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三國曆史中,劉備遇到諸葛亮之前,可謂“逃跑能手”和“失敗專家”,數次棄妻自逃,一而再、再而三地投靠和依附他人。據不完全統計,劉皇叔投靠過的人,起碼包括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等等。

在一次次逃跑和失敗中,劉備的“美譽度”卻節節飆升。他也憑藉這“美譽度”,贏得了人才,贏得了民心,贏得了宅心仁厚的至高評價,最終成就了一番偏安的霸業,更在歷史上擁有了不錯的“段位”。

劉備能夠成功,得益於其堅忍不拔的性格、能屈能伸的氣度、百折不撓的精神。但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他得到了諸葛亮這位超級強人的輔佐。

劉備“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以結果為導向,可以說諸葛亮的出現,是劉備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機,對劉備的事業具有絕對的里程碑意義。

如果沒有諸葛亮的運籌帷幄、鞠躬盡瘁,只憑劉備在家鄉結識的草莽人物,如關羽、張飛等,劉備和蜀漢在歷史上很難有一席之地,遑論“高位”。

然而,通觀三國正史,我們會發現一個非常怪異的現象。諸葛亮的“高光”時刻,首先是“隆中對”,其次是赤壁之戰前出使東吳,最後就是劉備託孤之後,成為蜀漢事業的“男一號”。而從赤壁之戰結束,至劉備亡故這一段時間內,諸葛亮的“存在感”和“成就感”非常之低。

這一段時間,諸葛亮曾被劉備任命為軍師中郎將,幹過“調其賦稅,以充軍實”後勤保障的活兒,輔助關羽鎮守過一段荊州,還與張飛趙雲等一道幫助劉備“共圍成都”。拿下成都後,諸葛亮曾代劉備鎮守成都,主要負責“足食足兵”,還是主抓後勤。劉備稱帝后,諸葛亮一度貴為丞相,但位尊而權輕。可以說,赤壁之戰之後,諸葛亮從未被活著的劉備委以重任。

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說道:“若子嗣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就是歷史上很著名的“白帝城託孤”,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之情自此成為千古美談。

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但是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說的這一句真心話,道破了諸葛亮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其核心就是三個字:“不盡信”!

諸葛亮胸懷天下,讀書只觀“大略”。他認為徐庶等奇才能當上州牧或太守。徐庶等人問他前途,諸葛亮卻“笑而不答”。其實,他心中早已有了“隆中對”,以澄清天下為己任。

劉備不時寄人籬下,諸葛亮出現前,對於前途命運唯餘“堅持”二字。三顧茅廬拜會諸葛亮,聆聽諸葛亮“隆中對”高論,雖然有點畫餅充飢,但是確實重燃希望。然而,對於諸葛亮所作“戰略規劃”,劉備卻信而未盡信。

諸葛亮認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可圖者乃荊州與益州。據有荊、益兩州後,“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修明內政。待勢力強大後,以荊州攻洛陽,以益州圖關中,“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由於心中“不盡信”,劉備並未完全按照諸葛亮之言而行。取得荊、益兩州後,沒有“西和諸戎”以安定後方。又因“鐵磁”關羽的剛愎和傲嬌,得罪東吳孫權,失去了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荊州。主要依仗只剩下益州,致使劉備集團完全退居守勢。

而後,關羽被東吳擒殺。劉備為了為其復仇,無視諸葛亮所訂東吳“可以為援而不可圖”的外交基本原則,一意孤行攻打東吳。反被吳將陸遜大敗,逃至白帝城,病重而身故。

由於心中對諸葛亮“不盡信”,劉備的託孤遺言也很耐人尋味。表面看,諸葛亮在他心中地位“獨一檔”:甚至連劉姓江山,諸葛亮都可以“自取”之;但更深層次的潛臺詞,卻是提示諸葛亮切不可篡逆。然而,決心為興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其立身行事,怎麼可能有篡竊之行啊!

劉備駕鶴西去後,諸葛亮領益州牧,開府治事十年,終於可以獨當一面,將內政外交的抱負付諸實施。“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率眾南征”“七擒孟獲”的故事,便發生在這一時期。與東吳“重修舊好”、“西和諸戎”以穩定後方兩件大事,在劉備死後立即施行。

劉備對諸葛亮的“不盡信”,是他雖得“臥龍”輔佐,卻只能偏安一隅的原因之一。當然,劉備未能如其先輩漢光武帝劉秀一般,“復興漢室,還於舊都”,還決定於主、客觀兩個因素:

主觀方面,劉備才能難敵劉秀

劉秀雖然也出身於“基層一線”,但是受過多年的正規教育,心胸寬闊,能容天下人才。加之劉秀軍事才能出眾,昆陽一戰直接“封神”;稱帝后不殺功臣、不搞封禪,治下國泰民安,堪稱“千古一帝”。

反觀劉備,打小喜歡狗馬和漂亮衣服,所信賴的關羽、張飛等人,亦稍顯粗鄙。得一“臥龍”,卻不盡信。在多次戰爭中,劉備勝績不多,常常狼狽逃跑,頗有“拋妻棄子”的本領,更有被人收容的德性。因此故,劉秀能在兩年內成就帝業,而劉備東逃西竄十餘年後才能割據一方。

客觀方面,曹操、孫權兩大“敵人”足夠強大

劉秀的對手,不過是昏庸怯懦的更始帝劉玄,以及草寇行徑的王鳳、王匡之流。而劉備的對手,曹操、孫權均堪稱一代英豪。自身能力不足,還得與強敵不斷周旋,劉備雖有諸葛亮這位天縱英才輔助,也不過是難扶的“阿斗”他爸。

弘毅寬厚、“折而不撓”、奮鬥不止的劉備,可獲評一代梟雄。而諸葛亮,卻用一生詮釋了三國君臣際遇的最佳範本。忠誠、智慧、勤勉、公正,有理想、有擔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為中國歷史上樹立了一座偉大的豐碑,成為中華民族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

-完-

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江湖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