庇護關係,這種合法的庇護體制,最後會將所有人都納入其中,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自己在社會體系中有一席之地,哪怕庇護體系並不能經常給他們帶來利益,比如說在一個庇護體系裡,佃戶的主要庇護人是他們的地主,顯然地主並不能夠經常給佃戶帶來利益。這種龐大的庇護網路非但不是羅馬帝國的薄弱環節之一(腐敗),反而是維持帝國有效運轉的主要因素之一。現實是庇護體系在哪裡不起作用,哪裡就會出現問題。比如當埃及的農民們認為無法得到天主教會的庇護時,他們就會轉而追隨多納徒派。

羅馬帝國崇尚暴力、濫用職權、腐敗,但這只是用今天的道德標準分析出來的結果,並不是導致羅馬帝國解體的原因。因為這些問題也都是其他國家體系的一部分,而這個體系非常穩定,已經延續了多個世紀。西羅馬帝國確實在5世紀時解體了,但這是因為人們遇到了一些意外事件,而且沒有把這些事件處理好。原因是東羅馬帝國則輕鬆地存續下去,有人認為其在6世紀早期達到了巔峰。

羅馬帝國在公元400年時,還不是一個純粹的基督教國家,但隨著基督教體系越來越繁複、信徒越來越多、權力越來越大,他們同統治階級合作,排擠異教徒,甚至到了零容忍的地步,羅馬帝國漸漸的變成一個基督教國家。但基督教的內部卻是有非常多的紛爭、矛盾,不同派系之間無法容忍處自己派系外別的派系的存在,他們對為一些細小的宗教問題而爭辯,試圖統一宗教內部的思想,無法容忍別的教義理解。

03 西羅馬帝國的覆滅

羅馬帝國的四周全是“異族”,東邊有地處亞歐大陸中西部的波斯帝國,羅馬帝國其他地方的鄰居沒有波斯那樣高的政治組織程度,他們被羅馬人統稱為“蠻族”,“蠻族”的軍事化程度很高,且已經“武力”進入過羅馬帝國很多次。外族的湧入,從任何角度來說,都並不必然威脅到羅馬的權力結構,而且在東羅馬也確實沒有形成威脅。但是。當時的統治者們在處理“蠻族”事務時,犯下了一系列政治上的錯誤,加速了帝國西半部的覆滅。

西羅馬帝國的覆滅是逐漸進行的,“蠻族”軍隊不斷蠶食羅馬的各個行省,然後又以羅馬人的方式實行統治,看起來什麼都沒有變,但又什麼都變了。就這樣西羅馬帝國逐漸解體了。剛開始,這些“蠻族”是羅馬帝國的支持者。西羅馬帝國接納了這些入侵的族群,把他們以同盟的身份安置下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同盟”都變成了帝國的威脅,最終瓦解了西羅馬帝國。

5世紀時期,西羅馬被分割成六大板塊:汪達爾人的阿非利加、西哥特人的西班牙和西南高盧、勃艮第人的東南高盧、法蘭克人的北方高盧、東哥特人的義大利(包括阿爾卑斯地區),此外還有一系列小型的自治政體散佈在不列顛和其他更邊緣的地區

這些獨立王國分割佔領西羅馬行省之後,並沒有想要收復其他被佔領板塊的意圖,也沒有宣稱自己繼承了羅馬帝國的正統。但那些較大的政治體系雖然都是按照羅馬的傳統方式實行統治的,但是軍事化程度更強,其他行政體系更為簡化,教會系統是變化最小的制度。

04 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的狀況

公元618年之後,埃及先後被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佔領,黎凡特也被征服,導致東羅馬迅速陷入巨大的危機, 大多數歷史學家把這次危機之後殘存的帝國成稱為拜占庭帝國。帝國僅在七世紀第二個十年裡,就失去了三分之二的領土以及四分之三的財富,這些失去的東西在7世紀30年代後再也沒有被追回來過。

領土大幅縮水的拜占庭帝國,在阿拉伯人的政府行動中倖存著,內部宗教矛盾不斷(反聖象運動)。帝國在850—1000年還得以復興和繁榮,精英文化教育得到重視。拜占庭帝國一直存續到了15世紀50年代,直到被奧斯曼帝國攻陷。

05 羅馬帝國的遺產

羅馬帝國的影響,作者並沒有單獨去寫,而是將這影響貫穿書本的每一章節,尤其是西羅馬帝國覆滅後,羅馬中央政府的權利結構,地方的自治傳統,精英階層參與政治活動,稅收、法律體制都得到了繼承和模仿。後羅馬時代的國家政府,都在羅馬的體制下或多或少地修改,甚至當今歐洲的很多制度、文化都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歐洲從羅馬來”,在一定意義上是有道理的。

圖片:Janos Tornyai,Winter Landscape with Violet Lights

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愛過和尚,搞過謀反,“作精”高陽公主的一生精彩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