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身為羅馬帝國的第二代君主,提比略和前任皇帝屋大維並無血緣關係。前42年,他出生於羅馬望族克勞狄烏斯家族。提比略的父親尼祿(注意區分,羅馬好多人叫這名字)曾做過凱撒的財務官,算是凱撒派;但他外公又跟反凱撒的元老院共和派攪到了一起。結果在凱撒遇刺後,這個家庭直接遭到了衝擊,尼祿不得不拖家帶口四處逃亡,日子過得十分落魄。

直到後三頭結盟、投到了安東尼門下後,尼祿才過了幾天舒心日子。但屋大維又看上了他老婆莉薇婭,並勒令他離婚。無奈之下,尼祿只能放棄妻子,還參加了這對“新人”的婚禮,以示“心甘情願”,但不久後他就死了。於是,剛學會走路提比略,和他未出生的兄弟大德路蘇斯一起,跟著母親進了屋大維的家門。

這種複雜的家庭關係,造就了提比略與眾不同的性格∶他比同齡人要成熟穩重的多,同時也更加深沉壓抑。

成年後,作為皇帝的養子,提比略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先是在東方帶兵,威嚇不怎麼聽話的亞美尼亞帕提亞。30歲時,他又和弟弟一起跟日耳曼人打了三年仗,把戰旗插到了易北河岸邊。卸下軍職後,又陸續擔任過財務官、大法官、執政官、保民官等職務。

提比略的功勞不算卓越,但也稱得上優秀,且能文能武。如果不出意外,他很可能會成為一名身份顯赫的高階官僚,緩緩度過自己順風順水的一生。然而,一樁不幸的婚姻,給屋大維和提比略的關係,造成了深深的裂痕。

事情是這樣子的,屋大維有位關係很好的盟友阿格里帕,此人既娶了屋大維的女兒,又把自己跟前妻的生的女兒嫁給了提比略。所以他既是屋大維的女婿,又是提比略的老丈人

前12年,阿格里帕去世,為填補老友死後的政治真空,屋大維瞄上了提比略,並再次對別人的婚姻下手∶他強迫提比略離婚,並讓他續娶自己的女兒、阿格里帕的遺孀、提比略的岳母——老尤利婭為妻。(你們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暈)。

屋大維的這番操作,固然有把提比略培養成繼承人的意思,但這場政治聯姻卻讓提比略大為不滿。他跟妻子感情甚篤,二人還育有一子,如今卻被生生拆散,還娶了自己的丈母孃,這叫哪門子鬼事?而且一想到家裡那些亂七八糟的關係,他就渾身難受。

六年後,再也過不下去的提比略以“身體不好”為由,離開了那個同樣憎恨自己的妻子。告別母親後,他辭掉了所有職位,以一個普通公民的身份,前往羅德島隱居。

後來,老尤利婭出軌了,物件還是屋大維的外甥、安東尼的兒子——尤里烏斯.安東尼。老皇帝火冒三丈,處死了外甥、並將女兒流放孤島。但女兒阿格里帕的三個兒子,仍被他視為未來的繼承人。結果這仨孩子中當,老大和老二早逝,老三成年後又十分變態殘暴,步了他媽被流放的後塵。連提比略的弟弟,大德路蘇斯也在前9年死去。尤里烏斯家族的繼承人中,死的只剩下一個提比略了。

公元2年,在屋大維的死催下,提比略終於回到羅馬,但他依然不碰政治,繼續隱居。幾年之,快70的養父終於將提比略立為儲君,但同時要求他收養自己的侄子——日耳曼尼庫斯為養子。因為他是大德魯蘇斯屋大維侄女所生,有奧古斯都的血統。

14年8月19日,奧古斯都病逝。在元老院走完程式後,提比略繼承奧了古斯都所有的權力,成了羅馬帝國的第二位皇帝。

上位後,提比略的行事風格十分低調,不僅對元老院恭順有加,也甚少限制公共輿論,並自稱是全體公民的“僕人”。他把主要精力,放到了維持治安、剿匪、以及鎮壓暴動等方面。同時大幅縮減了公共娛樂方面的財政支出,並降低了軍隊凱旋儀的規模,同時以身作則,厲行節儉。

此外,他還建立了一支6000人的近衛軍,由皇帝直接掌控,用以護衛王室安全。然而,這支隊伍從建立之初,就成了威脅王室安全的重大隱患,並在羅馬帝國後期發動過多次叛亂。

在看似波瀾不驚的提比略時代,最值得注意的有兩點∶一是他將奧古斯都的擴張型國家政策,徹底轉入了戰略防禦;另外,則是延續了奧古斯都時代混亂的家族內鬥

早在公元9年,羅馬指揮官瓦魯斯就在日耳曼遭到了三個軍團被全殲的慘敗,此戰終結了羅馬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提比略即位的同年,帝國的日耳曼軍區伊裡利庫姆軍區又同時發生了譁變,險些要了他兒小德魯蘇斯的性命。

於是,在日耳曼尼庫斯對日耳曼進行了長達三年的軍事打擊、給帝國找回了面子後,提比略便把這位生猛的大侄子調回了羅馬,並將日耳曼軍團撤回到萊茵河左岸。此後,除了鎮壓茅利塔尼亞的叛變之外,提比略再未發起過戰爭。

