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魯迅曾對國人的看客心理做過深刻而又精闢的刻畫,且“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其實深究起來,這種不為國人所獨有的秉性又何止是近現代才有的呢?《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表面上刻畫的是平常瑣事,實際上不就是貪圖安逸、不思進取、天下興亡與我無關的芸芸眾生的生動寫照嗎?這些人把自己當作國家的看客,當成社會的過客,而他們本該是歷史與生命的主角。

宋朝在趙匡胤手中得天下,在徽欽二帝時被金兵攻破汴京,延續了167年的北宋滅亡,高宗退守杭州苟延殘喘。屈膝求和、昏聵無能的高宗居然活了81歲才駕崩,實在是耽誤了南宋好多年。此後,南宋王朝除了孝宗之外幾無一人是明君,南宋就在江南的溫柔鄉中一步步走向衰落。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就是當時南宋社會的主流生活常態,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都在得過且過的心態中有滋有味地活著。皇帝大臣尚且如此,一介平頭百姓又能怎樣?又能要求或者奢求他們怎樣呢?

於是,這座本是權宜之計臨時居住的城市,在暖風陣陣、香風習習中誕生了一個充滿江南風情的“小社會”。宋人在這個社會中生老病死、消磨時光。這種面臨亡國之危而不為的現象引起了漢學家、法國科學院院士、法蘭西學院教授謝和耐的極大關注,在其梳理總結與歸納之下,這些最翔實、最生動的素材,以鮮活的時代感與不息的生命力,融入到了這本《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之中。

1.這是一幅南宋末年日常生活的社會“寫真圖”。

《清明上河圖》區域性

作者在正文中用五個章節逐一進行描繪。“城市”重點介紹了杭州的佈局、人口、消防、交通、供應與娛樂生活,“社會”詳細闡述了不同階層、不同人群的主要特點和基本特徵,“衣·食·住”分門別類講解了宋人當時的居住條件、個人衛生、穿衣打扮和飲食習慣,“生命週期”則介紹了一個人從出生、養育、結婚到生病、亡故等整個生命輪迴,“四時節令與天地永珍”側重描述了當時的節令、節慶與宗教,“消閒時光”則重現了南宋的文學藝術與休閒娛樂。通讀這部著作,即使穿越到南宋,快速融入也不是一件難事。

作者的描述具體而微,客觀而不避社會傷疤。在論及婦女地位,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男尊女卑之外,作者還引用《雞肋篇》揭露了另一種現象:

“兩浙婦人,皆事服飾口腹,而恥為營生,故小民之家,不能供其費者,皆縱其私通,謂之貼夫。公然出入,不以為怪。如近寺居人,其所貼者,皆僧行者,多至有四五焉。”

一個“皆”字反映了這種事情的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男人不以不能養家餬口為恥,女人不以出賣身體為恥,僧人不以違背清規戒律為恥,世風日下已然至此。

2.這副“寫真圖”之所以引人入勝,源於對社會百態的深切追問。

比如在個人衛生這一小節,作者引用《癸辛雜識·續集上·蜀人不浴》,說:

“蜀人未嘗浴,雖盛夏不過以布拭之耳。諺曰‘蜀人生時一浴,死時一浴。’”

《浴嬰圖》

相比之下,杭州人洗浴的興趣非常濃。作者透過對比南北方洗澡的頻率、古代上流社會洗澡的講究,深入探究洗浴背後潛藏的禮儀與風俗,幫助讀者搞清楚洗浴並不簡簡單單就是泡個澡而已。但是,並不是當時的宋人都愛乾淨,王安石就是個例外,他經常蓬頭垢面,甚至鬍子上都生了蝨子,同僚不得不強迫他每月洗兩次澡。

還有宋人亡故之後辦喪事。我們一直想當然認為,中國人歷來講究人死之後入土為安,但誰能想到,在一千年前的宋朝,火葬都已經開始流行起來了,尤其是在杭州的中、下層人民中間。更令人稱奇的是,官府明令禁止實行火葬:

“在開封以外的地方及其他地區,人們近來開始焚燒死者遺體。此種做法須加禁止,除非因為屍體必須遠途運送,或者死者是佛門弟子和外國人。”

南宋佛畫家陸信忠的《十六羅漢圖》

這與當今實行火葬政策的情況恰好相反。作者分析認為,杭州地貴可能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則是佛教的興起,僧侶們一般都在圓寂後火葬,這無形中影響到了宋朝的普通老百姓:今世生活不易,讓身體在火焰中得到超度轉化,來生不再遭受種種苦難。

3.盛世之下必有隱憂,這幅“寫真圖”的現實意義也在於此。

正如“蒙元入侵前夜”這個限定詞暗示的一樣,宋人日常生活是在這樣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孕育形成並發展延續的。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蒙元入侵南宋,國家朝不保夕。但就是這樣危機四伏,宋朝的官家們還在尋歡作樂、附庸風雅,全然不顧祖宗創下的基業有在自己手中斷送的危險。

《大儺圖》

天下是皇帝的天下,皇帝不急太監急什麼?普通老百姓又急什麼?不要急,也不需要急。所以,在這種溫水煮青蛙的過程中,青蛙非但沒有感受到生命的危險,反而在舒適的水中肆意遊玩。所以才有了文中飲食上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玩樂上的奇技淫巧、名目繁多。

整個國家都沉浸在一片濃濃的生活氣息之中,再加上宋朝一貫重文抑武,還有多少人有抱負、有血性去抗擊金人入侵?陸秀夫、文天祥只是其中的極少數,雖有滿腔熱情,但宋朝已然病入膏肓,有心殺賊、無力迴天。而且,把拯救國家的希望寄託在少數幾個文臣武將身上,也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整個國家、社會、政權都已經被長期逍遙無為、沉迷享樂的官家們敗壞透了,短期內無法恢復元氣、挽狂瀾於既倒。正如一個吸食鴉片上癮的人,即便他有心一番事業,身體與精神也不允許呀!

陸秀夫背幼主跳海

謝和耐的這篇史料異常豐富的專著,寫的是日常生活,折射的是人生百態;說的是平常雜事,隱藏的是國家命運。今的聲色犬馬、縱情享樂,導致的是13世紀末南宋朝廷在元兵的鐵騎之下流亡海上,陸秀夫抱著宋恭帝跳海殉國,大宋三百年基業就此土崩瓦解、煙消雲散。貪圖享樂的結局理應如此,否則讓那些努力奮鬥的民族情何以堪?

文天祥

如果說謝和耐這種旁敲側擊的寫作方式對大宋歷史的反省還不夠直接的話,本書譯者劉東教授在譯後記的“絮語”中則是一針見血、發人深省。有一次在香港,正值聖誕節,朋友們引著他到酒店頂樓觀看聖誕燈火,在燈火燦爛中他“陡然間聯想起徽宗時代汴京的上元燈節,不覺平添了無限惆悵。”他進而想到,

“這一片比東京的螯山更輝煌的燈火,卻又正是人類無情耗費有限資源的最好象徵,所以誰又能斷言——如今這種更加應和放縱人類物慾的現代文明病得比古代文明輕?”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今天的我們,如果一味縱情享樂、佛系生活,難保不會像宋人一樣嚐到庸碌無為的苦果。這不僅是宋朝滅亡的事實告訴我們的,更是中華民族經受的屈辱史告訴我們的。而這,也是作者、譯者嘗試透過這本《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想要告訴我們的。@北京大學出版社

#一千個細節還原宋朝#

1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始皇死因揭謎 郭沫若:被胡亥用鐵釘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