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始皇帝以後,帝王戳辱大臣太甚 (總第四十一)

《資治通鑑》裡最具鑑戒意義的這些事兒

《漢書.賈誼傳》裡有這樣的語句:“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眾庶如地。故陛九級上,廉遠地,則堂高,陛亡級,廉近地,則堂卑。”後世概括為“陛尊、廉遠、堂高”,用以喻君主尊嚴。

關於“陛尊、廉遠、堂高”,王夫之在《讀通鑑論》裡說:“等賢而上之,則有聖人;等貴而上之,則有天子。”大意是:同為賢惠之人,其中若有人能在這個基礎上更進一步,就會出聖人了;同等尊貴之人,若有人能更上一層樓的話,就要成為天子了。

王夫之的話告訴我們,即使已經是人們眼中尊貴、賢惠之人,他們也還在,也都要學習別人的,哪怕一丁點的長處,希望透過優點的不斷累積,以達到聖人,或者天子的境界。

顯然,王夫之是有感於賈誼關於“陛尊、廉遠、堂高”學說的精要之處而發。帝王尊貴至極,也還可積累優點,成為賢德的尊貴之人,而禮敬公卿大夫,實際上也是帝王所需積累,可為王道積蓄力量的,必不可少的優點。

但事實上,對於“禮敬公卿大夫”這一命題,讀完史上一些例項,或“可為之痛哭者”。賈誼《治安策》開首有:“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以長嘆息者六……”。

他把世人分為五等,獨讓天子高高在上,庭上群臣被等視之為平民,可以任意殺戮。

秦王朝時,始皇帝改分封為郡縣制,以治理天下,他把世人分為五等,獨讓天子高高在上,庭上群臣被等視之為平民,可以任意殺戮,所以才會有漢賈誼所發出的“主上對大臣戳辱太甚,大臣們竟然無恥地苟且於朝廷”的嘆息。王夫之感同身受,亦為之深深嘆息:“嗚呼!秦政變法,而天下之士廉恥泯喪者五六矣。漢僅存之;唐、宋僅延之而訖不能延之;洪武興,思以復之,而終不可復。”大意是:秦政變法以來,仕途之人廉恥之心泯喪者,已達五六成;到了漢朝,尚能維持這一比率;唐、宋也僅能保持,其後卻因為女真和蒙古人入主中原之故,士族的廉恥幾乎喪盡。

歷史翻到明洪武這一頁,明太祖朱元璋倒是有心想要恢復士族階層的廉恥之心,但他最終也沒能讓士大夫應該有知廉知恥之風真正復興起來。誠如一些大臣受到朱元璋鞭撻和侮辱而不感到慚愧那樣,士人一旦成為朝臣,君王極盡侮辱之能事,他們都會默默承受,只要能留在朝廷之上就行,如此,又怎能企望他們會“上憂君國之休慼,下畏小民之怨黷”呢?既然廉恥喪盡,身為士大夫,他們一會兒被主上恩寵如抱在膝上;一會兒又因為主上的憤恨而如墜深淵;他們已經習慣於被呵斥,被關押;他們被套上囚衣,飽受低階吏校的凌辱,只讓他們學會了隱忍,沒有人會吶喊,甚至不做辯解;相反,還要暗自慶幸,自己倖免了死罪。

也因此,君主遇到有士大夫階層偶發的 “清議”之聲時,對他們的譏諷,不是在他們死後,而是非要當即唾沫其面;士大夫若回以詛咒,下朝躲到破屋裡,而不是在人前。如此,士大夫“喪失廉恥”,又怎麼能夠對人宣稱“不可喪”呢?

士人一旦成為朝臣,君王極盡侮辱之能事,他們都會默默承受,只要此後還能留在朝廷之上就行。

除此之外,作為士大夫,他們本身也有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比如:漢高祖的輔臣蕭何,蒙冤後一出獄,又屁顛顛地去當那個什麼破宰相;幫漢文帝上位的那個宰相周勃,受屈一獲釋,又好像餓死鬼遇上天降大餅似的,受封做了什麼鳥侯爵。

問題就在於:作為臣下,若防止不了主上囚押或者奴役自己,那麼,不做這個破宰相,不當那個鳥侯爺,又有何不可呢!

明代士大夫遭受戳辱的情形更讓人痛心疾首,廷杖家常便飯。

王夫之對明代士大夫遭受戳辱的情形痛心疾首,他說:“北寺之獄,廷杖之辱,死諍之臣弗避焉,忠也。免於獄,不死於杖,沾沾然自以為榮,而他日復端笏垂紳於堂陛,是亦不可以已乎?”大意是:北寺的牢獄、廷杖加諸的侮辱,死諍之臣,對此不加回避,的確夠被稱為忠臣,問題是他們一旦僥倖而免於牢獄,沒有死於杖下,便會沾沾自喜,以此為榮;他日,復又端著上朝用的笏板,腰纏玉帶,恭恭敬敬地,就又立在朝廷之上了。

挨不挨板子,是否被套上刑具,自己做不了主,難道說,不當這個窩囊官了,也是自己做不了主的嗎?可為之痛哭者是:明代東林黨三君子之一,聲名顯赫的鄒爾瞻,應該是響噹噹的義士,結果他一樣,也是在出獄後就慌不迭地出任了九卿這麼個職務。歷朝歷代都如此,士大夫們又如何規避身體遭到傷害,親友被辱沒的惡行呢?

人們就不想想,人主以後在大堂之上提到他們時,會極端蔑視,用的就會是如此輕蔑、無比刻薄的語言:“這個人是曾經與其他囚犯關在一起,遭受鞭撻的人,他自己都不以為恥,對這樣的人,有必要改變態度去禮敬他嗎?”

對這樣的人,做了好事,主上用不著打賞他們,稍有差池,還可以隨時敲打,因為,他們就是這號人,習慣性地安於此。

作為臣下,既然能安於受辱,主上當然益發輕蔑他們了。以明仁宗的寬厚,尚且隨意就給國子監祭酒李時勉帶上枷鎖。怪就怪在李祭酒本性剛直不阿,然而,他在受到如此折辱後,尚且不思隱退,從這一點看,倒真是迎合了漢賈誼所提出的,為之“可痛哭者”的一場議論。

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宋襄公真的如此迂腐嗎?你以為真的是因為“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