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單車,在中國的歷史已有百餘年,百年來,單車“飛入尋常百姓家”,旋即,又飛出。

電影《末代皇帝》裡曾有溥儀在紫禁城騎單車的場景:1922年,溥儀16歲,其堂弟溥佳將一輛單車當成禮物送給了他。後來溥儀為了騎單車,不惜將宮廷的門檻砍掉。

事實上,溥儀騎單車並非開時髦之先河,閔傑在《中國單車的早期歷史》一文中表示:“最晚不超過1868年,上海街頭已經出現了單車。”北京的第一輛單車則是19世紀70年代由外國人進獻給光緒皇帝的;湖南在1896年也從國外輸入了第一輛單車。

上海和湖南的單車擁有者大概也是“貴族”。

有報曾稱,1930年,一位在北平做保姆的女士回到老家河北,跟她的老姐妹介紹在京城見到的單車:“兩腳一動,軲轆就會轉,好像是畫兒上的那個哪吒。”儘管不知道這個名保姆在誰家工作,起碼說明,單車上了京城的街,普通人已經能夠看到它了!

但單車的售價高的離譜,老作家流沙河在《為成都人叫魂》中回憶說,抗戰前一輛單車在成都要賣一百五十塊大洋,是一個壯年勞力三年的工錢,相當於一箇中學特級教師五個月的工資,一個工人兩年的工資、一個技師一年的工資。

不過,只要有標價,就有人買得起。

據統計,北京是當時次於上海的單車擁有城市,1948年,全城17.69萬輛,按照全城400萬人口計算,20多個人中,已經有人擁有一輛了。為對這些“單車司機”進行約束,還有了專門的法規:上路要有牌照、有駕照、有車捐稅、有養路費。

時間很快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是票證風行的年代,購買單車要排隊、要憑證,一個月薪30元左右的普通工人,出自對單車的追崇,花四五個月的工資買一輛永久牌單車不僅常見,還樂此不疲。

其中,最受人青睞的要數那種高大的 28 型單車,前方橫槓,後方座架,車身厚重,載人載物,一舉多得。

如此有排面的單車也成了結婚的大件:借三四輛單車,擦得鋥明瓦亮,繫個紅布頭……

再後來,90後出生,學騎車時28開的大梁單車上去了就下不來,索性將大梁去掉,後架下的支撐管也被拆下來用來給孩子做二踢腳。

這群孩子上到高中,幻想著像《少年的你》中的易烊千璽一樣,整來一輛摩托車,尤其是那種噪聲很大的摩托車,眾目睽睽之下帶走一個姑娘;不過他們想錯了,將來相親都是開著車去的。

而由於城市擁堵,回家的車也只能送到村口,電動車成了更好的選擇,一部分騎單車的人,只會在健身房出現了。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揭祕:武則天為什麼能成為千古女帝?因他對李世民說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