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朝代歌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從本章開始,我們來講述戰國時期的歷史。

戰國七雄

李悝變法

公元前445年,魏斯成為晉國魏氏家主,他就是後來的魏文侯。此時晉國韓趙魏三家已經誅滅智氏,三家分晉局面基本形成。

公元前425年,趙襄子去世,魏斯成為晉國正卿。魏斯在上卿翟璜推薦下,任用李悝為相,開始實行變法。

李悝是我國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他主持了戰國初期魏國變法。李悝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加糧食產量。他主張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餘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抑糧價,防止災荒。李悝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之一,史稱“李悝變法”

李悝雕像

作為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悝繼承了管仲富國強兵的思想,並在變法過程中具體化為盡地力、建武卒、頒《法經》。李悝變法是中國變法之始,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當時便對其他各國震動很大,從而引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全國性變法,為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鋪平了道路。後來著名的商鞅變法、吳起變法等,無不受到李悝變法的影響。

除推薦李悝改革變法外,翟璜還為魏文侯推薦了其他人才:推薦吳起守西河,推薦西門豹為鄴令防備趙國,推薦樂羊滅中山國。一時之間,魏國人才濟濟,朝政清明,國富兵強,魏國大治。

吳起守西河

吳起原本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但是後來家道沒落。吳起期初到孔門弟子曾參之子曾申門下學習儒術。但是母親去世後,吳起沒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條回家奔喪守孝。曾申認為他不孝,不配做儒家的門徒,跟吳起斷絕了師生關係。此後,吳起棄儒學兵。

公元前412年,齊宣公發兵攻打魯國。魯穆公想任用吳起,但吳起妻子是齊國人,魯穆公疑慮不決。吳起渴望功名,竟然殺掉妻子以表決心。於是魯穆公任命吳起為將,大敗齊軍。但後來魯穆公還是對吳起產生了懷疑,吳起被免職。而吳起的主公季孫氏也因懈怠賓客被殺,於是吳起離開魯國投奔魏國。

公元前409年, 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攻克秦國河西地區的臨晉、元裡並築城。

次年,吳起再次率軍攻打秦國,而秦國只得退守至洛水。魏國完全佔領有原屬秦國的河西地區,設立西河郡。經翟璜推薦,由吳起擔任首任郡守。吳起擔任西河郡守期間,向子夏學習儒家思想,並改革魏國兵制,創立魏武卒

“魏武卒”是吳起訓練的一支精銳步兵。士兵披掛三重甲,持戈配劍,操重弩,隨身攜帶50枝弩箭和三天口糧,半日能走一百里,而且享受優厚待遇。吳起後來率領魏武卒攻克函谷關,大戰七十二次,其中六十四次全勝、其餘則不分勝負,將秦國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

子夏是孔子的學生,也是孔門十哲和七十二賢之一。孔子去世後,子夏來到魏國,收取李悝、吳起、段木乾等為弟子,被魏文侯尊為師傅。子夏頗有經世傾向,不像顏回、曾參一樣嚴守孔子之道,不再關注“克己復禮”,而是與時俱進,關注當世之政,提出“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思想。

吳起後來又到楚國做了令尹,發起了楚國變法,又稱吳起變法,使楚國強盛起來。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和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吳起著有《吳子兵法》,傳於世,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

樂羊滅中山

公元前408年,魏文侯發兵進攻中山國,翟璜舉薦樂羊為主帥。此時樂羊之子樂舒是中山國的將領,而且曾殺死翟璜之子翟靖。但是翟璜深知樂羊為人,不計恩怨,還是向魏文侯推薦了樂羊。

魏文侯向趙國借路攻打中山國,趙烈侯本想拒絕。但大臣趙利勸道:“魏國攻打中山國,如果不能獲勝,必定消耗重大使國力衰弱。假如消滅了中山,因為我國位居中間,魏國也無法長久佔據中山國的土地”。聽了這番話後,趙烈侯答應借路給魏軍。

魏滅中山國

樂羊出兵後,由於敵強我弱,於是施行緩兵之計。朝臣大譁,而且因為樂羊兒子在中山國的原因,都認為樂羊通敵,紛紛向魏文侯彈劾樂羊,魏文侯沒有表態。而此時,中山國君殺死樂舒,還煮成肉羹送給樂羊。樂羊為表決心,吃下了肉羹。這就是“樂羊食子”的典故。

