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戰國時期,商品經濟空前發展,冶銅技術也日趨成熟,這為後來的金屬鑄幣的產生創造了條件。春秋晚期到戰國,在中國廣大的地區,並存有布幣、刀幣、圜錢和銅仿貝四大貨幣體系。這一段歷史至秦始皇統一貨幣,歷經約三百餘年。流行於魏、晉、韓、趙、燕(部分)等中原廣大地區,地望在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全部,陝西省大部,山西省中北部等以農耕為主要生產形式的地區。布幣的形狀源於生產農具中的鐵鏟,古代稱這種鐵鏟叫鎛。鎛與布讀音相近,加上後人認為錢這種東西無腳走天下,到處流佈,所以就專叫布幣了。存在決定意識,因為是以農業生產為主,所以貨幣的形態也取像於農具了。

  布幣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早期是空首布,即“鏟”的頭部是中空的,仍然可以納柄,就象現代的鐵鍬可以插入木柄一樣。晚期的布幣已經沒有中空的首,變成扁平,稱平首布。外形也小了許多,平首布使用起來比空首布就方便多了,也節省了資源。這是歷史的進步。

  各地區的空首布、平首布大小形制不盡相同。空首布有大中小數種,從布幣的肩來分,有平肩的,也有斜肩的,還有聳肩的。從布幣的足來分,有方足、圓足、尖足等數種。有的無文字,有的有文字。有文字的從單字到多字都有。從計量單位上分,有以“朱”(銖)為計量單位的,有以“兩”為計量單位的,有以“釿”為計量單位的。有以“寽”為計量單位的。如果單看形狀,還有的平首布幣既不像圓足布,也不像尖足布和方足布。錢幣界稱其為異形布。

  戰國晚期楚國還鑄行一種大布,布上文字為“殊布當釿”。體形大,錢幣界稱為楚大布。同時其還有一種小形的,面文“四布”,背文“當釿”。應是大布的輔幣,均十分少見。

  更值得一提的是“三孔布”,舊稱“三竅布”。鑄於戰國晚期約公元前3世紀左右。形同圓首、圓肩、圓足、圓襠;獨具的特徵是:布首及兩足各有一隻圓孔,故稱“三孔布”。面文多為地名,背文有紀重和紀值文字。分大、小二型,各布均以“兩”、“朱”計重。大布通長5。5釐米,重8克上校,背文“十二朱”即半兩。大小布值恰好為2:1。世傳三孔布面文有:上尃、下尃、上苑(艾)、安陽、南行唐(魚陽)、上?、下?陽、平臺、?與、北九門、文雁鄉、相、阿、妒邑等;1983年山西朔縣又出土一枚僅見的“宋子”,計約15種左右。三孔布考證有三種觀點:1。三孔布以朱兩計重系秦制,當為秦鑄;2。形制雷同趙圓足布,出土均在趙故地,是為趙幣;3。戰國末年秦佔趙後趙地所鑄貨幣。三孔布鑄造精工,形制奇特,品相端美,傳世及出土數量極微,迄今國內僅藏數十枚,中國古錢“五十珍”之一。

  各種布幣可謂“百花齊放”,這是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前的普遍現象。 刀幣流行於齊國大部(山東半島)和燕、趙的小部分地區。東方的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幣。刀幣分“燕明刀”和“齊刀化”二大型別。刀幣形狀取象于山戎 、北狄等北方遊牧民族漁獵用的刀類工具。齊國地處海濱,得漁鹽之利,經濟更為發達。刀具是漁獵之家不可或缺的生產工具,於是,刀這種形態的工具成為齊國貨幣——刀幣的參照。

  齊刀面有“化”字而稱“刀化”。刀貨形狀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國早期一種青銅鑄幣, 齊刀體大厚重,均有文字,三字、四字、五字、六字均有。三字的刀幣名:齊法化。化是貨的簡書,法是法定,齊法化就是含義就是“齊國的法定貨幣”。因為齊國的刀幣體大厚重,故被錢幣界稱為“齊大刀”,以區別於燕、趙鑄造的刀幣。地處北垂的燕國,也鑄造刀幣為本國貨幣,但形體小且輕薄。普遍在刀身上一面鑄一“明”字,一面鑄地名或爐別。故被錢幣界稱為燕明刀。小形的刀幣取形於狩獵先民的隨身割削工具。燕國鑄造的刀幣族中,還有兩個特殊品種,一是尖首刀,一是針首刀。顧名思義,尖首刀的刀首是尖的;而針首刀的刀頭則更尖,幾乎呈針尖狀。 趙國也 鑄行刀幣,但趙國的刀幣沒有弧度,是平直的,故被錢幣界稱為趙直刀。

  前些年,在杭州紹興戰國遺址附近還出土了一種類似古代兵器的小型戈, 小而輕薄,引起錢幣界的關注,最後大家一致認定這是一種新發現的戈幣,十分珍貴。歷史總是在進步著,布幣刀幣取代貝幣是一種進步,但布幣刀幣在使用中的不便是顯而易見的。終於被後來出現的貨幣形態所逐漸取代。

  圜錢出現的最晚,約在戰國中期以後。所謂圜錢,就是一種圓形有孔的銅鑄幣。一般認為取像於象徵財富權力的玉璧。因為它是圓形戰國時期,楚國是南方最大的國家。楚國有一套自行的貨幣體系——蟻鼻錢。流行區域在長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

  把這種銅仿貝的貨幣稱為蟻鼻錢,因為其中的一種(也是數量最大的),凸面有陰文“各六銖”,看上去象一隻螞蟻,趴在凸面高鼻上面,後人就稱其為蟻鼻錢了。還有一種錢的錢文,象人的面部,怪怪的表情,被稱為鬼臉錢。這都是前人典型的望文生義。因為那種文字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即使是“各六銖”,學術界也還有不同的看法,未成定論。其中只有“君”、“行”、“金”等字比較明確,基本沒有分歧意見。有孔的形制,比起刀幣、布幣更便於攜帶的授受,所以成為一種更加符合商品交換日益增長需要,同時也更為進步的金屬鑄幣形式,用者稱便。

  圜錢流行區域主要是三晉、秦、中原的周、齊、燕等地區。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鑄幣的形制雖然有了變化,但原有貨幣單位卻基本保留著。周和三晉的圜錢,單位仍是““釿””;秦國的圜錢仍稱“兩”;齊、燕地區仍稱“化”。

  圜錢最初為圓形圓孔,後發展為圓形方孔。有人說是古人“天圓地方”宇宙觀決定的。我則有不同看法,如果說圓形方孔是古人“天圓地方”宇宙觀決定的,那麼“天圓地方”的宇宙觀早就形成了,為什麼開始的時候不鑄成圓形方孔呢?我認為還是和生產工藝的改進有關。圜錢批次鑄成後,要對留有澆鑄口的“毛刺”進行打磨。打磨的方式是在穿孔中穿上一個金屬的“棍子”,然後用錯刀進行打磨。圓孔的圜錢在打磨時會跟著轉動,效率為之降低。如果改為方孔,穿棍也是方的,那麼“錢幣”就會牢牢固定於穿棍上,工作起來效率倍增,如此而已。我們的很多前人,在做學問時往往靠主觀臆想,常常把簡單的東西搞的很莫測很神秘,貽害甚多。圜錢的出現與流行範圍的不斷擴大,是一種歷史的進步。也為秦始皇統一全國幣制奠定了基礎。

1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秦帝國:秦莊襄王對秦國的貢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