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我們看到一個法家大才韓非,集“法、術、勢”於一體,把君權於一身依、依法治國,讓未曾謀面的秦王政大喊“知音”。秦王為了可以見韓非,讓大將軍王翦兵侵韓、又退出韓國,就是給韓非一個面子。大軍未出,糧草先行。秦王為韓非如此折騰,可見對韓非的重視。
韓非來到秦國,遇到了自己老同學秦國廷尉李斯,同師從荀子,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語言,但韓非與李斯不同,韓非是韓國宗室,出自貴族,背後有新鄭的祖宗陵廟和江山社稷,做不到“倉鼠”李斯那樣瀟灑,入秦做了高官,身邊了無牽掛。
韓非見到秦王政,那君王之法和天下以統的論述,真是暢快淋漓,快哉快哉。但政治理想的追求和現實的選擇,就是那麼無奈和糾結。秦王政為韓非的政論折服,贈送車馬和衣冠,按諸侯之禮接待。但韓非不像屈原,空有輔助君主和治理國家的浪漫主義理想,他是法家,儘管這套法家思想在韓國沒有市場,但在秦王政面前,那簡直就寶啊。韓非心繫韓國,時刻想儲存韓國,讓韓國得以延續。在秦國探聽情報,時刻向韓趙傳遞情報,同時積極干預秦國朝議,同時彈劾秦國主導外交、主導賄六國的上卿姚賈。帝王可以欣賞大才,但心裡想著如何利用大才。如果發現大才不能為己用,可能傷害自己的利劍,這樣的人絕對不能留。當姚賈洩露韓國任用的南陽守將,竟然被秦國策反,就想一切辦法,把情報送出去,導致自己深陷牢獄之中。
不論是否李斯陷害,韓非大才在政治理想遇明主、安社稷、天下一統,權力集中君王手中。韓非出身韓國,不忘本是做人的根本。韓非不反對天下一統,他現實的考慮,就是存韓,哪怕阻擋韓滅國 延遲一天就是一天。
韓非遇到秦王政是人生的大幸,是他的政治理想得以實現,從而他的帝王術傳承千萬年香火不絕。但不幸出生在韓國,遇到韓王。心繫故國,但韓王爛泥扶不上牆。
韓非在秦國牢獄中,留下畢生的思想結晶,他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如果可以存韓就存,如果不存韓就自己殉國吧。失去生命對韓非來說,在政治理想和挽救祖國之間的最好選擇吧。不能保住祖宗基業,又可以實現政治理想,就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也是命運的安排了。
韓非死得其所,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他不能稱為千古一帝贏政名義的帝師,他成為秦始皇實時上的帝師,更是二千多年來,歷代帝王真正的帝王術的老師。李斯為歷代人所不齒,他的老同學韓非子忠貞為國,雖然壯志未酬,但高貴品質為千古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