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賦的第64集劇情中,秦王政不理智的派桓齮攻趙,準備一舉滅趙,桓齮也是頗有信心,自認為大抵有七成勝算,但結果遇見了李牧,遭到慘敗,於是桓齮自刎以謝秦王。這段劇情雖然不完全符合歷史,但其實也沒有太大的槽點,但是我看網上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說桓齮沒有死於此戰,甚至出逃到了燕國,還說他跟樊於期其實是一個人,印象中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講壇也是這麼講的,那麼這種說法當真符合歷史嗎?本文就來考辯一下。
桓齮
桓齮等於樊於期的出處首先,我們說桓齮等於樊於期的這個觀點溯源自何處,是史料記載嗎?雖然有些人信誓旦旦的稱桓齮出奔到燕國是有史料支援的,然而並非如此,桓齮出奔燕國,並改名樊於期或者樊於期就是桓齮的通假字。然而事實上,這個說法最早出自楊寬教授的《戰國史》,楊寬教授說桓齮在肥之戰被李牧擊敗後,就不見蹤影,同時史記記載李牧在肥之地"大破秦軍,走秦將桓齮",楊寬教授認為之後桓齮不見於史料,此處的走是桓齮畏罪逃走到了別國,燕國那個得罪了秦王的秦將樊於期應當就是桓齮,桓齮變為樊於期當是通假字。
樊於期
桓齮等於樊於期的可信度楊寬教授是位學問淵博的教授,我個人對戰國曆史的瞭解,除了看基本史料外,很大程度上就來自於他的《戰國史》,然而關於桓齮等於樊於期這個論點,我是不支援的。首先"桓齮在肥之戰被李牧擊敗後,就不見蹤影"這個說法就是不對,我們綜合秦本紀、趙世家、李牧傳來看。
十三年,桓齮攻趙平陽,殺趙將扈輒,斬首十萬。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見東方。十月,桓齮攻趙。十四年,攻趙軍於平陽,取宜安,破之,殺其將軍。桓齮定平陽﹑武城。
後七年,秦破殺趙將扈輒於武遂,斬首十萬。趙乃以李牧為大將軍,擊秦軍於宜安,大破秦軍,走秦將桓齮。
三年,秦攻赤麗﹑宜安,李牧率師與戰肥下,卻之。封牧為武安君。
在秦本紀中不見桓齮戰敗的記載,這可以理解,因為紀傳體史書在傳主的本紀或傳記中往往會凸顯其功績,而隱去其敗績,這是紀傳體史書的一大習慣。而關於李牧擊敗桓齮,則見諸於趙世家、李牧傳以及其他諸多零星記載,李牧在肥下擊敗桓齮當確定無誤,秦本紀則是隻寫桓齮拿下宜安,隱去了桓齮被隨後趕到的李牧在宜安擊敗。但是我們說桓齮在此戰後就悄無聲息了嗎?並非如此,首先是秦本紀中,桓齮在被李牧擊敗後並非直接全面潰逃,而是接下來還拿下了平陽、武城二地。
桓齮
同時在《戰國策·趙策四·秦使王翦攻趙》這一篇中,明確記載了桓齮參與了四年後滅趙之戰。
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李牧數破走秦軍,殺秦將桓齮。
也就是說肥之戰桓齮敗走後,或許確實沒有之前那麼受重用,滅趙時就不再讓他獨自領軍,而是跟隨王翦一同攻趙,而李牧也確實厲害,縱然是王翦領軍,仍然被李牧破走數次,桓齮在某次被李牧斬殺。可以說,桓齮的戎馬一生,從擔任將軍,再到最終戰死,是比較清晰的,不存在什麼出逃燕國,而史料中如果是將領出逃一般更習慣用“亡”字,而非“走”字,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應當是參考了《戰國策》的記載所以寫的是桓齮“奔還”。電視劇《大秦賦》中安排桓齮敗於肥下後自殺,雖然時間上有問題,但認為桓齮算是死於李牧之手是沒問題的。
李牧
桓齮戰敗後有必要出逃燕國嗎?其實秦國對待戰敗的將軍應當是還算好的,往遠了說,秦穆公對待於殽山中晉軍伏擊而慘敗的孟明視、白乙丙、西乞術三人“素服郊迎”, “並且把三人官復原職, 愈益厚之。往近了說孟驁被魏無忌率領五國聯軍大敗,緊閉函谷關不敢出戰,也沒因此就被殺,甚至把時間線往後來看,秦王政年輕氣盛認為王翦滅楚要用六十萬大軍是人老了害怕,讓大言不慚自稱二十萬大軍可滅楚的李信率軍伐楚,被楚國大敗,秦王政因此大怒,親自到頻陽給告老回家的王翦道歉,說“李信果辱秦軍”,這麼一個既戰敗又讓秦王政丟了面子的李信,他都沒殺,反而在後來的滅燕、齊的戰役中讓李信擔任王賁的副將。
所以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哪有戰敗一次就殺大將的,桓齮為秦將軍攻城略地,功勞不小,而在被李牧擊敗的肥下之戰前後,桓齮還攻佔了不少城池,失敗一次,但也是有功有過,怎麼就值得他不顧家族和富貴榮華跑到燕國去?因此桓齮絕非樊於期,他的結局是在王翦和李牧對峙時被李牧所殺。
桓齮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