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王熾(1836~1903年),字興齋,漢族,彌勒縣虹溪人。青年時鬥毆殺死表兄姜庚逃至四川重慶,與旅渝滇商合營“天順祥”商號,來往川滇互貿。資本主義在西方已興起,生活在一個閉關自守的封建王朝的他抓住全國商品經濟萌動的態勢,投巨資於剛興起的銀行票據匯兌行業,以昆明“同慶豐”錢莊為龍頭,在當時全國22個行省中的15個行省及香港、越南、馬來西亞設立分行,數年經營,成為滇中富商。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三代一品紅頂商人”,晚清名臣李鴻章曾稱其為“猶如清廷之國庫也”。

作為晚清赫赫有名的鉅商之一,雲南彌勒人王熾的一生充滿了奇蹟。曾經,錢王王熾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可嘆的是,如今很多人只知胡雪巖卻不知有王熾。王熾一生以利聚財,以義用財,以儒治商,愛國忠君,以驚人的經商天賦和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一代錢王…… 王熾究竟有多少錢沒有人知道,但“同慶豐”在鼎盛時期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左右大清王朝的金融市場卻是不爭的事實,被譽為“執全國商界牛耳”之雲南金融業的開山鼻祖。英國《泰晤士報》曾對百年來世界最富有的人進行統計,排在第四位的便是王熾。王熾成為清末鉅商的歷程,有著無可避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色彩,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發現,勇於拼搏創新,是王熾能夠在眾多經商者中脫穎而出的一個重要因素。王熾死後歸葬故里,墓地選在連綿千里的烏蒙山這條巨龍的上嘴唇上,氣勢超過昆明園通山上的雲南都督唐繼堯墓。

發家起源。王熾自幼聰明好學,因家境困難,王熾不得不離開私塾,跟著大人做起了小本生意。王熾無從家鄉收購土布等運到竹園、婆今(盤溪)等地販賣,又從那些地方採購紅糖回家鄉銷售。這樣來回都有生意,資金週轉很快,加之王熾很能吃苦,也知道節儉,沒有幾年,他就積攢了紋銀百多兩。王熾有了資本,生意日漸興旺。他擴大了經營專案和經營範圍,由此開始組建自己的馬幫,在建水、瀘西、師宗、丘北一帶往返販運土雜百貨。由於王熾膽大機敏,為人俠義,至他20歲餘時,他家已成殷富人家,已在滇南一帶小有名氣,人稱“滇南王四”。

清同治十一年至十二年間,王熾在省城昆明開設“同慶豐”,經營匯兌存放款事業。此後生意越做越大,數年即成滇中鉅富。《新纂雲南通志·卷四十四金融》載:“本省同慶豐、外埠天順祥為雲南幫中傑出票號……兩號為虹溪王熾創辦……同治十一二年間,先在省垣設立同慶豐,日漸發達,仍親赴重慶仿山西幫規例,改組天順祥,營匯兌存放款事業,以同慶豐為總號,天順祥為分號,逐漸推廣。京都、上海、廣東、江西、漢口、常德、重慶、成都、敘府、貴陽等均有天順祥票號。總號有資本十萬兩,京都分號有三萬兩,其餘各一萬兩……鹹同滇亂與中法涼山之役均籌墊餉款,獲利甚巨。故資金充裕、款項靈通。兩號信用大著,凡協款、丁銀、丁賦均歸其專辦。”至光緒中後期,天順祥分號已遍及全國22個行省中15個行省的大中城市。號稱“南幫之雄”,與西幫三晉票號並駕齊驅而馳名於國內。王熾締造的以金融票號業為主幹的商業帝國,享譽一時。美國《時代週刊》曾將其列為西元十九世紀末的全球第四大富豪。

經商有道,且膽略非凡。同治末年,川東道庫急需向四川布政司解繳白銀三萬兩而一時無法湊足。道署在重慶間川幫商界洽借,但無一家願意借給。官員們情急之下找到天順樣,沒想到王熾竟一口應承,並且不要利息。使官員們大為驚歎,認為天順樣膽魄超人,實力雄厚,信用昭著。

