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北洋水師最後是被自己的大炮給消滅的。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打響後,北洋水師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後,退縮到威海衛港。1895年1月20日,日軍從山東半島榮成灣登陸,圍攻威海衛軍港。清軍潰不成軍,炮臺丟失,日本軍隊將原南岸炮臺的7門大炮修復,從海岸射擊北洋水師。克虜伯大炮的威力砸在自己的身上,真是慘不忍睹,近代詩人黃遵憲寫了首《哭威海》,“萬鈞炮,棄則那;炮擊船,我奈何?船資敵,力猶可;炮資敵,我殺我”。
李鴻章主持北洋海軍重點建設旅順、威海兩個戰略基地。工程由德國人承包,或請德國工程師參與建造,以克虜伯大炮為主,建成了遠東最大的近代化軍港、防衛炮臺綜合體系。
1890年,威海各海岸炮臺建成以後,曾被人譽為“東海屏障”。李鴻章於1891年北洋海軍進行軍事演習之際,特地視察了這些炮臺,並給予高度評價:“均得形勢,做法堅固,足與大連灣各臺相埒……鎖鑰極為謹嚴”“但就渤海門戶而論,已有深固不搖之勢。”(戚海瑩《甲午戰爭中的德籍洋員漢納根》)
清廷費時十六年建成的旅順港,當時被稱為“遠東第一軍港”。港口周圍部署有20多座炮臺, 150多門火炮,可謂是“炮臺屹立如虎闞,紅衣大將威望儼”。北洋大臣李鴻章戰前揚言:“有充足的彈藥、軍糧,有優良的火炮和北洋海軍的聲援,旅順口可以堅守三年!”不要說三年,三天也沒有,只有一天就失敗了。
甲午戰爭徹底摧毀了李鴻章的強國夢,洋務運動也宣告失敗,李鴻章以為船堅炮利能救大清朝,北洋海軍救不了大清朝,克虜伯大炮也救不了大清朝,更救不了李鴻章。
鴉片戰爭以來,內憂外患,李鴻章是清朝少有的對時局有清醒認識的大臣。李鴻章感嘆“此三千年一大變局也”,面對世界列強“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
李鴻章最羨慕西方的船堅炮利,在給曾國藩的信中感嘆,“洋槍隊與夷人大炮固有明效”, “連日由南翔進嘉定, 洋兵數千, 槍炮併發, 所當輒靡, 其落地開花炸彈真神技也”。“外國利器強兵, 百倍中國”,李鴻章自信,“中國但有開花大炮, 輪船兩樣, 西人即可斂手”。
李鴻章認為“練兵以制器為先”,強調只有通過變革軍事和工業生產方式, 才能達到求強、求富的的目的, 才能拯救大清王朝於危難之中。
李鴻章積極籌建近代第一支新式海軍——北洋海軍。這支世界第七亞洲第一的海軍曾經震動日本朝野。
李鴻章想改變落後的現狀,便從武器開始,“師其所能,奪其所恃,師夷長技以制夷”。李鴻章把“船堅炮利”視為“身心性命之學”,並開始著手從外國購置新式槍炮,尤其痴迷於德國的克虜伯大炮。
清朝洋務派走遍全世界考察軍火,經過認真對比研究認為,德國的克虜伯大炮最先進。李鴻章後來在給醇親王的信中稱:“惟德國克虜伯四磅鋼炮可以命中致遠,質堅體輕,用馬拖拉,行走如飛,現在俄德英法各國平地戰陣皆以此器為最利……”。
克虜伯大炮寄託了李鴻章的希望,“KRUUP”作為外來詞,清朝希望大炮能夠克虜制勝,因此取名“克虜伯”,世界著名的大炮被李鴻章和大清看作是勝利的保證。
1871年李鴻章同克虜伯公司就簽訂了第一個採購合同,一下子就從德國訂購了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這些大炮首先佈防在大沽口、北塘、山海關等炮臺,主要用於穩固京畿地區的防務。
