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日俄戰爭後,日軍侵略遼東半島,並將其改名為“關東州”,派侵略軍駐守,派駐部隊因此得名“關東軍”。
在舊日本陸軍中,關東軍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有“皇軍之花”之稱。只是從1943年下半年起,為挽回太平洋戰場的頹勢,日軍大本營陸續從關東軍抽調兵力和大批作戰物資增援南方島嶼,關東軍才漸顯頹勢。
眾所周知,抗戰期間,八路軍主要活躍於長城以南的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一帶,在抗戰最初的幾年時間裡,和盤踞東北的關東軍基本沒打過什麼交道。
但凡是都有例外,隨著敵後抗戰逐漸深入,八路軍不可避免地與成建制關東軍交戰。1943年5月,冀東八路首創成建制殲滅關東軍一箇中隊的經典範例。
1943年5月初,日軍華北方面軍出動兩個旅團的兵力掃蕩我冀東根據地。根據以往經驗,當關內敵人大舉掃蕩時,冀東八路軍就會跳到關外,利用關內外日軍不協調的特點開展游擊戰爭。因此,冀東軍分割槽政治部主任李中權率軍分割槽警衛連掩護政治部、軍分割槽醫院、文工團、報社等大量非戰鬥人員,向北越過喜峰口,轉移到以往相對安全的熱河南部。
可這次,關東軍和華北方面軍達成了聯合作戰協議,在華北方面軍開始掃蕩前,關東軍就強迫熱河南部地區百姓全部遷移,在喜峰口北數百里製造“無人區”。冀東這邊一打響,關東軍就抽調101師團分多路對熱河南部進行掃蕩,企圖把我軍殲滅在關外無人區。
形勢的變化給八路軍帶來了不小的難題,到達關外後,李中權指揮警衛連與日軍連續纏鬥四天,幾乎每小時都有戰鬥,幹部戰士飯吃不好、覺睡不好,異常疲勞。
為了擺脫追兵,李中權決定在地形險要的蔡家峪設伏。但狡猾的關東軍並不上當,為了防止被伏擊,當關東軍路過地形險要的山谷時,都先派兩支搜尋部隊沿山脊搜尋,因此,我軍在蔡家峪一帶兩次設伏,均被關東軍追兵識破,為了避免和佔絕對優勢的敵人正面硬拼,八路軍迅速撤離。
1943年5月16日,13團特務連護送從晉察冀軍區來的百餘名幹部到達了關外的老游擊區王廠溝,和李中權的軍分割槽警衛連會合,有了特務連這支生力軍,李中權果斷決定:第三次設伏,痛打關東軍!
根據情報,駐紮在喜峰口北孟子嶺的日軍101師團第九聯隊要進攻王廠溝,李中權第三次設伏,在王廠溝打一場漂亮的伏擊戰,殲滅這股敵人。
5月的王廠溝草木旺盛、山高林密,李中權將警衛連埋伏在王廠溝東山,特務連和指揮所在南山,只等敵人進村時將其一舉殲滅。
5月17日上午8時,第9聯隊春田中隊150餘人直奔王廠溝,在進至王廠溝東5公里的棒錘岸時,日軍好像嗅到了八路伏擊的氣息,又突然向北轉到瀑河川,離我軍在東山和南山設定的伏擊圈越來越遠。
李中權迅速變更部署,將特務連由王廠溝南山調到王廠溝西山;警備連從村東山調到王廠溝村東北山和村內。由於王廠溝是老游擊區,群眾基礎非常好,八路軍臨時轉移,老百姓全部守口如瓶,因此日軍對此沒有絲毫覺察。
上午10 時,自以為甩開八路伏擊圈的日軍狂妄自大,在進入北山和西山間前並沒有向兩側山脊派搜尋隊,而是直接大搖大擺地進入了八路伏擊圈。
隨著3發訊號彈接連打響,早已埋伏好的兩個連隊的所有火力,同時向敵人猛烈射擊,打得日軍暈頭轉向,東奔西竄,亂作一團。
但穿著灰白色制服、長著鬍鬚的關東軍老兵戰鬥力非常強悍,中隊長立即調整兵力向我陣地進行反撲。在下午一時,伏擊圈後尾的一個小隊奪取了村北的駱駝山制高點,用輕、重機槍和擲彈筒組成密集的火力網,掩護山溝裡的敵人向北突圍,戰鬥打成對峙。
有人勸李中權:“打了5個小時還不分勝負,萬一敵人馬上來增援就麻煩了,不要打了。”但李中權卻下了決定,繼續打:沒有一個敵人跑出包圍圈,敵人也無從知道王廠溝出了事,就算敵人來得多,王廠溝一帶都是山區,而且群眾基礎好,不容易將我軍合圍。
話雖如此,李中權還是給警衛連下了死命令:天黑之前一定要拿下駱駝山!
為了拔掉這顆“釘子”,警衛連長張進學派排長鞏玉然率兩個班和一挺機槍,攀爬駱駝山東側四百多米寬的密林和峭壁,搶佔了距敵陣地約50米處的一個小山頭,扔光了手頭上的所有手榴彈,之後以步槍和輕機槍和敵軍對射。戰至下午4時,這顆釘子終於被拔掉了。
失去制高點掩護,日軍突圍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殘餘日軍只得龜縮在山溝負隅頑抗。李中權調特務連兩個排增援北山,配合警衛連把敵人壓縮在最後一個小山包。
這時,經過8個多小時的戰鬥,八路軍彈藥已經打光了,人人都上刺刀,冒著關東軍的槍林彈雨衝上山頭,雙方相互扔石塊、拼刺刀、摔跤肉搏。在戰鬥中,八路軍戰士們國恨家仇一齊湧來,全身的力氣都凝聚在刺刀和拳頭上,關東軍老兵也不是吃素的,為了活命也使出渾身解數困獸猶鬥。
殘酷的戰鬥一直持續到晚上七點,關東軍春田中隊終於全部被殲滅。我軍繳獲九二重機槍一挺、九六輕機槍三挺、雙準星三八式步槍78支,擲彈筒6個、指揮刀一把,繳獲的武器足夠武裝我軍一個連,取得了對陣關東軍首次大勝,極大地鼓舞了當地人民的抗戰情緒。
戰後,八路軍戰士們喜氣洋洋:“關東軍可比關內日軍闊氣多了,咱們李主任能文善武,有膽有識,所以才能以二比一的兵力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