光緒六年(1880年),唐炯奉命督辦川省鹽務。他為改善川鹽生產裝置,急需白銀十萬兩。由於布政司無銀可拔,唐炯只得到重慶向商界籌集。然而,商賈們認為,鹽茶道借款雖有鹽井可擔保,但發展鹽務並非三五年可見效,何時才能收回本金?感到風險太大,都不敢貿然借出鉅款。道署委員張海槎是雲南人,向與王熾交厚,便自告奮勇來找王熾。王熾權衡利弊,又與親信商量之後,便答應在七八天之內即可借出十萬兩交鹽茶道使用。唐聞之,喜出望外。第二天,張海槎把王熾請到唐府。唐炯以禮相待。話間再三問及借款之事有無把握,王熾說,不出十日即可送來,決不會壞唐公大事。唐炯疑惑頓釋,並告之其匯費每百兩年息只給三兩,王亦無他議。王熾回莊後立即組織清點天順祥號記憶體餘,不敷之數,以需辦貨為辭,密向西幫票號和生意幫以及同鄉富有者籌借。由於王熾平時信用昭著,故能有求必應。只八天,便將十萬兩白銀全數籌足,並特意安排挑夫百餘人,打出“天順祥”的名號,列隊敲鑼打鼓繞城數圈後至官府送銀,一時間全城轟動,婦孺皆知“天順祥”籌鉅款一事。經過此舉,王熾身價百倍,在生意場上名聲日增,且與官府關係也日益密切。

富甲全滇。“天順祥”的一炮打響使王熾身價更著,更重要的是,王熾找到了唐炯作為政治靠山,並由此走上了“官之所求,商無所退”的發跡之路。在唐炯的支援下,王熾開匯號並代辦鹽運,生意做得得心應手。隨後,王熾與席茂之分夥獨自經營,在昆明創設自己的“同慶豐”商號,並改組“天順祥”,以“同慶豐”為總號,“天順祥”為分號, “同慶豐”以匯兌業務信用好而成為民間和官府承辦匯兌的首選。很快,錢莊以長江沿岸為線,在國內各大城市逐步增設分號,成都、漢口、九江、南京、上海、貴陽、廣州、承德、北京等當時全國22個行省中的15個行省都有設定,鼎盛時期在香港、、越南、馬來西亞亦設有辦事機構。被譽為“執全國商界牛耳”之雲南金融業的開山鼻祖。

十三年唐炯調任雲南礦務督辦大臣,派王為礦務公司總辦。王為籌辦雲南銅、錫礦業,苦心籌劃十餘年,先後墊支開發基金銀10萬兩,並親赴四川、湖南、廣東、漢口、寧波、上海等地招商集股,為開發東川銅礦、箇舊錫礦,發展地方工業盡了自己的的努力。王在辦礦業中大獲其利,成為“富甲全滇”的企業家。仗興疏財,慈善愛國。光緒九年(1883年)法國出兵犯境,雲南巡撫岑毓英督師出關救援。當時軍情緊急,需餉甚巨,一時籌應不及的緊要時刻,達官貴人忙於避禍,惟利是圖的商人們都做了縮頭烏龜,獨有王熾毅然獨自借墊60萬兩鉅款作餉銀,岑毓英為之賜額稱“急公好義”。王熾還花巨資從法國人手裡買回了滇越鐵路的路權,使雲南路權不受法國人支配。為保護地方工業不被洋人染指,王熾冒險奪標,墊付數十萬兩白銀與官府一同籌辦雲南銅、錫礦業。晉、陝兩省大旱,黃河斷流,王熾捐銀數百萬兩給工部興修水利,被李鴻章稱之為“猶如清廷之國庫也”。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倉惶出逃,所帶銀兩不足大隊隨行人員衣食,王熾認為愛國必須忠君,因此十萬火急下死命令,慈禧人馬所經之地,“同慶豐”分行須全力資助。慈禧回京後,國庫空虛,資金短缺,王熾發動海外及國內各分行融資接濟。

1903年12月25日(光緒二十九年十一月初七),王熾病逝於昆明,嗣後歸葬虹溪五山煙子寨。王熾在他創立的昆明“同慶豐”商號內溘然與世長辭,走完了他人生的68個春秋。

王熾,一位比大名鼎鼎的紅頂商人胡雪巖還要厲害的人物。“三代一品”紅頂商人,這個清廷給予商人至高無上的榮譽,證明了王熾“為國”所做的種種貢獻。儘管王熾的“忠君愛國”烙上了時代的印記,但他在中法戰爭中墊付的軍餉、為全國各地人民所捐贈的賑災銀兩,無不顯露了一位儒商的胸襟和仁義。儘管因為種種原因,王氏的商業帝國到如今已蕩然無存,可他的商道,他的為人,依然有著獨特的魅力。

清太后褒揚的牌坊

王熾晚年遺像

王熾墓

2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門神”:鄂國公和胡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