據德國方面的資料,從1871年至1911年,德國克虜伯公司向清政府提供的各類火炮共計2424門。從北起遼寧大連旅順炮臺、天津大沽口炮臺、中經威海衛炮臺、寧波招寶山炮臺、閩江口長門炮臺、廈門胡裡山炮臺、南至海南秀英炮臺,克虜伯大炮威風凜凜,防守千里海疆。
李鴻章對克虜伯大炮是很自信的,對千里海防也是信心滿滿,再給光緒帝的奏摺中發出由衷的感嘆:“東炮臺與崆峒、芝罘兩島鼎峙海門,天然關隘,渤海千餘里,固若長城矣。”
李鴻章的固若長城,不過是海市蜃樓曇花一現,在戰爭中一敗塗地,克虜伯大炮不是萬能的金箍棒,支撐不起大廈將傾的清朝。
在甲午戰爭時期,清朝軍隊的軍備要遠遠超過日軍,在戰場上的野戰火炮和要塞大炮實際上達到1000門以上,而且口徑巨大,是日本陸軍師團炮力的至少10倍-20倍,無論是品質還是數量都有著絕對優勢。日本僅給每名士兵配備8發子彈,而清軍士兵的炮彈、子彈在倉庫裡卻堆積如山。
據有關資料記載,平壤戰役,清軍丟棄大炮48尊,步槍10000餘枝;鴨綠江防之戰,丟失大炮78尊,槍4400枚;大連灣、旅順口失陷,日軍繳獲大炮270多尊,槍600枝。李鴻章哀嘆,淮軍部隊遺棄大炮,"令我寒心,再發再棄,當如之何!"(《復呂孫鎮》電報)
八國聯軍攻佔了清軍西沽武庫,庫房的武器裝備讓人目瞪口呆,有的甚至都沒有拆封,其中包括:87毫米口徑克虜伯大炮36門,70毫米口徑克虜伯大炮60門,57毫米口徑諾爾登費爾德速射機關炮42門,47毫米口徑諾爾登費爾德速射機關炮42門,37毫米口徑大炮42門,37毫米口徑速射機關炮10門,小口徑速射機關炮20門,30000支具有最新標記的毛瑟槍和來複槍,30000把刺刀、軍用品及其他。以上武器裝備約值250萬英鎊。
1901年,八國聯軍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規定:拆毀大沽炮臺及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京津冀的門洞大開,西方列強可以隨時出入。李鴻章苦心經營幾十年的北洋海軍和千里海防,一夜之間崩潰,很多克虜伯大炮一炮都沒有開就拆了。
李鴻章原以為只要船堅炮利就可以固若金湯,高枕無憂,世界最先進的軍艦和大炮都買來了,可是依舊避免不了失敗的結局。你可以買來武器,但是你買不來現代化。
李鴻章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和當時的官僚一樣都以為:“中國文武制度, 事事遠出西人之上, 獨火器, 萬不能及”(《籌辦夷務始末》),只要有最先進的武器就無敵於天下了。
梁啟超在《李鴻章傳》問:“謂李鴻章真知洋務乎?何以他國以洋務興,而吾國以洋務衰也?”在歷數李鴻章所辦洋務各案後,他提出了自己的答案:
吾敢以一言武斷之曰:李鴻章實不知國務之人也。不知國家之為何物,不知國家與政府有若何之關係、不知政府與人民有若何之許可權,不知大臣當盡之責任。其於西國所以富強之原,茫乎未有聞焉,以為吾中國之政教文物風俗。無一不優於他國,所不及者惟槍耳炮耳船耳鐵路耳機器耳,吾但學此,而洋務之能事畢矣。此近日舉國談時務者所異口同聲,而李鴻章實此一派中三十年前之先輩也。是所謂無鹽效西子之顰,邯鄲學武陵之步,其適形其醜,終無所得也,固宜。
還是毛主席說得好,“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