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麥克阿瑟在指揮了和中國志願軍的第二次戰役之後就被免職了,導致麥克阿瑟免職的是朝鮮戰場上的失利,還是在美國政治中的棄車保帥?麥克阿瑟看見戰勝志願軍無望後,宣稱會使用原子彈,這讓杜魯門政府感到不安,因為朝鮮和中國都是蘇聯陣營的,杜魯門心裡清楚,蘇聯在背後一直在支援這場戰鬥,要是真的動用原子彈,那同樣擁有原子彈的蘇聯會不會參與進來?
顯而易見的是麥克阿瑟在政治上的不當行為是導致他被杜魯門免除了職務,朝鮮戰場上的失利只是給了杜魯門一個將麥克阿瑟免職的恰當理由罷了。為何會這麼說呢?麥克阿瑟在朝鮮戰爭之前一直都是美國人民心中的"不敗戰神",然而他卻在朝鮮戰場上接連輸給了彭德懷指揮的志願軍,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還沒有美國軍隊好,這讓美國人民感到憤怒,認為麥克阿瑟已經不適合繼續再指揮朝鮮戰場上的事務了,要求總統更換朝鮮戰場上的指揮官,但是真正讓杜魯門決定將麥克阿瑟免職的卻是麥克阿瑟發表的一次言論。
麥克阿瑟公開的表示自己指揮朝鮮戰爭並不僅僅是為了將朝鮮的軍隊趕回三八線以北,而是要佔領整個朝鮮半島,但是朝鮮戰場上作戰的不僅僅只有美國軍隊還有其他國家的軍隊,如果麥克阿瑟將整個朝鮮都佔領了,那他們在朝鮮半島的權益是否會和現在一樣,美國是否會和對待日本一樣,由麥克阿瑟管理朝鮮的一切事物,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
參加朝鮮戰爭的西方國家和美國都是政治上的同盟關係,麥克阿瑟的做法無疑是將同盟國的利益沒有考慮在內,這使得其他國家對美國產生了不滿,直接向當時的總統杜魯門施加壓力,讓杜魯門保證他們在朝鮮半島的利益。
美國當時的政界和軍界並不是持統一意見的,杜魯門一心想要將美國作為"世界警察"的形象維持下去,因為他對外一直宣告的是美國只會幫助韓國將朝鮮的軍隊趕回三八線以北,不會進一步進行追擊,而麥克阿瑟的這一言論將杜魯門所說的話徹底否定了,雖然美國也想控制整個朝鮮半島,但是將這個意圖直接宣告出來後會引起其他盟國的不滿,甚至會使得蘇聯加入到朝鮮戰爭之中,這樣戰局對於聯合國軍來說就更為不利了。但是杜魯門的意見對於麥克阿瑟來說是沒有絲毫的意義的,因為他得到了美國軍部的支援,他不用擔心自己進攻朝鮮軍隊沒有武器的援助,這使得杜魯門代表的政府只能在後面給麥克阿瑟收拾爛攤子。
麥克阿瑟指揮的仁川登陸成功之後,將朝鮮軍隊打的潰不成軍,而麥克阿瑟在美國的威望也在此時達到了最高,使得美國政府認為有可能一舉攻下朝鮮半島,並且還有可能將中國的一部分領土佔領。而杜魯門在此時只能聽從麥克阿瑟的建議,越過三八線作戰。一旦越過三八線我國的邊境就會受到威脅,所以毛主席在得到這個訊息後才會在長久的考慮之後決心支援朝鮮,否則我國就會一直受到美國的侵擾。
在中國志願軍加入戰局之後,麥克阿瑟指揮的聯合國軍就接連戰敗,麥克阿瑟在人民的心中也跌下了神壇。這給了杜魯門打擊麥克阿瑟的機會,可以將麥克阿瑟直接免職的機會。因為在此之前麥克阿瑟對杜魯門就極為不客氣,但是由於麥克阿瑟在中東的勢力和地位,以及麥克阿瑟在軍中的影響力,杜魯門只能對麥克阿瑟多次忍耐。而在朝鮮戰爭中,杜魯門看到麥克阿瑟已經無法指揮現代化的戰爭了,他需要退下來讓年輕人進入軍界了,屬於他的時代就要過去了。
不管是在哪個國家,軍隊一直是為政治而服務的,只有將國際上的政治利益保持完好,軍隊才有用武之處。美國之所以在最初的時候不越過三八線作戰是因為害怕蘇聯的介入,美國無法和實力相當的蘇聯進行戰鬥。而麥克阿瑟在指揮朝鮮戰場的戰鬥中接連失敗,這讓美國政界和軍界都開始將矛頭指向了他。最可惡的是麥克阿瑟看見戰勝志願軍無望後,宣稱會使用原子彈,這讓杜魯門政府感到不安,因為朝鮮和中國都是蘇聯陣營的,杜魯門心裡清楚,蘇聯在背後一直在支援這場戰鬥,要是真的動用原子彈,那同樣擁有原子彈的蘇聯會不會參與進來?美國要在朝鮮戰爭的泥潭掙扎多久,都是未知數。
他們認為此時的麥克阿瑟已經頭腦不清楚了,或者換一個新的將領讓去指揮戰爭,美國在朝鮮戰場上才會取得勝利,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前方作戰士兵的情況,因為多次失敗,士兵們已經毫無鬥志可言,只想早日回到自己的祖國,這也是麥克阿瑟被免職時,戰場上計程車兵沒有任何反應的原因所在,他們的"戰神"已經被這個時代淘汰了,他們也將會在戰場上被淘汰。