如前所述,日耳曼尼庫斯是提比略的親侄,也是老皇帝欽定的第三代儲君,同時他還娶了屋大維的侄女阿格里皮娜。被召回羅馬後,大侄子先是當了一年的執政官(公元18年),任期結束後又被派到東方處理外交糾紛。結果去了沒多久,小夥子就死在了敘利亞。

據說,儲君是被敘利亞總督皮索毒死的,因為他倆搞不來。日耳曼尼庫斯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還留下遺言,要家人宰了皮索、為他報仇。但遺孀阿格里皮娜可不這麼看,她懷疑是提比略指使皮索下的毒,好給他親兒繼位掃清障礙。而皮索在審判期間的神秘死亡,則被她視為殺人滅口。

於是,這位身份高貴的侄媳婦,經常在各種公開場合表現出對皇帝的疑懼與鄙視,毫不避諱。在一次皇家宴會上,她拒絕接受提比略遞過來的蘋果,說怕被毒死,厭惡之情溢於言表。皇帝大為不悅,遂將侄媳婦一黨視為政敵,漸致水火不容。

公元30年,提比略以陰謀叛亂為由,命令近衛軍首領謝雅努斯,對阿格里皮娜一黨實施抓捕,並將其一家流放。公元33年,阿格里皮娜在流放地絕食而死;其長子尼祿·愷撒,也在流放中身亡;次子德魯蘇斯·愷撒,被餓死在皇宮;三子卡利古拉被關在卡普里島監禁。其他受株連者不可勝數。

與親族關係的惡化、以及兒子小德魯蘇斯的去世(公元23年),令提比略心灰意冷、倍感疲倦。公元26年,在收拾侄媳婦的四年前,提比略已經離開了羅馬,搬到了卡普里島隱居。羅馬的朝政,則交給了剛提到了近衛軍首領謝雅努斯來主持,他成了皇帝的代理人。從此以後,提比略再沒回到過首都。

在塔西佗的筆下,提比略的隱居生活十分淫亂∶不僅常年組織“多人運動”,還虜來許多漂亮的男孩做“孌童”,並戲稱其為“小魚”,用於滿足自己變態的獸慾。這種記載經常帶有作者的偏見,真假很不好說。但皇帝常年藏在島上不見人,很容易讓人浮想聯翩倒也不假。如果臆想出的僅是些桃色新聞,倒也鬧不出多大的亂子。但如果把想象力放飛的太高,成天琢磨自己怎麼當皇帝,那這人就要倒大黴了。

其實,在很久之前,強壯英俊的謝雅努斯,便跟皇儲小德魯蘇斯的老婆——莉維拉,搞到了一起。這個莉維拉還是提比略的親侄女。據說,正是這對狗男女合謀毒死了小德魯蘇斯,原因有三∶第一,他倆想長相廝守;第二,謝雅努斯想當皇帝;第三,怕小德魯蘇斯即位後收拾他倆。

這樁謀殺案做的相當隱蔽,當年沒有一個人把皇儲之死懷疑到他倆頭上。事後,雖然謝雅努斯請求續娶“寡婦”莉維拉的要求被提比略拒絕,但他依然以皇帝代理人的身份掌握大權,並在公元30年清洗阿格里皮娜的鬥爭中,把自己的權勢推向了頂峰。

轉過年來,提比略意識到,謝雅努斯的權利好像大過頭了;另外從羅馬不斷傳來的情報中,他發現這位代理人似乎正在密謀“轉正”。次年,提比略撤掉了謝雅努斯,把近衛軍長官換成了馬克羅。緊接著,在一場元老院會議中,提比略派人下達“聖旨”(本人沒來),指控謝雅努斯陰謀造反,馬克羅當場將其逮捕。

謝雅努斯和他的長子被處死後不久,提比略便收到了這位叛徒妻子的來信,信中揭露了八年前儲君被鴆殺的真相。信寄出後,這位不幸的女子便自盡身亡,謝雅努斯兩個幼子也被處死。至於通姦的莉維拉,據說被提比略交給了她的母親小安東尼婭(安東尼與屋大維姐姐的女兒)。這位母親將女兒關進房中,活活的餓死了。

這次的悲劇結束後,幾近心碎的皇帝徹底退出了羅馬政治,不再下達任何指示。整個國家雖然完全是按照官僚機構的慣性在運作,卻也成功擊退了帕提亞日耳曼人的入侵。

在生命的最後6年中,家族中連番發生的內鬥、以及眾多親人的慘死,讓提比略陷入了長久的沉思。公元37年,在侄孫卡里古拉被確立為儲君後的不久,這位充滿爭議的老皇帝便離開了人世,終年79歲。

最後再提一嘴,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也是在提比略執政期間,被猶太行省總督本丟彼拉多,釘死在了十字架上。

感謝您讀完全文,如果喜歡,請點關注,感謝支援哈!

1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始皇母親趙姬放縱情人嫪毐亂權,是為了和呂不韋打擂臺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