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和馬太福音中描述:2000年前,希律王受命於凱撒大帝統治猶太地區,希律王以鐵腕的暴政手段統治了35年,人民雖然憤怒卻不敢言,局勢看似平靜。但他卻日夜憂慮一則預言,上帝耶和華宣告:新王即將來臨,在他的日子裡,猶太國必將得救,以色列人能安居樂業。為此,希律王下令屠殺所有在伯利恆不足兩歲的男孩,儘管大多數希律傳記作者都不相信這一事件的發生。
波斯占星師也提前透過星象發現,三千年來三星將首次重疊,其中代表父星的木星(朱庇特)和母星的金星(維納斯),而另一顆新星就是即將降落人間的王者,即瑪麗亞即將誕下的耶穌。為此占星師特意追星至伯利恆,迎接主的降臨。
為了參加羅馬共和國的人口普查,所有男子及家人必須返回出生地,為此約瑟夫和瑪麗亞一起返回伯利恆,因沒有地方住宿,誕下耶穌後放在了馬槽裡,天使宣佈耶穌是所有人的救世主後,接受牧羊人和占星師等民眾的崇拜。
(Dnalor Photography,WikimediaCommons,CC-BY-SA3.0)
(義大利卡塞塔皇宮內的耶穌降臨模型)
無論是路加還是馬太福音都沒有註明耶穌誕生的日子,但早期的基督徒透過使用諸如“公義的太陽”之類的短語將耶穌和太陽聯絡起來。
而最早記錄的聖誕節慶祝活動是公元336年12月25日在羅馬舉行的,從此教堂將耶穌出生日定為12月25日,這一天也是羅馬人的冬至節。
西方基督教派的聖誕節慶祝活動早在聖誕節前夕就已開始,部分原因是日落時開始的基督教禮拜日,這是從猶太傳統繼承而來的一種習俗,並基於《聖經》中的創造故事創世紀:“那裡是傍晚,那裡是早晨-第一天。” 許多教堂仍在敲鐘,並在晚上祈禱。例如北歐信義會教堂。由於傳統認為耶穌彌撒彌撒出生於夜晚,通常在聖誕節前夕慶祝聖誕節,以紀念他的誕辰。
(荷蘭畫家傑德拉·範·洪特霍斯創作於1622年的作品)
耶穌在晚上出生的想法反映在以下事實上:聖誕節前夕在德語中被稱為Heilige Nacht(平安夜),在西班牙語中被稱為Nochebuena(晚安),並且在聖誕節靈性的其他表達方式中也是如此,例如作為歌曲“寂靜的夜晚,神聖的夜晚”。
(J. Hoover & Son於1878年創作的“平安夜)
最初我知道的平安夜,是在1984年的香港,簡直是大快朵頤夜,這些都是商家為了賺錢搞的噱頭,後來國內東施效顰,比香港搞的更過份。
事實上平安夜在西方很多教會恰恰是禁食的,並非完全不吃,而是對於食物的限制。而平安夜在歐洲的公共場所,可能是一年中最冷清的夜晚,比如羅馬,在晚上21:00後已經停運所有的公共交通,如非遊客,也幾乎不會有人在餐廳用餐。
也曾經在平安夜從法蘭克福飛往美國邁阿密,飛機上沒有任何的慶祝或者餐飲有什麼特別。這和我們很多普通人,想象中的聖誕節或者平安夜是大相徑庭的。
#平安夜、聖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