公元前406年,樂羊攻滅中山國。魏文侯派太子擊為中山君,治理中山國境。樂羊回國之後,有些恃功自傲。魏文侯知道了,就把樂羊叫到宮裡,把之前那些彈劾他的奏章給他看。樂羊這才知錯,跪拜磕頭說:“滅亡中山國並不是臣的功勞,而是主君您的功勞啊!”。魏文侯把靈壽作為樂羊的封邑以獎賞他的功勞,但是從此不再重用他。

西門豹治鄴

西門豹初到鄴城,看到一片荒蕪,百業待興,就立志改變善現狀。《史記》中記載,西門豹趁河伯娶親的機會,懲治了地方惡霸勢力,隨後頒佈律令,禁止巫風。西門豹率人勘測水源,發動百姓挖掘了十二道溝渠,使大片田地成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還實行“寓兵於農、藏糧於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鄴城民富兵強,成為戰國時期魏國的東北重鎮。

河伯娶妻

人才濟濟

魏文侯的弟弟魏成子向他推薦段木幹。於是魏文侯連夜親自去拜訪,而段木幹卻不想做官因而避而不見。此後魏文侯每次經過段木幹家門,都扶著車欄杆站起表示尊敬。後來段木幹終於被魏文侯的誠意打動,開始輔佐魏文侯。有一次秦國準備攻打魏國,因為聽說段木幹輔佐朝政魏國很團結,於是就停止用兵。

田子方是孔門弟子子貢的學生。魏文侯也禮聘他為自己的老師。與田子方有關的典故很多。

魏文侯的太子入宮,滿座只有田子安坐不動。眾人都說他沒有禮數。田子方卻說“敬其父者不兼其子”。意思是尊敬魏文侯並不一定要以同樣的禮節對待太子,否則就會讓人才望而卻步。實際上是建議魏文侯尊重人才。

還有一次,魏文侯同田子方一同飲酒賞樂。席間魏文侯發覺音色不對,田子方藉此向其說明作為管理者應該善於用人而不必專長於具體事務的道理,令魏文侯信服。

魏文侯的太子從中山國返回,遇見田子方。因為知道父親很敬重他,因此太子也主動避讓到路旁以示尊重。而田子方卻傲然而過,並不答禮。太子因而不忿,發問道:“先生您說,是富貴者有資格傲慢看不起人,還是貧賤者有資格傲慢看不起人?”。田子方則坦然回答道:“真正有資格可以傲慢看不起人的,只能是貧賤者。富貴者怎麼敢傲然待人呢?”。太子自然大惑不解,田子方繼續說:“一國之君如果傲然待人,就會失去人心,國家必定不保;大夫如傲然待人,就會失去支援,引起家臣作亂,導致祖業譭棄。這方面的例子已比比皆是。反觀貧賤者,無家無業,四海飄泊,言語不見用,處境不合心,就可一走了之,如脫鞋一樣。貧賤者難道還怕失去貧賤不成?”。太子聽完此話,頓時醒悟,想起以前父親對他講的許多治國道理,一下子豁然開朗了。於是他恭恭敬敬地對田子方行了三個禮,然後離去。此時的太子,就是後來的魏武侯。這段故事就是有名的“田子方誡子擊”

田子方誡子擊

公元前405年,發生內亂。齊國發生內亂,田會反叛,並向三晉求援。魏文侯任命翟角為主帥,帶領趙、韓兩氏的軍隊,一路攻打到齊長城,俘虜了齊康公。韓趙魏三家主君帶著齊康公一起朝見周威烈王,齊康公替三家請求周天子冊封三晉為諸侯。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三家為諸侯,與晉侯並列。三家分晉至此獲得正式承認,戰國七雄的天下格局終於形成。

同年,趙國公仲連開始變法,趙國開始強大。

戰國時代的開啟

從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開始,中華文明進入戰國時代。到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已經實質分晉,而齊國田氏也掌控了軍政大權。再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正式分晉,戰國七雄的天下格局就此形成。在這一階段,魏文侯勵精圖治、禮賢下士,可稱一代明主。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皆為帝師,翟璜、魏成、李悝、吳起、西門豹俱得其用。魏國人才濟濟、變法成效顯著,世族政治開始為官僚政治所替代。魏國成為戰國之初最為強大的國家。天下各國紛紛開始效仿變法,戰國時代的大幕也隨之拉開。

戰國七雄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明末三名將,本可挽救大明,卻都被崇禎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